03.05 新能源車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熱心市民段先森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新能源汽車母目前主要是以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型為主,所謂的新能源在目前的階段主要還是電能,而像是日本目前研發的氫能源車還沒有到達應用階段,所以我們目前主要看電能方面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電池而非充電樁,很多的朋友都會說目前充電樁的電壓和功率太低了,其實提高充電樁的功率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在短時間內加大電壓就可以做到,問題的根本是電池能不能承受得了,並且電池目前的結構和材質是無法支持強大的電流快速充電的,也就是為什麼不能像加油這樣一下子把電池加滿的現狀。這個問題目前各個國家都在加緊的開發,像是前段時間的石墨烯技術的發展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而之所以沒有應用是由於材料成本的問題。

2、能源應用問題,新能源車首選電能的原因還在於目前的電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電是不好存儲的,不能像石油一樣存在罐子裡,所以巨大的發電量如果想要不浪費就要靠調節發電的輸出功率而實現,那麼問題來了,就是空轉的的發電機組本身產生的電量也就浪費了,如果通過汽車這樣的能源消耗大戶來實現電量利用率的提升,不是為一種即經濟又環保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爺說車


說一下我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第一,北方冬天氣溫低,天冷的時候對電池的續航影響非常大。

這張圖片來自《電駒》,我們以這張圖舉例,他們冬天零下七度實測駕駛傳祺GE3 530,在人少的高速行駛,空調開23度,無急剎、無急加速的情況下,行駛111KM,表顯續航少了198KM。
所以,在北方城市,購買純電動車的相對會少很多。
第二,充電問題
我本人生活在上海,同事也有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對他來說充電就是個大難題。由於住在高層,小區沒辦法充電,平時只能在公司充電。但是去年有一次充電的時候,把公司的電路燒壞了,從那以後再也不敢在公司充電了。

而他去尋找充電樁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充電車位被燃油車佔用的情況,每次充電都要走很遠。

第三,電瓶貴

新能源車省油,但是未必省錢。

相信大家之前都聽說過一個新聞,一個大哥花六萬五買了一輛奇瑞EQ,但是電瓶壞了去換,卻要六萬九。

我們去買新能源車的時候,有些價格可能不算貴,是因為有補貼,但是對與廠家來說,他們認定的車價值是補貼之前的,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四,質量問題

我以前出差經常用共享汽車,也開過朋友的新能源汽車。

低價位的新能源汽車質量真的堪憂,說實話,有些車,駕駛感受上比老年代步車強不了太多。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康寧聊房車


我站在一個使用者角度來說說我買新能源車的顧慮。

1、電池不耐用,系能源的電池大多使用的是鋰電池,從我們的手機中就能看到,使用兩年後,電池容量損耗非常多,更換起來價格又非常昂貴。

2、充電樁太少,新能源車續航能力本就不如燃油車,充電樁又很少,我是有里程焦慮的人,拋錨到荒無人煙的地方真是欲哭無淚。

3、充電時間過長,充電時間不能忍受。

像我這麼考慮的人應該還有很多,所以新能源車推廣起來阻力重重,一定要解決掉這些痛點,廣大消費者才能買單,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服務器二三事


我個人認為最大的阻礙有以下幾點:

一、電池的續航。這是最關鍵的一個短板,大部分的電動汽車只能跑兩三百公里,如果只是普通家庭市內上下班代步倒無所謂,但對一些用車比較頻繁的人群則很不合適,充滿一次電時間太長。

二、廠家虛假宣傳。大部分電動車廠家虛假宣傳電車續航,都標註最高續航里程。而實際用車基本打5折或6折。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廠家宣傳最高400公里,如果我要到目的地剛好接近400公里,那我是去還是不去?所以我覺得廠家應該標註最低續航里程這樣會更加妥當一點。更何況隨著用車時間增長電池會衰減,所以越到後面續航里程越短。

三、價格偏高,性價比很低。電動汽車基本上比同級別、同配置的燃油車價格要貴。基本上幾年後要更換電池又是一大筆開支。電動車雖然能省一點油錢,但買車前期多出來的費用加後期更換電池的費用,要遠遠大於燃油車的用車成本。

四、大部分電動汽車做工粗糙,跟同價位的燃油車來比質感要差一些(非行車品質)。這一點大家可以去對比。

五、電動車前段加速過快,容易讓人產生眩暈的感覺。但後段加速無力。

六、很多小區沒有充電樁,物業不允許安裝,更不允許自己私拉電線。即使是一些新小區充電樁配置也不夠完善。



丁丁講車


現在國家針對新能源汽車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例如購車補貼,限號的城市新能源汽車不限購等。但新能源汽車依然還是存在一些現實問題急需解決。

1、受目前電池技術的制約,續航能力是用戶最為擔心也是阻礙其迅速普及、被大家接受的主要原因。雖然中益興業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作為輔助發電系統可以為新能源汽車增加續航里程,但還不能完全依賴太陽能來驅動。

2、充電難問題,由於各個廠家都想制定屬於自己的標準,所以沒有例如手機充電端口那樣統一的標準,使得建設成本高,如果沒有政府支持,無法建設覆蓋面廣的充電站。

3、新能源汽車畢竟是高消費產品,用戶的傳統意識對新鮮事物還是難以接受,對於20萬左右的新能源車普遍持觀望甚至懷疑態度。小廠的策略是農村包圍城市,在三四線城市及村鎮地區5萬元以內的電動代步車銷量巨大,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不用上牌及制度漏洞。




紅糖水12


現在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發展的趨勢,很多汽車製造商都在佈局新能源汽車製造。還有一些新起勢力,製造新能源汽車。未來行駛怎麼樣,還是未知。這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阻礙。首先是行駛里程有侷限,一般水平就是400公里左右,不能滿足我們的長途出行,雖然服務區也有佈局充電樁,但不全面,也不知道那個服務區沒有,遇到沒電又充不了,就停擺著。另外,充電時間長了,使用感覺不方便,不像加油,幾分鐘,十幾分鍾加滿就走,不用長時間等待。充電樁佈局困難,城市發展部局,空間的制約,都讓充電樁安裝不順,場地,線路都不是我們個人能力能控制的,集中統一的充電場又大多離我們住房遠,使用便捷性差。要說在自家樓下充電,更是困難,老的小區,停車位都困難。新能源車價格相對汽油車來說並不便宜,也是影響購買的因素。新能源車的主要部件電池的技術和穩定性都還不成熟,新能源車自燃的新聞也時有報道。核心技術突破,才有立足之地。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和推廣都是要時間的,時間可判定一切。希望新能源汽車能通過時間的檢驗。


大樹遮陰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本人新能源汽車行業,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阻礙,說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電池技術不夠成熟,電機和電控雖然必不可少,但是新能源汽車真正的根源在於電池技術不成熟,雖然電池技術已取得很大發展,但距離媲美燃油車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其次,就是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配套服務,包括售後服務,充電服務、電池回收服務等等,對於一個市場佔有率很低的事物,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不多。

至於哪些電池技術,簡單說一下:

電池能量密度,能量密度關係著電池能量的多少,汽車作為出行工具,若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不上去,一味的增加體積,顯然不切實際。無論新能源汽車行業、手機行業對電池密度的需求同樣如此。

電池安全管理,由於新能源汽車具備高壓性能,安全的重要性一目瞭然,國內無論哪家生產的電動汽車,或多或少均出現過自燃現象,人們關注它的安全性,而安全管理系統就是要全面、無死角的監控電池的安全性。

充電技術,一輛燃油車加一箱油用時5分鐘完成加油,然而一輛電動汽車至少半小時也充不滿電,充電技術還有待提升,要達到大規模使用,必須縮短充電時間,不然新能源汽車就不具備使用的便利性。

如果解決以上三點技術,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指日可待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


小夥談汽車


關鍵還是充電樁的問題。要是充電問題和加油一樣,那新能源絕對比現在行情要好一大半,還有就是一個電池的續航能力,這個就和普通蓄電池一樣,會有持續的弱化效應,用3年的新能源車,它的電池充滿,續航里程還能跑多少公里?第三就是蓄電池的回收問題和處理問題,現在來看,新能源是環保的,那電池的處理,後期也不是小事。



流年小火花


新能源汽車現在已成為全球汽車業發展的大趨勢,無論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現在比較火的氫動力以及甲醇為燃料的動力車,我們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安全和使用成本以及方便性,但是電動汽車的安全和使用的方便性一直是我面臨的一個挑戰。新能源車主要包括電控電機電池。當然安全性也主要集中在三電上面,2018年2月26日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一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在美國的佛州戴維斯,遭遇了車禍之後起火發生劇烈燃燒。2018年3月23日,發生在加州的事故中,特斯拉由於撞擊導致鋰電池起火,並造成38歲的駕駛員不治過世。2018年3月23日,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諾州的高速公路,一名德國司機駕駛一輛Model

S時撞上了隔離帶,車輛在事故之後起火,司機被困車內未能生還。2018年5月8日,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Fort

Lauderdale)高速事故中,一輛Model

S同樣因為事故而起火。事後認定起火的原因,同樣是與鋰電池有關,鋰電起火後不僅很難滅火,更可怕的是會二次起火,讓人防不勝防。

電控和電機的安全危險係數比電池小得多,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因為電控系統作為傳統發動機功能的替代,其性能又直接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標。

同時,電控系統面臨的工況相對複雜: 需要能夠頻繁起停、加減速,低速/爬坡時要求高轉矩,高速行駛時要求低轉矩,具有大變速範圍;

混合動力車還需要處理電機啟動、電機發電、制動能量回饋等特殊功能。 此外,電機的能耗直接決定了固定電池容量情況下的續航里程。

因此,電動汽車驅動系統在負載要求、技術性能和工作環境上有特殊要求:

其一,驅動電機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實現輕量化、低成本,適應有限的車內空間,同時要具有能量回饋能力,降低整車能耗;

第二,驅動電機同時具備高速寬調速和低速大扭矩,以提供高啟動速度、爬坡性能和高速加速性能;

第三,電控系統要有高控制精度、高動態響應速率,並同時提供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電機電控系統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其技術、製造水平直接影響整車的性能和成本。

既然三電的安全係數就直接影響著整個新能源車的質量和安全,三電企業就必須從設計製造的源頭抓起,目前,國內在電機、電控領域的自主化程度仍遠落後於電池,部分電機電控核心組件如IGBT

芯片等仍不具備完全自主生產能力,具備系統完整知識產權的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仍是少數。

電池、電機、電控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

此外,隨著整車車體結構輕量化的推進,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在新能源汽車整車中的成本佔比也逐漸上升。根據Argonne

國家實驗室統計數據,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電機、電控、變速器)的成本分別佔整車成本的15.67%(轎車)和13.69%(小型貨車),總成佔比僅次於電池和BMS

系統。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的政策驅動下,動力總成成本、重量下降的壓力將逐步向上傳導至電機、電控產品廠商,具備技術、規模優勢的供應商將在成本下降的過程中佔據優勢。因此,電機電控市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向。

結合目前的熱點事件,奔馳漏油事件來看三電產品的安全性,傳統汽車的一些安全性你可能是可見的,比如漏油,但是新能源車的安全性可能更具隱藏性,對於三電產品來講,在三電出廠前一定要做到產品的全檢(比如安規老化以及電子電氣性能測試),否則消費者會常聽到的又是汽車廠商所解釋的“小概率事件”。


南京萬通168


新能源車現在的發展勢頭已經是風隨草動了,從我們國家最開始的比亞迪,然後是北京 奇瑞 長安 吉利等等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到現在各種品牌的新能源車讓人應接不暇!沒有入手的想要買一輛,買過的又是各種吐槽。而吐槽的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1 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由於自然環境的原因,會對續航有一定的影響。現在大部分的電動車都是在200到400公里,因為天氣原因,會對續航大打折扣。

2 電池的使用壽命

3 充電難

在國內充電設施建設滯後的情況下,充電是電動汽車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4 充電慢

家用220V充滿電量需要大概8-10小時,380V最快也要大概兩三個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