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戰“疫”添“翼” ——記無人機“飛手”二級消防長劉建濤

“走,開工!”。一大清早,消防員劉建濤就提著無人機裝備箱走進車庫,今天他將和信息通信科王夢一起前往新港大道執行無人機偵查協控工作。

為戰“疫”添“翼” ——記無人機“飛手”二級消防長劉建濤

劉建濤在黃岡市消防救援支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在消防隊伍工作23年的老兵,有21年黨齡的老黨員,累計接處警數萬次。隨著指揮中心信息通信技術不斷升級,他刻苦鑽研,掌握了無線組網,火場通信,信通設備維修等技能,在各類火災和救援現場,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年來,他又學會了一項新技能,無人機“飛手”,即操縱無人機大範圍快速偵查,為滅火救援作戰行動提供輔助指揮決策支持,同時承擔空中安全員的角色。

為戰“疫”添“翼” ——記無人機“飛手”二級消防長劉建濤

通俗地說他的職責就是在中樞接警,到前線架網,上高空偵查,替安全“掌眼”。連續12年負責119接警電話和現場偵查任務,練就了他過硬的職責敏感性——耳朵“尖得很”、眼睛“賊得很”、腦子“快得很”、定位“準得很”。在消防救援指揮中心重地,幾萬次接警,沒有一次漏接失誤,在數千個滅火救援現場沒有“掉過一次鏈子”。

為戰“疫”添“翼” ——記無人機“飛手”二級消防長劉建濤

消防無人機是新型裝備,近幾年才配備,操縱起來不難,用好卻不容易。必須對有關參數瞭如指掌,爛熟於心,實戰中要合理選擇飛行路徑,緊盯高度、溫度、速度和飛行距離,荷載重量,電量餘額,平衡狀態等數據,同時要善於捕捉一切有用信息及時提供給前後方指揮員。遇到火場火勢煙氣異常,現場人員被困,建築結構變形,水勢山體變化等突發情況,得第一時間發出安全提示,甚至直接向指戰員發出緊急撤退的指令。

一句話,有劉建濤在,指揮員放心,戰鬥員踏實。

為戰“疫”添“翼” ——記無人機“飛手”二級消防長劉建濤

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小小無人機,在大多數人手裡也就是個玩具,最多就是個高空攝像機,在劉建濤的手裡,就是一件寶貝和武器。關鍵得看什麼人操縱。所以,拿下“飛手”證,他比拿下駕駛證還高興。

這次疫情期間根據黃岡市防疫指揮部指令,消防無人機派上新用途——空中巡邏協助地面人車管控。出發前領導交代同時注意留心封城期間道路交通,居民小區消防車通道等情況,做到抗疫防火兩不誤。

18年前撲救黃州商城大火時,義務兵劉建濤還是個一線戰鬥員。4年前在黃岡遭遇百年罕見雨災中,他和支隊抗洪搶險突擊隊到各個最緊急的現場持續轉戰18個晝夜。3年前在麻城五腦山,他和戰友們不勝不休持續鏖戰60個小時。兩年前,他脫下橄欖綠,換上火焰藍。身份在變,制服在變,但是“服從命令的天職”沒有變。

“這個小區入住率比較高,有個後門直通遺愛湖,飛過去看下有沒有人值守。”

“這前面是個老舊居民小區,我們飛過去看看有沒有人在外面遛彎兒曬太陽。”

劉建濤和王夢配合相當默契,一個情況清,一個心思細,通過一塊小小的遙控屏幕,就能快速發現每一處防控的薄弱環節,並適時有關情況反饋給後方指揮部。

一天下來,劉建濤和全市其他高空偵查組,共巡邏5次,偵查8.9平方公里。

收工歸隊的時候,王夢對劉建濤說:“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看過黃州,這樣安靜的黃州城。”劉建濤欲言又止。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封住了一座座城市,拆散了一個個家庭,奪走了一條條生命,活生生把相濡以沫逼成了咫尺天涯,把魅力黃州逼成了寂寞沙洲冷,把白衣天使逼成了衝鋒戰士。

全國一盤棋,戰疫一盤棋。當前防疫任務依然艱鉅繁重,為戰“疫”添“翼”,只為勝利,劉建濤的心裡裝著一盤大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