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綿竹市數千名村社區幹部當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千里眼”

不間斷巡邏,三步並作兩步奔走在鄉間小道上;每天為隔離人員送去新鮮蔬菜,冒險送發熱病人就診;用大喇叭喊話,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在四川德陽綿竹市疫情防控一線,許許多多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他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千里眼”“順風耳”,又是網格“守門人”,百姓的貼心人,他們用堅守築起了一道道防控牆。

“我是黨員,必須當好全村人的主心骨”

孝德鎮涼水井村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員複雜流動頻繁,疫情防控壓力大、任務重。面對一個多月“連軸轉”的工作,村黨支部書記李劍卻從未說過一句累。“我是黨員,必須當好全村人的主心骨。”

2月23日天剛矇矇亮,李劍就穿好衣服戴好口罩,驅車趕到村委會,把前一天的工作進行一番梳理後,早上8點便拿著大喇叭帶著巡邏隊出發了。

中午1點,巡邏回來剛打開飯盒還沒來得及吃,李劍的電話又響了。“2組的邱元兵體溫偏高,需要有人帶去醫院。”簡單幾句溝通後,他掛了電話,又匆匆趕到邱元兵家中,快速將他送往華西綿竹醫院就診。直到醫生確診邱元兵為普通感冒後,兩人懸著的心才放下。

新冠病毒肆虐,李劍在投身防控一線之餘,用土話錄製了一段又一段的防疫知識,村民們從大喇叭裡聽到他那接地氣的宣傳,感覺親切又溫暖。李劍的父母介紹,最近幾天,村道卡點撤除後,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艱難,李劍也越來越忙了。他每天早出晚歸,已經一個多月沒跟孩子打過照面,常常連飯都沒有好好吃一頓。

“只要鄉親們平安,累一點也值”

30歲的唐龍文是九龍鎮雙土村民兵連長,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聽黨指揮,服從命令,牢牢地把自己“釘”在戰位上,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只要鄉親們健康平安,累一點也值了。”唐龍文說,最近晝夜溫差大,每晚巡邏時,寒風刺骨,自己和隊友們一起查車查人查體溫查軌跡,往往一干就是大半個通宵,時常手和臉都凍得失去知覺。

剛開始巡邏時,常會發現個別不戴口罩的村民嫌他多管閒事,他便不厭其煩地耐心勸說。漸漸地,村民的防護意識越來越強。“看到我們,大家還主動說辛苦了、謝謝。”唐龍文越來越感到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如今在唐龍文的動員下,村裡的退伍軍人、年輕人也紛紛加入到宣傳、巡邏、院落守護等防疫一線工作中。

“哎喲,救命呀,疼死我了……”2月23日上午10點,唐龍文在綿遵公路附近巡邏時,聽到從溝渠裡傳來陣陣痛苦的呻吟聲。仔細查看,原來一老人騎著人力三輪車摔進了路邊的溝渠裡。唐龍文立即跳下去,與隊友合力救起老人並把他送回了家。還沒來得及把溼透的衣服換下,唐龍文又急忙趕去城裡,為村民跑腿買奶粉。

“只要需要我,我就一直在”

王瑞碧是什地鎮紅社村的文書,主要負責數據統計工作。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得知村組人手緊缺後,她在辦公室坐不住了,毫不猶豫加入到排查一線。

為了“拼湊”起空餘時間,她白天走村入戶開展志願服務,晚上一個人回到辦公室整理信息。志願服務工作量大,長時間走街串巷,一整天下來早已身心疲憊。但想著還有數據必須當日上傳,剛回到辦公室的王瑞碧又打起十二分精神,繼續“戰鬥”起來。彙總數據、錄入人員、完善行動軌跡圖……等所有的工作挨個做完,已是凌晨一點過了。

疫情發生後,當她看到抗疫一線的很多村組幹部一個一次性口罩連續用七、八天都捨不得扔掉時,於是自掏腰包花費一萬元託朋友買回500個N90口罩,全部捐贈給了紅社村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她還動員兒子郭超到村裡當起了志願者,幫助紅社村的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

一個多月以來,王瑞碧幾乎每天都是凌晨才回家,兒子郭超問她為啥這麼能扛時,她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 “疫情當前,作為一名黨員,只要需要我,我就一直在!”

疫情之下,沒有一個局外人,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連日來,綿竹市數千名村(社區)、組幹部在疫情面前擰成一股繩,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匯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申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