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老舍

老舍,中國近代史上的偉大作家、小說家、語言大師,更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他的作品如《四世同堂》、《駱駝祥子》、《離婚》等更是膾炙人口,在文學界佔有重要地位。

特別是《正紅旗下》這部他生前並未完成的小說,更是有可能成為他最為偉大的作品。而作為一名中國作家,老舍也不可避免地與儒家思想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如若細細品味他的作品,便不難發現文中那具有濃厚儒家意味的橋段,他的文化認同也由此體現出來。

一、老舍作品中的儒家文化體現

1、《駱駝祥子》中儒家文化所面臨的的時代悲劇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駱駝祥子》,

以祥子這一人物為刻畫的主線,深刻反映了在當時年代下中國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與困苦,讀來無不令人唏噓。

祥子在早期的人物形象,是十分正面積極的。“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祥子勤勞、淳樸、善良,幾乎是中國傳統社會中農村人物正面形象的代表,也是封建社會中儒家文化所想要塑造成為的對象。但即便是這樣一個面對生活不輕言放棄的人,也在最後成為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雖然《駱駝祥子》中並未出現直接批判儒家文化的文字描述,但從祥子的經歷和改變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具有正統儒家文化的人在面對混亂時代時的無力。儒家文化真能使人們過上正常的生活嗎?這不僅是老舍對其的思考與審視,也是處於那個時代背景下力圖變革的中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祥子

2、《四世同堂》裡中西文化的碰撞與合作

《四世同堂》一書以北平淪陷時期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小羊圈中的人在面對戰亂時形形色色的表現,深刻展示了普通人的曲折與困苦。書中,錢默吟老先生的人物形象刻畫相比於其他人,顯得與眾不同。

“他的每天的工作便是澆花,看書,畫畫,和吟詩。到特別高興的時候,他才喝兩盅自己泡的茵陳酒。錢老先生是個詩人。他的詩不給別人看,而只供他自己吟味。”

錢默吟本身是一位儒家文化的繼承者,他寫詩、畫畫、澆花、喝茶,這些都是封建文人的日常生活。但這樣一個本身屬於傳統文化的人,卻在經歷牢獄之災後,成為了小羊圈中反抗侵略與液壓迫的先驅。此外,在見到祁瑞全後,錢默吟先生並未擺出晚輩的架子,相反,他對祁瑞全能成為真正的地下黨感到羨慕,

並希望他能在迴歸北平後領導自己進行正確的反抗行動。在某種程度上,祁瑞全和錢默吟的合作,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新文化的合作,是傳統文化在經歷外來衝擊後需要改變的結果。

老舍也借這本小說,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世同堂這一家庭理想作出了批判:如果中國不改變這種多子多福的心態,那麼縱使人數再多,也只能在面對侵略與壓迫時淪為可恥的看客。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四世同堂》劇照

3、老舍作品中對儒家思想糟粕內容的批判

置身於革命浪潮中的老舍雖然在情感上有時會跟隨大眾而對儒家傳統文化產生過度批判,其在內心中卻一直保留著自身的理智與思考。他並未對儒家文化產生全面摒棄的偏激想法,相反, 他只是想去除其中的糟粕,從而使其達到更好的生活應用。

在《離婚》中,老舍對張大哥這一人物作出了這樣的描述:“那一天他騎上自行車—穩穩的溜著馬路邊兒,永遠碰不了行人,也好似永遠達不到目的地,太穩,穩得幾乎像凡事在他身上都是一種生活趣味的展示。”

這一穩的特質,正是儒家文化中“中庸之道”的體現。但是,正是因為“中庸之道”的濫用,才使老舍不禁發出斥責與嘲諷:“張大哥對兒子的希望不大,—北平人對兒子的希望都不大。”

而在《老張的哲學》中,老舍則又對趙姑母以家庭宗族為中心來衡量一切價值觀與做事準則的做法發出警醒:“把她放在普遍中國婦女裡,叫你無從分別那是她,那是別人,你可以用普遍中國婦人的一切形容她,或者也可以用她來代替他們。”這種只針對對儒家文化糟粕的批判在新文化運動中較為少見,因為當時的青年人大多在面對傳統文化時懷著過激的態度,更莫說理智的去看待儒家文化了。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二、老舍思想層面上對儒家文化認同的原因

1、社會主流文化盛行下的渲染

老舍出生於一八九九年三月,那時的中國仍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慈禧仍然掌控著朝政大權,窮奢極欲,對外迎合帝國主義,對內實行高壓統治,科舉也未取消,八股取士依舊是普通民眾加官進爵的唯一方法,儒家思想仍然是社會的主流文化。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少年的老舍必定是被其深深影響了的。除了時代環境之外,社會環境也對老舍的思想文化塑造有著重要作用。

在老舍的作品中我們能發現大量有關當時北京社會生活的片段,如《駱駝祥子》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這座城市。通過觀察這些片段,我們不難發現:當時的北京人身上或多或少沾染著一絲儒家氣息。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官員,壞的還是好的,都是受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人物。

而這一結果的出現與北京的歷史息息相關。作為五代帝都的北京不僅有著濃厚的政治氛圍,文化上也繼承著中國一直以來的正統儒家思想,對北京人的行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如老舍所說:北京是與我整個兒心靈粘合起來的一段歷史。可以說,北京的文化,便是老舍身上的文化。

2、家庭教育對老舍的深刻影響

從家庭背景來看,老舍的父親是一名滿族護軍,與官方接觸甚密。雖然在老舍出生一年多後便在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中喪生,在老舍的成長過程並未起到輔助作用。但作為一名官員,其生前在家庭中必定是宣揚正統儒家文化的,這對老舍的思想形成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引導。而在父親喪生後,老舍一家便失去的經濟來源,不得不靠母親替人洗衣做飯來維持生活。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八國聯軍侵華

老舍的母親在面對困境時並未放棄,反而是以堅韌的意志和勤奮的勞動謀得了生存。雖然老舍的母親從未讀過書,甚至可能不知儒家文化為何物,但其行為與品質卻暗合了儒家文化的內涵。與老舍曾經說過: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老舍最後自然也成為了儒家精神的傳播者與弘揚者。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正是因為老舍的母親,才使得在老舍的小說中出現了許多慈愛講禮的婦人形象。如《離婚》中的馬老太太不僅與自己的兒媳婦相互扶持著過日子,同時還能夠將自己的關心惠及他人。《四世同堂》中的韻梅更是勤儉無比,在艱苦時期維持著全家人的生計。而這些人也正是老舍儒家文化思想在其作品中的具體體現。

3、早起私塾教育培養下的儒家文化人格

由於自身貧困的家庭,直到九歲,老舍才受人資助上了私塾,開始接受教育。私塾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是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展開教學的地方。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學習,老舍的儒家風範自然更加濃厚。而後老舍又因經濟苦難從京師第三中學退學後,考取了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

作為一所偏向人文教育的學校,北京師範學校教授的內容也以國學為主,並未偏離中國傳統教學的內容。

而這所學校的校長方唯一先生更是讓老舍激發了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字與文造詣都極深,我十六七歲練習古文舊詩受益於他老先生者最大。因此,在時代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的三重薰陶下,老舍的腦海中自小便存在了儒家文化的內涵,並在後來的寫作中將這種思想滲透到作品當中,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

老舍與儒家的“緣”——透過他的小說,解讀老舍對儒家的文化認同

新文化運動

4、新文化運動對老舍思想的衝擊

在新文化運動中,作為封建禮教代表的儒家思想遭受了劇烈的批判,廣大青年群體更是其中的主力軍,老舍自然也不例外。但這一切卻使老舍感到迷惑與彷徨,一方面是自己從小便接受的教育與思想,另一方面是時代變化下的革命浪潮,到底誰對誰錯?

也因此,老舍對儒家文化開始了審視,並多了一些屬於自己的理解與反思。正如老舍所說:反封建使我體會到人的尊嚴,人不該做禮教的奴隸。這與其早起在感情層面對儒家文化的推崇備至是大不一樣的。總而言之,雖然老舍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頗深,但因為新文化運動的衝擊,他在思想上卻開始了對傳統儒家文化的反思。

雖然在老舍的作品中多次出現了其對儒家文化的批判與指責,但實際上這種指責卻是

希望儒家文化能夠成為現代的、民主的文化,能夠成為真正能啟發國民、使中國覺醒的先進文化,而非阻礙社會與國家發展的毒瘤。而這種思想上的希望,也使老舍的作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三、總結

從小便接受著傳統儒家思想教育的老舍在時代浪潮中,既沒有成為封建禮教的擁護者,也沒有成為西方文化的追隨者。相反,他選擇成為一個理性的思考者來觀察整個社會,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老舍與儒家文化》

2. 《老舍小說與儒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