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老舍

老舍,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作家、小说家、语言大师,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的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离婚》等更是脍炙人口,在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是《正红旗下》这部他生前并未完成的小说,更是有可能成为他最为伟大的作品。而作为一名中国作家,老舍也不可避免地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如若细细品味他的作品,便不难发现文中那具有浓厚儒家意味的桥段,他的文化认同也由此体现出来。

一、老舍作品中的儒家文化体现

1、《骆驼祥子》中儒家文化所面临的的时代悲剧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骆驼祥子》,

以祥子这一人物为刻画的主线,深刻反映了在当时年代下中国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读来无不令人唏嘘。

祥子在早期的人物形象,是十分正面积极的。“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祥子勤劳、淳朴、善良,几乎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村人物正面形象的代表,也是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所想要塑造成为的对象。但即便是这样一个面对生活不轻言放弃的人,也在最后成为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虽然《骆驼祥子》中并未出现直接批判儒家文化的文字描述,但从祥子的经历和改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具有正统儒家文化的人在面对混乱时代时的无力。儒家文化真能使人们过上正常的生活吗?这不仅是老舍对其的思考与审视,也是处于那个时代背景下力图变革的中国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祥子

2、《四世同堂》里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合作

《四世同堂》一书以北平沦陷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小羊圈中的人在面对战乱时形形色色的表现,深刻展示了普通人的曲折与困苦。书中,钱默吟老先生的人物形象刻画相比于其他人,显得与众不同。

“他的每天的工作便是浇花,看书,画画,和吟诗。到特别高兴的时候,他才喝两盅自己泡的茵陈酒。钱老先生是个诗人。他的诗不给别人看,而只供他自己吟味。”

钱默吟本身是一位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他写诗、画画、浇花、喝茶,这些都是封建文人的日常生活。但这样一个本身属于传统文化的人,却在经历牢狱之灾后,成为了小羊圈中反抗侵略与液压迫的先驱。此外,在见到祁瑞全后,钱默吟先生并未摆出晚辈的架子,相反,他对祁瑞全能成为真正的地下党感到羡慕,

并希望他能在回归北平后领导自己进行正确的反抗行动。在某种程度上,祁瑞全和钱默吟的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合作,是传统文化在经历外来冲击后需要改变的结果。

老舍也借这本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世同堂这一家庭理想作出了批判:如果中国不改变这种多子多福的心态,那么纵使人数再多,也只能在面对侵略与压迫时沦为可耻的看客。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四世同堂》剧照

3、老舍作品中对儒家思想糟粕内容的批判

置身于革命浪潮中的老舍虽然在情感上有时会跟随大众而对儒家传统文化产生过度批判,其在内心中却一直保留着自身的理智与思考。他并未对儒家文化产生全面摒弃的偏激想法,相反, 他只是想去除其中的糟粕,从而使其达到更好的生活应用。

在《离婚》中,老舍对张大哥这一人物作出了这样的描述:“那一天他骑上自行车—稳稳的溜着马路边儿,永远碰不了行人,也好似永远达不到目的地,太稳,稳得几乎像凡事在他身上都是一种生活趣味的展示。”

这一稳的特质,正是儒家文化中“中庸之道”的体现。但是,正是因为“中庸之道”的滥用,才使老舍不禁发出斥责与嘲讽:“张大哥对儿子的希望不大,—北平人对儿子的希望都不大。”

而在《老张的哲学》中,老舍则又对赵姑母以家庭宗族为中心来衡量一切价值观与做事准则的做法发出警醒:“把她放在普遍中国妇女里,叫你无从分别那是她,那是别人,你可以用普遍中国妇人的一切形容她,或者也可以用她来代替他们。”这种只针对对儒家文化糟粕的批判在新文化运动中较为少见,因为当时的青年人大多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怀着过激的态度,更莫说理智的去看待儒家文化了。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二、老舍思想层面上对儒家文化认同的原因

1、社会主流文化盛行下的渲染

老舍出生于一八九九年三月,那时的中国仍处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慈禧仍然掌控着朝政大权,穷奢极欲,对外迎合帝国主义,对内实行高压统治,科举也未取消,八股取士依旧是普通民众加官进爵的唯一方法,儒家思想仍然是社会的主流文化。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少年的老舍必定是被其深深影响了的。除了时代环境之外,社会环境也对老舍的思想文化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能发现大量有关当时北京社会生活的片段,如《骆驼祥子》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座城市。通过观察这些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北京人身上或多或少沾染着一丝儒家气息。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官员,坏的还是好的,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人物。

而这一结果的出现与北京的历史息息相关。作为五代帝都的北京不仅有着浓厚的政治氛围,文化上也继承着中国一直以来的正统儒家思想,对北京人的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老舍所说:北京是与我整个儿心灵粘合起来的一段历史。可以说,北京的文化,便是老舍身上的文化。

2、家庭教育对老舍的深刻影响

从家庭背景来看,老舍的父亲是一名满族护军,与官方接触甚密。虽然在老舍出生一年多后便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丧生,在老舍的成长过程并未起到辅助作用。但作为一名官员,其生前在家庭中必定是宣扬正统儒家文化的,这对老舍的思想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引导。而在父亲丧生后,老舍一家便失去的经济来源,不得不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来维持生活。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八国联军侵华

老舍的母亲在面对困境时并未放弃,反而是以坚韧的意志和勤奋的劳动谋得了生存。虽然老舍的母亲从未读过书,甚至可能不知儒家文化为何物,但其行为与品质却暗合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与老舍曾经说过: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老舍最后自然也成为了儒家精神的传播者与弘扬者。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正是因为老舍的母亲,才使得在老舍的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慈爱讲礼的妇人形象。如《离婚》中的马老太太不仅与自己的儿媳妇相互扶持着过日子,同时还能够将自己的关心惠及他人。《四世同堂》中的韵梅更是勤俭无比,在艰苦时期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而这些人也正是老舍儒家文化思想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3、早起私塾教育培养下的儒家文化人格

由于自身贫困的家庭,直到九岁,老舍才受人资助上了私塾,开始接受教育。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展开教学的地方。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学习,老舍的儒家风范自然更加浓厚。而后老舍又因经济苦难从京师第三中学退学后,考取了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作为一所偏向人文教育的学校,北京师范学校教授的内容也以国学为主,并未偏离中国传统教学的内容。

而这所学校的校长方唯一先生更是让老舍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字与文造诣都极深,我十六七岁练习古文旧诗受益于他老先生者最大。因此,在时代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三重熏陶下,老舍的脑海中自小便存在了儒家文化的内涵,并在后来的写作中将这种思想渗透到作品当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老舍与儒家的“缘”——透过他的小说,解读老舍对儒家的文化认同

新文化运动

4、新文化运动对老舍思想的冲击

在新文化运动中,作为封建礼教代表的儒家思想遭受了剧烈的批判,广大青年群体更是其中的主力军,老舍自然也不例外。但这一切却使老舍感到迷惑与彷徨,一方面是自己从小便接受的教育与思想,另一方面是时代变化下的革命浪潮,到底谁对谁错?

也因此,老舍对儒家文化开始了审视,并多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理解与反思。正如老舍所说: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做礼教的奴隶。这与其早起在感情层面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备至是大不一样的。总而言之,虽然老舍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但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他在思想上却开始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思。

虽然在老舍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了其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与指责,但实际上这种指责却是

希望儒家文化能够成为现代的、民主的文化,能够成为真正能启发国民、使中国觉醒的先进文化,而非阻碍社会与国家发展的毒瘤。而这种思想上的希望,也使老舍的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总结

从小便接受着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老舍在时代浪潮中,既没有成为封建礼教的拥护者,也没有成为西方文化的追随者。相反,他选择成为一个理性的思考者来观察整个社会,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老舍与儒家文化》

2. 《老舍小说与儒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