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冠疫情危及全球 中國駐外使節傳遞“中國之聲”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中國多位駐外使節連日來積極向駐在國主流媒體、當地各界人士介紹中國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呼籲國際社會保持信心和理性,共克疫情挑戰。

“為世界築起抗‘疫’長城”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展示出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

中國駐非盟使團團長劉豫錫大使日前在抗擊新冠肺炎非洲衛生部長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時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迅速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國政府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我們堅信,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依靠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豐富經驗,依靠包括非洲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地時間2月28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今日美國報》發表題為《中國築起抗疫長城》的署名文章說,中國集全國之力,從中央領導到基層,從醫務人員到普通老百姓,大家眾志成城、團結一心,開啟了同時間的賽跑,與病魔的較量,構建了“用生命守護生命”的防疫長城。

崔天凱表示,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也在為世界築起一道抗疫長城。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面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第一時間向WHO通報疫情,同WHO及其他國家分享病毒基因組序列。對此,WHO總幹事譚德塞評價稱,中國從發現疫情到公開和應對、以及與WHO分享信息速度之快“為世界設立了新的標杆”。

中國經濟“烈火煉真金”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可避免地給中國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外界對中國經濟形勢表示高度關注,中國多位駐外使節對此做出回應。

當地時間2月28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支持中國抗擊疫情活動上作演講指出,我們要全面、辯證、長遠地看待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與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

劉曉明說,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緊密相連。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中國正動員一切力量阻擊疫情,同時盡最大努力精準有序復工復產,堅持深化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就是在關鍵時刻為世界經濟做出的重要貢獻。相信疫情過後,中國積壓的消費和增長潛力將快速釋放,中國經濟將重回正軌,也將為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日前接受伊發行量最大的日報《市民報》專訪時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確實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一些挑戰。但是,這些挑戰是階段性和暫時性的。中國政府在提振經濟方面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迴旋餘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我們有信心完成既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中國有句話,‘烈火煉真金’。”常華說,我們相信,經過這場疫情考驗,中國人民將會更加堅強團結,中國經濟將更加穩健可持續,全體中國人民會以更堅實步伐,實現全面小康,邁向現代化進程。

“疫情沒有國界,疾病沒有孤島”

疫情面前,全球各國給予了中國寶貴支持,中國也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

2月底,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出席阿拉伯衛生部長理事會第53次會議並發表講話。廖力強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阿拉伯國家與中國堅定地站在一起,向中方提供了真誠支持和無私援助。對阿拉伯國家的寶貴支持,中方深表感謝,銘記在心。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抗擊疫情鬥爭中,中方將與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並肩作戰,絕不退縮,更不會獨善其身,將始終展現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阿拉伯諺語說,“獨行快,眾行遠”。中阿攜手合作,“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廖力強表示,我們一定能早日戰勝新冠病毒疫情,不僅為保護中阿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為人類的衛生健康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崔天凱也在文章中說,病毒無情人有情,患難之處見真情。我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抗疫,但決不是在孤軍奮戰,很多國家和人民自發捐來物資、送上祈福,這其中也包括了美國企業、團體和人民,我們感念在心。我們也願向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崔天凱強調,疫情無國界,它再次提醒我們,作為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渺小人類,我們唯有同舟共濟才能駛過風雨。“中國網絡上正廣泛流傳這一句話,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讓我們用信心、用努力、用合作去赴和這個春天的約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