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一首小詩,表明了袁世凱的志向,只可惜太重名利

當我讀餘華的《兄弟》時,是當成勵志的東西讀的,李光頭,絕對是個有精英意識和梟雄作風的男人,他不成功才怪呢。顧維鈞筆下的袁世凱,無疑也是這樣的形象。他這樣寫道:

“我對袁世凱的最初印象是什麼呢?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袁世凱,他給我的印象是堅強、有魄力,誰一見他也會覺得他是個野心勃勃、堅決果斷、天生的領袖人物。”

一首小詩,表明了袁世凱的志向,只可惜太重名利

沒有掌控命運和事物發展的精英意識,是不會成為一個積極的政治家的。正如拿破崙說的,不想成為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往上“爬”的政治家也不是好政治家。不過,同樣往上攀登,意圖卻可能大相徑庭。有些人是為了實踐自己的信仰,有些人則純粹是為了享受那種掌握權力所帶來的快感。很難說袁世凱屬於哪一類,也許將他歸入後者比較恰當。

一首小詩,表明了袁世凱的志向,只可惜太重名利

老袁在洹上村隱居時有幾首故作閒散的詩。有一首題名《登樓》的五絕:樓小能容膝,簷高老樹齊。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這一首小詩,時人的評價是“有曹阿瞞橫槊賦詩的氣度”。登小樓而覺太行為低,則他眼界之高,志向之遠,不是常人可窺測的了。那麼他到底要爬到什麼地方,才不覺得自己所處地位之低呢?這詩在那些喜歡興“文字獄”的人看來,似乎透露出袁世凱的“不臣之心”。有些人說袁世凱生來就是個奸臣,他很早就有當皇帝的想法,所以清末民初抓權弄權的種種作為,都是為他的登基做準備。

一首小詩,表明了袁世凱的志向,只可惜太重名利

這個說法有點像算命術,好像能算準來世今生一樣,恐怕武斷太過。但袁世凱對權勢和功名的熾熱追求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為此可以不惜使出任何手段。也許這就是他被當時和後世的人斥為權臣、奸臣的一個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