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產婦夏季坐月子被要求蓋被不開空調,這樣對嗎?

情感黑洞


真事,“捂月子”的陋習帶來的悲劇,這個產婦送往醫院的時候,體溫已經高達40℃以上,是中暑最嚴重症狀熱射病,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產婦身體比較虛弱,容易出汗,如果室內溫度過高,一是影響休息,對產後恢復不利;二是產婦體內熱量無法排出,容易造成產褥期中暑,嚴重者直接“捂”成熱射病。

幾乎每年夏天,醫院都會接診因為坐月子中暑的產婦,事實上,沒有直接的研究證明月子期間開空調會導致後遺症,相反,室內溫度過高,通風不好,再加上出汗臥床不動,反而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

所以,坐月子可以使用空調或者風扇,不要對著吹或者長時間吹即可,避免著涼。

夏天生寶寶的產婦,最好穿得舒服、輕薄、乾爽,不要刻意的去捂!


甜甜圈伐木累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今天佔據各大頭條的都是這位山東產婦,據瞭解是因為家裡長輩認為坐月子不能吹風吹空調,怕受寒,所以在炎炎夏日40攝氏度,產婦還得穿著長衣長褲,蓋著厚被子,最後造成重症中暑身亡的悲劇。這次傳統的坐月子觀念不得不背上這個鍋了,實際上,傳統的坐月子裡面有一些方法確實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不僅不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有些還讓產婦承受不必要的痛苦,甚至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對待傳統的坐月子方式,我們要辯證的看。

1. 坐月子能開空調嗎?

冬天坐月子的產婦沒有這苦惱,但是夏天坐月子的產婦就苦不堪言了,現在多數家庭都配備空調,其實空調是個好東西,它能維持整個環境在一個較舒適的溫度,又可以避免產婦吹風,所以坐月子是能開空調的,但是要注意,房間的溫度要控制在26℃左右,不能太低,空調的吹風口不能直對產婦,產婦也要避免經常進出空調房,房間內外溫差過大也容易讓產婦不適。

2. 坐月子能洗頭嗎?

現在已經不是舊社會了,以前老一輩說坐月子不能洗頭,是因為產婦本來抵抗力弱,容易受寒,當然也受當時的條件限制,現代社會哪家沒有吹風機,只要產婦們注意,洗完頭後趕緊用吹風機熱風吹乾,那是非常安全的,當然,如果能用姜水洗頭,還能驅寒,起到雙重保障的功效。


3. 坐月子能刷牙嗎?

傳統的坐月子不能刷牙是由於剛分娩完的產婦身體較虛弱,容易在刷牙時候發生出牙血的情況,但是,剛分娩完的產婦也是抵抗力很低的群體,容易受細菌病毒的侵襲,如果在坐月子的這個把月都不刷牙,那麼非常容易受到口腔方面感染,所以我們產婦還是要科學的對待刷牙,坐月子牙是要刷的,但是需要輕柔的刷,慢慢刷。

傳統坐月子很多時候都是由當時那個年代的具體條件所決定的,有些並不適用於我們現在,所以不能盲目跟從,科學健康坐月子才是產婦真正需要的。


淼哥故事會


老一輩認為,凡是剛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新媽媽都是見不得風的,因此,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很多產婦也要穿著長衣長褲戴著帽子,同時風扇空調什麼都不能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夏季這樣坐月子,導致空氣滯留,遇上悶熱的天氣,易造成新媽媽中暑。

坐月子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的。

那麼夏天產後應該如何坐月子呢?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媽媽坐月子的住所要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新鮮的空氣,但是要避免讓新媽媽直接吹風。

2.正確使用電扇、空調

如果室內溫度塔高,即超過三十攝氏度,那麼就可以給新媽媽吹風扇,一方面可以促進室內的空氣更換,另一方面也可以給新媽媽降溫散熱。倘若室內是使用空調降溫,那麼將空調溫度設置在二十八度左右即可。不可以調的過低,否則有可能損害新媽媽的身體健康。

空調使用提醒:在新媽媽的房間,不可連續性運轉空調,而是應當間斷使用。

3.飲食

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飲食一定要清單,營養搭配合理。尤其是在夏季,需要多吃新鮮的果蔬和蔬菜湯,比如蘋果、西瓜、西紅柿、紅豆湯等;儘量少吃太過油膩的食物,比如油炸類食物等。


舒爾佳


問大家一個問題:

在未來氣溫可達30℃的一個月裡,不讓你洗澡、不讓你洗頭,關在不開空調的房間裡,給你裹緊被子,捂在床上,你會有什麼感受?

是不是想象一下就要暈過去了…

但這就是很多人夏天坐月子的實況。在熱到不能自理,命都是空調給的日子裡,她們卻得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著一床棉被。

天大地大不如坐月子大,甚至人命也不如坐月子大。每年總有一些月子惡習導致產婦死亡的案例:

那些所謂的“老規矩”,總是讓這些剛成為媽媽的女性痛苦萬分。

成功分娩已經讓我們很疲憊了,別讓坐月子帶來二次傷害。今天就來講一波夏天清爽坐月子的乾貨,拒絕“老規矩”,我們要坐新時代的月子!

①房間要密不透風?

當然要透風!別忘記每天通風20分鐘!

保持房間空氣流通對新媽媽和新生寶寶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分娩後,新媽媽會大量出汗,如果坐月子的房間密閉不通風,房間溫度過高,就會不利於汗液的排出和蒸發,新媽媽的體溫就會升高,如果同時伴有心悸、口渴、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就是產褥中暑的早期表現。嚴重時甚至會危害生命。

而且如果長期不通風也會導致房間裡的空氣變差,新媽媽和寶寶抵抗力下降,還會使房間裡細菌濃度升高,導致新媽媽和寶寶更容易生病。

實際上,不僅是夏季,坐月子期間,無論是什麼季節,開窗通風都是必須的。

正確做法:夏天,可以在比較涼爽的一早一晚開啟門窗通風換氣。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20分鐘。但由於產後大量出汗,加上分娩時體力消耗較大,新媽媽身體抵抗力較低,因此要避免直接被風吹到。為了避免熱氣進入房間,建議在中午最熱的時候關閉門窗,同時拉上淺色窗簾,這樣能使居室變得涼快些。

②氣溫高也不能吹空調?

當然能吹!溫度合適,不對著人直吹就行!

夏季坐月子一定要避免室內溫度過高,以防止產婦中暑。一般來說,室內溫度以27℃為宜,如果覺得熱了,那就開空調唄!

正確做法:空調的出風口最好離媽媽及嬰兒的床遠一些,或者將空調的出風方式可以調為向上方吹。在媽媽和寶寶睡覺時,需要把空調溫度再適當調高一些,或者設置為定時關機。

③夏天一定穿厚衣服捂著?

當然不用!選擇寬鬆薄厚適中的衣物最舒適!

不少地方的習俗是新媽媽月子裡必須頭戴帽子、穿得嚴嚴實實,甚至再蓋層厚被子,房間也密不透風,這一切只是為了產婦“不能見風”。

產後注意保暖沒錯,但是,大棉襖來二棉褲裡頭是羊皮外面裹著布的過度保暖容易捂出汗,在炎熱天氣更有中暑的風險。

新媽媽在產後通常要排出大量的汗液,所以要選擇寬鬆、純棉質地、薄厚適中的衣物,而不一定非要穿長袖衣褲,當然,更不必包頭巾,甚至蓋厚被子了。

正確做法:新媽媽除了選擇寬鬆、透氣、舒適的純棉衣物之外,衣褲一定要勤換洗,特別是內衣和內褲,最好每天更換,出汗後更要及時更換。

④月子期間不能生吃水果?

當然能吃!適當吃點更有利於身體康復!

“不要吃生冷食物。水果也要煮熱了吃,否則會傷脾胃和牙齒。”老一輩總是不斷地提醒,並監督新媽媽不能吃涼吃生的東西,即使是水果也不行。

新媽媽的身體康復以及乳汁的分泌,以及預防產後便秘,都需要更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水果自然不能少。只要新媽媽胃腸無不適,只要不過量,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大有好處。

正確做法:除產後3~4天裡不要吃特別寒性的水果,如梨、西瓜等,以免引起拉肚子,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可適當多吃水果。但若新媽媽胃腸較虛弱,宜從少量開始吃。

⑤一個月內都必須臥床?

當然不用!鼓勵產婦產後及時下地活動!

很多老人都會攔著月子裡的新媽媽說:“有啥事你說聲就行了,可千萬不能下地!”他們認為產婦體質虛弱,需要臥床,甚至連飯菜都最好端到床上吃。

產褥期應當好好休息——但這絕不代表應該整天待在床上。新媽媽整日臥床有弊無利。

首先,四肢缺乏適量活動,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生完孩子以後新媽媽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處於活躍狀態,整日臥床會使雙腿血液迴流速度緩慢,更促進了血液的凝集。而血栓一旦形成,對人體的威脅不可小覷。

另外,靜臥不動會更容易導致新媽媽尿液瀦留和便秘的困擾。

正確做法:應該鼓勵順產的新媽媽第二天就在室內適度活動。側切和剖宮產的新媽媽可推遲到第三天活動,但即使是剖宮產也不應該靜臥一星期。

⑥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

當然要洗!新媽媽也愛乾淨!

有些老人即便是夏季也不讓產婦洗澡,還總是說月子洗澡容易落下腰腿疼、頭疼的毛病。

新媽媽產後皮膚排洩功能旺盛,出汗較多,還不斷有惡露排出。尤其是夏天,短時間內就可以出現難聞的氣味和不適感,所以月子期間需要比平時更講衛生,及時地洗澡可以保持汗腺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排出,還可以調節植物神經,恢復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

研究表明,通過洗澡、洗頭,可去掉新媽媽身上的灰塵、汙物,保持衛生清潔,避免引起細菌感染;洗頭還可刺激頭皮及頭皮上運行的經絡,給新媽媽帶來舒暢的心情。

正確做法:新媽媽洗澡要注意室溫與水溫不可以太涼(引起感冒)或太熱(引起血壓降低,出現頭暈)。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5~10分鐘內。洗後及時擦乾,避免著涼。另外,在產後7 天內,由於宮頸口尚未完全閉合,不應洗盆浴,應該採用淋浴。

⑦坐夏天坐月子要少吃甚至不吃鹽?

當然可以吃鹽!飲食比平時稍淡即可!

之所以有月子裡少吃鹽的說法,一是擔心鹽吃多了影響乳汁分泌;二是擔心排水不暢,由於產後體內有大量水分需要排出,過多的鹽分會使水分瀦留體內,出現水腫。

但實際上,乳汁分泌主要依靠分娩時的宮縮刺激以及產後泌乳素的作用,跟吃鹽多少沒什麼關係。懷孕期間,孕媽媽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水鈉滯留,產後這些液體會隨著汗液、尿液大量排出。

如果產後飲食過於清淡,甚至無鹽的話,新媽媽容易發生低鈉血癥,出現頭暈、眼花、乏力等症狀,而且月子期間吃沒有味道的菜餚,也會影響新媽媽的食慾和心情。

正確做法:不必忌鹽,但也不能過多食鹽,鹽攝入過多會加重媽媽和寶寶的腎臟負擔。比平時稍淡即可。

“坐月子”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但是科學產後護理方法一直在不斷革新,時代在進步,不要讓自己的觀念還停留在兩千年前。

科學坐月子,就從你開始!


微信公眾號:七田真良坤孕育學院,講述孕前、孕期、產前產後以及新生兒護理等最專業的科普知識(微信公眾號ID:immaliangkun)

微博ID:協和產科馬良坤


協和馬良坤醫生




坐月子真的有好多陋習,老人說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都是為了產婦好。月子裡很容易有月子病,得上了就會糾纏產婦一輩子。所以一定要好好坐月子才是。

於是,不能受涼,不能招風,不能沾水,甚至不能下床成了“規定”。

所以,產婦在夏天被迫捂著,中暑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啦。



首先,月子裡不能受涼,不要招風是對的理念,畢竟產婦正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但是不能受涼和被迫捂著也是南轅北轍的事情啊,為什麼產婦不能讓自己涼爽一些,舒服一些呢?

祖祖輩輩的規矩流傳下來規定,那麼請問,過去有現在這麼熱嗎?人類人為的改變了環境,又被大自然反噬,所以即便一些在過去是對的規矩,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也要有所調整才是。

其次,不能沾水就完全是很無聊的規定了,不沾涼水就好。

第三,不能刷牙,不能處理個人衛生,這也算是無稽之談。關鍵在於不要用涼水就好。

月子裡,產婦吃好喝好睡好,精神好一切都好!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既不能小覷了經驗之談,更不能忽視了科學依據!


沫沫的靜好歲月


山東一名年輕產婦因中暑被送到醫院,其體溫已超過40℃,診斷為熱射病。而這麼熱的天,女子還長衫長褲。家人稱,因剛生完孩子才幾天,正坐月子,必須穿厚一些,堅持不開空調、電扇,讓她蓋著被子…最終產婦搶救無效身亡。



這鍋,月子不背。

每到暑天,總有坐月子把產婦坐住院,甚至死亡的新聞,那坐月子到底是不是必須的?月子怎麼做?



一句話總結:

藏在體內的,多數是能自行修復的

比如子宮。

不好恢復的,多數是能看得見的,或者能感受到的

比如說體重,小肚子…

舊說法

在傳統的坐月子裡,都是門窗緊閉,還要用長衣長褲、襪子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不能吹風,就別說吹空調了。常聽老一輩的說:坐月子不能吹風,吹了風,會患上月子病,等老了後,會頭疼。



伏天月子,不給開空調,親媽都翻臉

孕婦在孕晚期,全身血容量增加約30%

產後短時間內,孕期增加的血容量主要通過尿液及增加的汗液排出體外

因此,產婦產後10天內,汗特別多,往往吃頓飯、喂一下奶,都會大汗淋漓,這就是平常說的產褥汗。

建議多備幾套睡衣,汗溼的衣服貼著身體再吹空調,正常人也會生病。



室溫過高,會影響產婦切口癒合,在35度左右的高溫下,產婦全身捂著,很快就大汗淋漓,細菌隨著汗水進入腹部切口後,會出現傷口感染以及產褥中暑。

當外界氣溫超過35℃,機體靠汗液蒸發散熱。而汗液蒸發需要空氣流通才能實現。

但舊風俗習慣怕產婦“受風”使居室和身體小環境處在高溫、高溼狀態,嚴重影響產婦出汗散熱,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衰竭而出現高熱、意識喪失和呼吸循環功能衰竭。



正確做法

伏天,我們的命都是空調給的

產婦也不例外,雖然不能像開頭說的產婦那樣捂著,但是汗多的產婦也不能太貪涼,28度的室溫,空調風不要直吹,並且每天都要開窗換氣,還有產婦自己勤換睡衣就好。

ps:真的控制不好空調的風,畢竟不還有一個叫“月子空調擋風板”的東西麼

舊說法

在臺灣傳統的月子中心裡,都會告訴產婦,少喝水,儘量不喝

因為水分子較重,此時產後全身細胞呈現鬆弛狀態,若喝下過多的水分,質量重的水分子進入體內,水分子會擴散,便會破壞了產婦細胞收縮的本能而造成了 “水桶肚”、“水桶腰”,並易造成“內臟下垂”的體型,進而使身體機能老化,可能患上腰痠背痛、手足冰冷、黑皺紋、元氣不足、神經痛等各種未老先衰的婦女病。

不喝水,喝什麼?

我們看臺灣的電視節目中,就知道臺灣的女生就很重視月子,會喝那種不含酒精的月子米酒,資金有限的,就會再搭配一些普通水。

這種做法在大陸這幾年比較盛行,很多產婦會一下買幾箱月子米酒,完全不喝水,這種愛自己的狠勁,可以給滿分。

現在在臺灣的高級月子會所,都會是用日本的莫柔米替代米酒,會全程42天都給你喝莫柔米排水腫。

水腫體質的人最虧!水腫體質的產婦也更虧!

明明不胖,但是會被人誤會是個胖砸。

而且從中醫的角度看,排不出去的水毒會在體內作祟,導致溼氣沉積,引起各種病變,長痘,便秘,無精打采。而在產婦身上就是,經絡淤堵,子宮肌瘤,乳腺炎,全身痠痛。

所以產婦第一要義:排水!

這也是臺灣高端月子會所為什麼用甲等莫柔米替代普通水的原因!

莫柔米是隻產自沖繩釀造泡盛酒產生的一種發酵的活性酸性物質,地球上只有沖繩島的空氣和水土風符合發酵條件。

這種高活性的液體進入人體後,能迅速促進體液循環,讓每個細胞的活性都增強,提升代謝率,尤其是水代謝順暢,體內廢水排出,體重可能沒怎麼變,人會小一個size哦。

三伏天坐月子,補水是要的,但是不要補容易貯藏在體內的普通水,最好用莫柔米,實在消費不起也要用月子米酒替代。

正確做法

水是一定要及時補充的,但是儘量不喝普通的水,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日本甲等莫柔米替代普通水,再次也要用月子米酒替代水。

喝水喝的對,你會發現,月子裡,你的出奶量比別人多,出汗排毒也多,出了月子也會不知不覺的就瘦了。

舊說法

月子裡不能洗澡,否則日後經常全身疼痛?月子裡不要洗頭梳頭,否則會留下頭痛病根?

洗洗更健康

分娩過程中,孕婦流汗多,再加上哺乳或是惡露尚未乾淨,身上衛生狀況比較差。

清潔不僅可以保持汗腺暢通,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排出,恢復體力,解除疲勞。

正確做法

順產可淋浴,但產後第1天,產婦身體較虛弱,不宜洗澡。

正常分娩後2~3天產婦體力恢復後便可洗澡,可1~2天洗一次。

如果產婦分娩過程不順利,或出血較多,或平時體質較差,則不宜勉強過早洗澡,可用溫水進行擦浴。

剖宮產因腹部有傷口,可全身溫水擦浴,但謹防弄溼傷口,否則容易導致傷口細菌入侵,傷口感染,癒合不良。洗澡時,穿防滑拖鞋,避免發生危險。記得是淋浴,不要盆浴

沐浴後及時擦乾頭髮及身體,儘快穿上衣服,注意保暖,謹防感冒。及時用暖風吹乾頭髮。不要馬上睡覺,喝杯熱水,吃些東西,等身體乾爽後再睡。

除了洗澡沐浴,產婦或產後坐月子的女性也應該堅持刷牙,可以用產婦專用的軟毛牙刷,使用溫水刷牙,保持口腔衛生。

不然出了月子就開始找各種洗牙的診所,一個月累積的牙漬已經清理不掉

舊說法

雞蛋有營養,一天吃至少5個。

每天8個蛋,兩天一隻雞!

雞蛋雖好,但不能當飯吃



雞蛋含有的營養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在維護神經系統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特別適合坐月子的孕媽食用。

但雞蛋也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吃得太多有些營養吸收不了,會影響身體對其他營養的吸收,產後孕媽每週3-4個就足夠了。



正確做法

雞蛋,雞鴨魚肉,蔬菜,各種營養均衡攝入,少鹽!



以上是月子裡的一些舊說法新解讀,除了坐月子的一些注意事項,還需要注意一些機體上的恢復:

陰道以及盆底肌肉

產後,尤其是順產,對陰道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壞,比如陰道鬆弛、性生活質量下降等。陰道本身有一定的自我修復的功能,一般會在產後3個月後自然恢復。

但如果是擠壓撕裂嚴重,陰道周圍的盆底肌受到嚴重損傷,可能就需較長時間了——盆底肌由於孕期的壓力(支撐著孕期子宮、胎盤包括胎兒的一些重量,肌肉承受過大擴張壓力),在分娩過程中也容易失去彈性,常會有肌纖維斷裂的情況發生。

為了讓鬆弛的陰道盡早恢復緊緻,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和鍛鍊。



小貼士

產後陰道恢復法——Kegel運動(凱格爾鍛鍊)

產後42天之後,可以開始做Kegel運動。

動作要領:反覆進行縮緊菊花的動作,先進行長而持續的收縮,然後放鬆,當每次收縮的持續時間能達到3秒鐘以上時。

時間安排:15~30分鐘為一組訓練,每日進行2~3組鍛鍊。

其實不一定要產後做,就是非孕的情況下,做這一套操也有好處,臺灣的小s就無時無刻的不在的這個動作,會給你一個線條很好看的臀部。


餵奶

產後很多媽媽為了方便餵奶,在家就不穿胸罩,這是錯誤的做法。

堅持戴了這麼多年的胸罩,哺乳期更不能斷掉,產後乳汁十分充沛,此時若是沒有了胸罩的支撐,可能會造成胸部的下垂。



產後穿戴哺乳專用的文胸,對乳房恢復也能起到幫助。

另外,還有些媽媽擔心母乳餵養會使乳房下垂,其實母乳餵養才能很好的促進乳房的恢復,還能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的風險。



小貼士

餵奶的注意事項

餵奶沒喂好,很容易讓孩子溢奶、吐奶,還會導致乳頭疼痛。

餵奶前,可以先用溫毛巾熱敷乳房,促進乳汁分泌,這樣寶寶吃起來不會太費勁,也能減緩媽媽乳房疼痛。

餵奶後,可以用冷毛巾擦拭乳房,幫助收縮血管,緩解乳房腫脹。

切記要給孩子換不同邊的乳房來吃,避免兩邊乳房不平衡,變成大小乳。

子宮

生完寶寶,子宮可以變回原先的大小,一般情況需要6周的時間(也是產後第一次到醫院複查的時間,產後42天檢查不得缺席)

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後無色,就是子宮恢復正常的信號。(如果6周後還是有不少血性惡露,就要去醫院看看,是否子宮恢復不好,或者有胎盤胎膜殘留,讓醫生幫你及時處理)



小貼士

平時不要因為懶得下床而憋尿要及時排尿(減輕膀胱壓力)

身材

生完寶寶,許多媽媽很難甩掉水桶腰、大象腿、還有煩人的妊娠紋,而有些媽媽像是生了個“假孩子”

比如楊冪,楊穎,孫儷

這裡除了先天體質之外,個人的努力也很重要。理論上講,產後體重多數是會恢復的!但如果吃的多、動得少,身材不走樣才怪。加上中國傳統的“坐月子”吃吃吃的習俗,更加助長了你的體重。



伊蓮娜

小貼士

產後鍛鍊要抓緊,還要記得管住嘴!

只要正常飲食,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就好。這樣孩子通過母乳攝取的營養才不會不均衡。

想要產後恢復得好,從孕期就要開始運動,產後更加不能偷懶!

只要沒有產後併發症,生完就可以慢慢恢復鍛鍊咯。可以進行幾個較安全的運動: 比如步行,游泳,健身自行車,改良式瑜伽,慢跑步等。


彭彭老師


其實坐月子放在今天應該稱為產褥期養護,包含了產婦身體心理的休養和護理,從作息,飲食,居住環境,心理慰籍到身體護理,子宮復舊,哺乳護理,產後體型恢復等一系列內容,過去的坐月子觀念因為時代環境的原因有很多已經不合時宜,要被淘汰更新,不過即便如此,亞洲女性的身體條件普遍不如歐美女性,所以注重科學的產褥期養護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趣郎中


是真的!說說我媽媽的真事情況。1999年六月我弟弟出生。當時的條件根本沒有空調,就算有也不能開,我爸爸是軍人在軍隊沒回來,我姥姥還有我大娘伺候月子。當時有側切縫合傷口。月子第五天,去醫院拆線,當時很熱,而我姥姥怕我媽見風就讓我媽媽棉衣棉褲。當時沒有車。用的是腳踏三輪車帶我媽媽去的。高溫三十幾度。去拆線的是個識習醫生。技數不過關,後來搶救的時候大醫院說有感染的跡象!加上高溫。穿的又多!拆線回家有十分鐘,我媽言語不清昏倒在地。馬上送醫院,當時體溫記放到身上不用等三分鐘直接就是42度。腹部如球!馬上去小賣部買了成袋的冰塊放到身上降體溫。。不是一小袋,是裝糧食的袋子一大袋也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冰塊一百多包放到身上!!!聯繫上面縣裡醫院轉院。在縣醫院同樣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毛病。直能打點滴加物理降溫冰塊風扇齊上陣!!昏迷三天三夜索性醒了過來!在後來健康出院,三天後全身癱瘓!估計是冰塊冰的!重新住院一切檢查正常,就是渾身沒勁無法走路沒發拿東西,吃飯的碗都端不起來!在後來無奈出院,也許我媽一輩子心地善良上天憐憫,出院結算的時候遇見熟人介紹一個專門看月子病的老中醫。只有三副藥多了不給吃,我媽勉強能走路自己吃飯了!在後來的幾年裡我媽媽到處喝中藥。身體勉強可以。願我媽媽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女兒愛你


各種精彩視頻集錦


我是山東人我生我家老大的時候6月中旬了我是一個月洗了5次澡,也吹風扇38度的天氣不通風要死人的,隔壁村的也有個女的就是婆婆家裡不讓開空調風扇婆婆出門還把窗關了因為當天風大,還要蓋被子結果婆婆出去趕集買菜回來的時候產婦就已經昏迷不醒了也沒搶救過來


金色水晶118750746


我生女兒在四月,沒什麼特別感覺。生兒子的時候是八月,廣東的八月,從醫院回家,熱得受不了,要開空調,婆婆不讓。後來老公把空調開到28度,說在醫院也是吹空調,在家怎麼不行了。現在兒子6歲了,沒有什麼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