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未來“城鎮化”如何發展?聽大咖如何說!

未來“城鎮化”如何發展?聽大咖如何說!

新湖南客戶端6月5日訊(記者 秦慧英 張璐 攝影記者 童迪)今天下午,創新與綠色發展國際工商圓桌會議在長沙召開。與會嘉賓就“綠色城鎮化創新政策與趨勢”、“‘一帶一路’生態城市夥伴關係”、“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展開討論。

如何應對新一輪的城鎮化?如何發展好城鎮?如何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公共服務的需求?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人居環境的需求?聽聽大咖怎麼說?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听大咖如何说!

國合會中方首席顧問,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劉世錦:中國新一輪城鎮化要走新路子

過去兩年間,我國的城鎮化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新特點,就是大都市圈的加快發展。大都市、大型城市在發展,一大批小城鎮也在發展,它們圍著大都市圈而發展。這一輪的城鎮化,我們是要走傳統的城市化擴張的老路,還是要走一條新路,即綠色城鎮化的新路?我想我們的回答是明確而肯定的,就是要走綠色城鎮化的新路。

當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深入人心,我們講綠色發展,包括但不限於傳統的環境保護,它不僅是要做像我們講的環境保護這種減法,更多的是要做加法、做乘法。對環境、對食物等綠色需求越來越強烈,也極大地刺激了綠色消費。與此同時,大量新技術、新產品的湧現,也都是以綠色的方式呈現。它們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創新動力、新的消費動力與心得經濟增長動力。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听大咖如何说!

國合會外方首席顧問,加拿大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高級顧問、原院長 漢森:綠色創新 相信中國將會成為領導者的角色

中國的創新與綠色發展的意願是世界最強的,中國綠色發展的規模能夠讓整個世界獲益,同時也能讓中國取得快速的進展和進步。

中國有這樣的領導力,有這樣的意願與實力,不僅幫助自己,同時也幫助其他國家,比如通過“一帶一路”幫助世界,所有的這些因素都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相信中國將會成為領導者的角色。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听大咖如何说!

國合會委員、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 周偉:運用新技術手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運行效率

推動綠色交通的發展應優化出行結構,將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專用道、快速公交系統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作為手段,不斷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提高綠色出行方式的比重。

比如,我們可以依託互聯網平臺,大力發展共享交通,不斷提高社會資產的利用效率。在交通擁堵的北京,共享單車的保有輛近600萬輛,但根據大數據交通指數的監測,最高峰期間,在路上行駛的車輛只有120萬輛左右,佔總數的1/4。“如果能實現真正地共享,資源可以得到大幅度節省,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發展才能變為現實。”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听大咖如何说!

湖南省長沙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胡忠雄:長沙將打造居民“15分鐘生活圈”

綠色發展是新時代最鮮明的底色,長沙這些年在探索綠色發展、綠色城鎮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我們認為在用綠色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中,應從規劃、產業、人居、機制四要素需予以思考和考量。

規劃是先導,規劃引導長沙發展的未來,堅持生態優先、強化規劃統籌、突出區域特色。創新推進綠色產業發展,聚焦高新產業、聚焦文化創意產業、聚焦高端服務業。著力打造綠色人居環境,在中心城區進行了“一圈兩場三道”的建設,即打造居民“15分鐘生活圈”、進一步加大力度建設農貿市場和停車場,進行步行道、自行車道和歷史道的建設;在中農村地區,通過打好治廁、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風等“五治”攻堅戰;探索建立綠色發展機制,解決土地問題、解決資金問題、解決公共產品的提供問題。

第五屆國合會委員、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李曉江:綠色城鎮化是中國將來發展的方向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發生鉅變。城鎮人口的流動從過去向大城市、向沿海地區流動,轉向中西部地區,向縣級單元流動。中國城鎮化正面臨一個巨大的轉折,這個轉折背後是社會發展經歷的本質性變化。

怎麼面對縣域城鎮化?我認為,我們的發展邏輯變了,發展目標變了,綠色的城鎮化是將來發展的方向。“但是綠色的城鎮化需要我們制度的突破,需要我們政策向基層傾斜,向縣域傾斜!”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听大咖如何说!

國合會特邀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副部長、研究員 張永生:未來城鎮化概念獎被重塑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大概還要增長20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是個什麼概念?大體上相當於美國的人口。這麼大體量的人口要從鄉村轉到城鎮,如何轉移,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鎮化?是不是像美國一樣的城鎮化?回答不是這樣的,因為過去的城鎮化基本上我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傳統工業時代的產物,未來的城鎮化和過去的城鎮化一定非常不同,我們在討論未來的城鎮化的時候,一定要跳出傳統工業時代的那種邏輯。

在數字時代和新的發展理念下,傳統的時空概念極大改變,未來的城鎮也將和現在有很大不同,它的定義、城市體系、鄉村地理空間等也許都將被重塑。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