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石油不是有機形成的?

休閒讀品雜誌社


堅決反對這個問題中的補充解釋。

這個問題提出來就帶有誤導性和傾向性,彷彿“石油不是有機形成的”已經成為既成事實一般。這本身就是錯誤的。

實際情況是,石油的形成原因還存在一定的科學爭論。

石油“有機成因論”是目前地質學界乃至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在這種理論下發現了絕大多數、儲量不等的油田;但不可否認的是,石油“無機成因論”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只不過目前尚未得到足夠的勘探實踐證明而已。


我們無需解釋這兩個對立的學說是如何相互攻擊對方的,僅僅列出一些事實,以供大家自行判斷。

石油無機成因說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從1876年俄國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從化學的角度首先提出這一論斷開始,許多科學家都通過不同的研究得出了這個理論。持石油無機成因觀點的科學家們相繼提出了“碳化說”、“宇宙成因說”、“火山起源說”、“岩漿說”等眾多理論。簡而言之,石油並非是淺層的生物遺體經過複雜的轉化後形成的,而是來源於地球內部更深的地幔或地球以外。

許多持“石油無機形成”觀點的科學家相信,只要地殼深部存在適宜的裂隙構造,那麼就可以成為石油從深部運移至淺層的通道,從而形成大型油氣田。阿拉伯半島不斷擠壓歐亞大陸伊朗一側,這種板塊擠壓運動形成了一系列深部裂隙,從而形成了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無論如何,石油無機形成理論也有它無法自圓其說的軟肋。比如,和生物密切相關的沉積岩是目前已經發現油氣田的主要埋藏和儲集空間,而並非地殼深部的岩漿岩或變質岩;其次,石油中的旋光性等某些特性是顯著的生物成因標誌;第三,無機成因已經證實的僅僅是簡單的碳氫化合物,和複雜的石油化學組成相去甚遠。

當然,反過來看,被廣泛接受的石油的有機成因理論也談不上完美無缺。關於這兩種理論的探索和研究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和更多的勘探實踐來證明,因此,對其中任何一個觀點的武斷認識都是不科學的。


侏羅紀瓦力


這個事情其實一直在爭論,你說誰把誰證偽了推翻了,還沒到這個地步。

有機成因論的證據在於石油中含有有機質與有機化合的殘留物,並且經過實驗以有機物生產出了類石油物質。另外在該理論指導下,我們發現了已知95%的油田。

無機成因論目前是一套以懷疑為主的體系,主要是抓有機成因論的把柄來實現自我的完善。畢竟不是有機,那就是無機了麼(笑)。所以這個理論最大的武器是:你說你是生物殘骸形成的,哪來那麼多生物!你聽我的,我說石油是從地球深處冒上來的。而在實驗室裡,這個理論的成果是以無機物合成了烴類物質,證明石油裡某些成分並不是只有有機物才能生成的(當然,也無法證明說它們就是隻有無機物才能生成的)。而無機成因說目前只能挑刺說有些油田拿有機成因解釋不了,卻至今沒能指導發現新的油田,這是它被有機成因說壓制的方面。

所以,現在結論還下不來,等吧。

以上


瞎搞學教授


石油不是有機形成的,它來自外太空。有石油隕石為證,若有地質專家不服氣,可拿這塊石油隕石檢測一下。




這是石油隕石中心的一塊,結構鬆散,砂礫被石油粘在一起,相鄰砂礫都有空隙。


這是洗淨後的沙礫,不論大小都有隕石特徵,他們不是地球岩石風化或破碎後的產物。

石油應是慧星帶來的,砂礫與石油和水結成冰坨,隕落地球砸成沙漠,平原,淺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各平原土壤顏色不同,原來他們在外太空就已經“物以類聚”了。……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平原,沙漠,淺海底下都有石油了。

本人原創,也沒人給個獎狀?錯誤的教科書是否改一下。欲瞭解宇宙,地球,隕石更多發現,可看本人頭條問答百餘答案。


大連富麗庭隕工周


如果說石油是有機形成不成立,那麼無機成因說該怎麼說?老張我用民科思路杜撰一下,哈哈,……海水吸收空氣中CO2 變成水合碳酸,就是 H2CO2.沒錯,就是你喝的可口可樂,當然沒有甜味了…。在海水底部高壓下,沉入泥沙中,後來地質變動,這海底沉入地殼,碳酸在巨大高壓高溫下,脫氧-聚合。水合碳酸變成了烴類,也就是原油,所以,石油產地特徵都是億萬年前曾經是海洋的地方,如勝利油田,環渤海油田,新疆的油田也是曾經的海洋,


老張說甲醇汽車


如今的中國社會真的是人有多大膽!牛皮吹破天!近來看到兩個國人高論!一是咱早就把電池的難題攻破了!石墨烯電池不投產是怕導致現有的能源體系總崩潰!和諧社會受影響!

二是咱早就解決了水變油的科技難關!更是怕衝擊石油煤炭行業陷入絕境!只能雪藏了!

看來我們真的是德高心慈顧及蒼生啊!


peter1955


沙漠以前是海洋,這一定是那個科學家說的,是聖旨沒有錯!那就的去沙漠裡看看有沒有鹽?要是沒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明天也買一個教授文憑發表論文了。有了教授的文憑放屁都能夠掙錢😍。


幸福的布衣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煤炭是由植物在地下受壓形成的,這個觀點是對的。石油是由動物的屍體和植物中的有機物在地下壓力下形成的,現在又見有反對的意見。動植物的有機物在地殼中形成不了石油,也沒有那麼多的有機物形成石油。石油是地慢中的無機物在壓力下形成的,可以預見地幔中還有許多沒有發現的油田。同時由於有石油溢出的地方多數是植物曾茂盛區域,或許石油形成的有機物對土壤有營養,適合植物生長。


彩雲東昇戴寶山


按現在世界上大油田的儲量,都是以億噸計,如果是生物成因(按生物成因說還得是動物)需要的動物遺體數量大的驚人。而且這些動物遺體還不能被食腐動物和微生物分解。按近年觀察的結果,一條死亡的鯨屍體沉入數千米深的海底,一年之後就基本上只剩下骨架了。生物成因說解釋不了怎麼堆積出一大坨動物屍體。


whoimixmu


我爸爸是中石油的員工,小學的時候我就聽他講過:石油是一種化石能源,是幾千萬年前死掉的動物,被迅速掩埋進入地底,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壓才會變成石油。

我曾經一度感慨石油來之不易。

1.動物死掉後,要在屍體爛剩骨架之前被掩埋到土裡。如果爛的只剩骨架,就算保存下來也只是化石了。

2.掩埋要足夠深,隔絕空氣,這樣才能保證屍體不被氧化。

3.掩埋地點壓力要足夠大,七八米肯定是不行的。

這麼看來,石油形成條件十分苛刻。幾千萬年前不可能有人為儲藏動物屍體。可能你說這是在陸地上,屍體被掩埋很困難。那麼我記得看過一個關於深海的紀錄片,如果海洋生物屍體有幸能落到深海,它也會被深海食腐動物吃點。

既然這麼形成條件這麼苛刻,中石油每年能產多少石油呢?2012年是1.1億噸。我是學化工的,物質守恆還是知道的。就算屍體裡面的水也轉化成了石油,那也要1.1億噸重的古生物死在一起才足夠中石油一年的開採量。

記得高中生物裡說,屍體被微生物分解後,就算完成了一次循環。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屍體不被分解,反而埋藏在同一地點成為石油呢?就算分開死,一年在同一個地點死1000噸的生物也行,但你感覺可能性大嗎?

一邊說石油形成條件苛刻(如果有機物都被微生物分解了,就成不了石油了),另一方面年產量又這麼多,我確實不解。

我學的是工科,在沒有新的成型理論出現之前,我只能質疑,但不會否定舊的理論。


紅梅白雪如何知


其實,這個問題正是淘金老漢十年前就想公開反映也找過國家地礦局解釋問題原因的事情啊!學術研究理論不能因為有所謂專家誤解了問題原因,就一言堂的拍板確定有機成礦是正確理論答案!理論需要結合實際,被發現有問題就需要求真物實的解決問題。這才是無論哪個國家的科學研究承擔的重要責任啊!怎能因為怕問題出現有傷學術專家權威們的尊嚴,揣著明白裝糊塗置之不理問題呢?真相就是真理,它能任憑專家學者們用偽科學解釋問題的原因欺世盜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