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从不缺天赋的球队

巴西足球的高峰似乎绵延不绝,从1950年重新加入世界杯开始,一直持续至本世纪初。中间有过一小段80年代的蛰伏期,但其间也诞生了苏格拉底、济科等巨星。到了90年代,随着欧洲传统豪强:德国足球的老化、意大利足球的工兵化、英格兰足球的空军化,巴西足球彻底成就了一番新的王朝。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在1950年到2006年这近乎一半的足球近代史中,乱花渐欲迷人眼,部分巴西球星的私生活和天赋同样精彩,导致球员的巅峰期短暂,但巴西的天才的涌现速度总能让球队的实力得到平衡。从球王贝利到小鸟加林查,从“香蕉球”发明者迪迪到前场全才瓦瓦,从苏格拉底到济科,从罗马里奥到罗纳尔多,从3R到卡卡,笔者能够罗列的巨星太多太多。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除了深度利用前场宽度和球星进攻天赋的424阵型,巴西队似乎很少在战术革新上走在前列。而在球队早期,防守的阵型布置、间距控制等强调球员纪律性的名词对巴西人来说更像天方夜谭。此外,尽管巴西经常可以在场上打出天马行空的配合,但在观众看来更像是本能与直觉形成的灵光乍现,而不是思考、逻辑、抽象判断后的精密齿轮。

这一现状,直到2006年世界杯后才被逐渐打破。

如果说2010年世界杯巴西队是突然陨落,2014年世界杯是继续下坠,那么2006年恰恰是巴西足球处于抛物线动势能转化平衡点的时间。说人话就是,巴西足球的堕落,是有迹可循的。

无论如何,对于06前的巴西总结陈词就是,直觉与感性,天赋与性感。

06超白金一代和欧陆足球带来的启示

从足球天赋上讲,06世界杯的巴西认老二没人敢认老大,整个阵容堪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汇报演出。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彼时,大罗还不是胖子,小罗还不是混子,卡卡还不是瘸子,阿德还没拿酒瓶子,中前场则充斥着盘带100的罗比尼奥、定位球100的小儒尼尼奥和传中100的泽罗伯托这样的鬼才,而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后场时,我们只看得到胡安在和守门员塞萨尔抱怨,至于卢西奥、卡洛斯、卡福,他们坚持认为组委会把名单写错了,他们应该是前锋。更作死的是,当时的主教练佩雷拉忘记了发明阵型不是巴西传统,脑洞大开坚持创新,弄出了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4222阵型这样形状下流的阵型,几乎把大罗之外的所有球员的短处准确地发扬到极致。

随着巴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最有天赋的球星群悲伤退场,随着而来的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西班牙王朝和德国新王复辟。而这两支球队恰恰代表着新时代里足球、甚至整个世界的走向。

让我们先把巴西放一放,看看地球另一端的的西班牙和德国在做什么。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阿拉贡内斯治下,08年欧洲杯冠军西班牙,借鉴的主体毫无疑问就是当年的巴塞罗那,尽管塞纳出任的传统后腰仍然略显复古,但球队的内核实质上是控球和一些新的理念:比如球员根据球和对手的位置换位以带来的节奏突变,边后卫两侧插上形成的强弱侧转移,丢球后前场压迫缓解进攻换位带来的防守位置缺陷。这些新的战术变量无疑是克鲁伊夫和瓜迪奥拉们通过大量比赛样本进行总结后进行的归纳和抽象。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阿公在08年后卸甲归田,博斯克萧规曹随,尽管10年和12年都带队拿到了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实现三连庄伟业,但老球皮并不太欣赏这个长相酷似魔兽人族骑士的萨拉曼卡小胡子。随着14年世界杯缺乏变化的慢速节奏,西班牙王朝悄然落幕。取而代之的,是勒夫的德国。

如果说,西班牙足球的崛起,得益于大师们对足球现象的不断抽像、理解、归纳得出的规律,那么德国足球霸主地位的基本盘,要数大数据时代借助计算机的进一步抽象和总结。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德国足协通过与SAP公司和高校的合作,首先能够对足球场上的普遍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加工,通过对大量对手数据样本的计算和处理,教练组可以在比赛前有效掌握对手的各种技术特点、习惯、甚至软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西班牙足球的领军人物们更像一个新生的孩童,他会根据世界给他展现的信息,进行判断抽象和提炼,从而输出他对每个事物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运用在足球世界里;德国足球则更像现实世界的AI系统,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元系统的层层递解,对外部世界的数字输入机械地做出归纳总结。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相对于西班牙足球的人为感知,德国足球更像后现代工业化的庞然巨兽,吞吐着更多的数据,输出着更多也更精确的结论,批量化机械加工的产品叫做冠军和胜利。

巴西足球的无奈变化

随着卡卡、阿德的突然陨落,大罗、小罗的老去,巴西足球的天赋仅仅出现在了网络传说中。无论是新浪一姐沈飞口中的甘索,还是吉尔、迭戈之流,都从来没在现实中兑现量子世界中的天赋。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与此同时,南美兴起的球员共有制度让大量的投机公司频频介入球员转会,唆使年纪轻轻的南美才俊在错误的时机过早地登陆欧洲。

旧王朝,已老去。巴西足球痛定思痛,否定了自己记忆中的一切,继而在2010年进行了大改造。首先是人员欧化,越来越多踢法并不巴西的球员进入了大名单,其次是打法欧化,中场强调身体对抗和跑动。遗憾的是,另起炉灶的巴西根本不是德国、西班牙的对手,在2010年世界杯,他们甚至输给了更靠天赋踢球的荷兰,而在2014年,尽管拥有内马尔这样新涌现出来的天才,但因为伤病和打法欧化不够精纯,再次被“欧式机械足球”的最强者德国按在地上摩擦。一时间,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风潮开始席卷世界,足球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对足球规律的逻辑和推理、对对手特征的抽象和提纯成了世界的主流。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诚然,2014年的那场1:7,有着极大的随机性,比如费尔南迪尼奥的突然断电,比如巴西自身前场的弱不禁风,比如伤病侵袭导致的整体实力下降。但客观上讲,这场比赛更带有一种末世情节,似乎意味着:绝对理性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工业化足球某种程度上彻底击垮了代表天赋、灵感、感性、直觉的艺术足球。

我们,作为个体,作为人,作为情感的附庸,真的败给了冰冷的系统吗?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2018,浪潮中的搏杀

斯科拉里在2014年世界杯后黯然下课,继任者是老队长邓加。

在前任的基础上,邓加显得更为保守,并且错误地将内马尔放在了433阵型中的箭头位置。并且固执地不使用日益成熟的库蒂尼奥,而大量使用肌肉型中场,也预示着巴西要将足球工业化进行到底的决心。

遗憾的是,并没有足够强大计算能力的巴西教练组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内马尔突前失去了空间和活力,没有库蒂尼奥的中场在内马尔回撤不深的情况下,也缺乏推进能力。2胜3平1负,邓加在世界杯预选赛6轮后早早下课。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科林蒂安的蒂特,尽管对于防守依然一丝不苟,但显然,蒂特给予内马尔、库蒂尼奥、热苏斯等人的前场自由度要大的多。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简单的一组数据,邓加的巴西在前六场比赛中只打进了11个球,场均两球不到,而蒂特的巴西则在12场比赛中打进了30个球,场均2.5球。内马尔、热苏斯、库蒂尼奥的进攻群活动区域更大,在场上的自由度更大。他们不需要数据和教练教他们怎么踢球,他们靠直觉和本能为我们展示彩虹过人、牛尾巴和钟摆,告诉我们,一支穿云箭,能教千军万马来相见。

2018的巴西,终于找回了曾经的自己,尽管中后场的布置仍然有着厚重的工业感,但我们至少可以对自己说,那个让老球皮在石库门里模仿的,那个让老球皮在电视机前雀跃的,那个可以让老球皮发自内心欢笑的巴西,真的不远了!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很遗憾,尽管老球皮看了太多巴西队的比赛,但由于带着个人情绪,我们没能更多地为看官们带来更理性的战术解读。但,我们想,这至少为大家呈现了一个更为新颖的,血脉贲张的看巴西的视角和理由。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新名词不时拷问着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未来真的不如机器吗?我们会被机器和资本替代吗?我们的世界真的只是数字输入、算法、输出吗?我们相对机器占优势的情感和直觉,真的不如机器更占优势的逻辑、抽象管用吗?

也许,机器的确能够计算客观世界的一切,进行及其高效的抽象和提纯,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告诉巴西的对手们,他们摧毁一切的办法。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但会不会这世界还有另一面:我们的直觉,我们的灵感,我们心灵内生的创造力,我们在一瞬间为了取悦球迷所做出的异常举动,恰恰是机器没有能力计算的。而这正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本我,每个充满感情的个体热爱巴西足球,热爱这个世界的理由。

老球皮总结

老球皮对这届巴西与欧洲球队的交手充满着兴趣。这样的比赛,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感性对理性,火焰对海水,艺术足球对工业足球,直觉对逻辑,灵感的突然迸发对抽象形成的结论,艺术对实用,美学对框架标准,巴西利亚的建筑群对包豪斯,人工匠气对批量生产,人类创造力对人工智能运算力等等一系列的对抗。所有这一切,也许你都能在巴西足球对抗欧洲足球,特别是德国足球中看到。

世界杯32强巡礼之巴西篇:1:7惨遭数据足球肢解的巴西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