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真的會更乖嗎?

楞香媽咪


看到這個標題就覺得心疼。想想這樣的場景就覺得更不能忍。

我一直有一個陰暗的心理,就是覺得那些能動手打孩子,尤其是那些口口聲聲為孩子好,而往狠裡打的那些家長,他們根本就不愛孩子,他們是把孩子當作發洩的工具來處理自己積壓在內心已久的憤怒,他們不是教育,是遷怒。

當被打的孩子在父母面前瑟瑟發抖,噤若寒蟬時,這是乖嗎?這分明是害怕,除了來自大人的力量帶給身體的創傷外,這種打罵帶給孩子的心理創傷有多大,這些父母們可能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過,或者說,他們自己的心理就是“有病”的,而這種病他們自己也從來未有意識到。

孩子身體幼小,經常的打罵會讓孩子的身體出現很多應激反應,比如腹瀉,嘔吐等,而且孩子發育中的神經系統也非常的脆弱,經常處在打罵中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心理應激障礙,精神緊張,恐懼,自暴自棄,還有的孩子會讓自己陷入麻木之中,進入另一個應激障礙的極端。

這些經常生活在暴力中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數不會正常的愛別人,他們要麼沿襲了父母暴力的一面,讓這一幕家庭循環劇在自己新的家庭裡上演,延續上一輩的悲劇,要麼因為對家庭的恐懼,而選擇不戀愛不結婚。

在我看來,他們不能通過正常的溝通,或者學習正常有效的溝通和教育方式,而選擇經常打罵孩子的家長,可能存在病態的心理,這是病,得治!


壹父母


很榮幸回答!

經常打罵孩子真的會更乖嗎?

作為孩子家長,不知道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從何而來的。

其實對孩子的打罵要辯證的來看!為什麼要經常打罵呢?孩子犯錯是正常的,不犯錯才不正常。如果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長期處於重壓之下,精神和身體發育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在當下的社會,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已經是很落後的方式方法了!現代科學的進步,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棍棒出來得並不代表都是好的。


孩子在幼小期的成長跟大人是慼慼相關的,孩子犯錯了,一般都是大人的問題,為啥不打大人,而把責任推卸到孩子身上呢?

題主的這個問題,主要是跟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關聯。打罵孩子會造成嚴重的逆反情緒,請慎重。

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呢?

1、循序漸進引導的方法。

這個需要家長有耐心,並且細緻的關注孩子的變化,因為小朋友年齡小,短時間的變化表現的會更明顯,在有問題的時候首選選擇的是發現問題,原因在什麼地方,然後再找方法,是用溝通方式解決?還是暫時放一邊,等時機成熟了再教育孩子呢?上來就打罵,次數多了,孩子的膽子會變小,並且性格會變的更加懦弱。


因此,我們家長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

2、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的方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有很多的行為是受到大人的影響而形成的,因此我們大人在孩子成長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地改變自己,學習提高!把好的東西傳承給我們的孩子,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


3、創造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避免受到不良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不要沒事帶著孩子出去打麻將,打遊戲等等。多帶孩子去一些健康的環境中去。


4、與學校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能隨時掌握孩子在學校裡的狀態,及時的跟進,並在萌芽狀態解決孩子的問題。


打罵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的方式,建議題主儘量不要採取這種方式。為了孩子得健康成長,我們家長的付出及要走的路還很長遠。


愛搗蛋的好學生


不會,經常被打罵除了讓孩子變得更怯弱和自卑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極大的傷害,他們即便成人後也會變成習得性被害。經常把自己想象成被害者。有的長大成人後,解決問題的能力極差,他們通常用的方式是暴力。所以,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不但不會更乖,有可能發展成為反社會型人格的人。


思考馬蹄蓮


打罵孩子的行為是不正確的,要強烈譴責。

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種“棍棒式教育”了,可能很多家長覺得打罵出來的孩子會變得乖巧,其實不然,很多孩子可能當時挨完批評是會很聽話,但是這樣長期下去,等到他忍無可忍的那一天,他會做出反抗,現在生活中都有子女打父母的事情發生。而且打罵下的孩子對他們的心理或生理上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他們會變得自卑,膽小,暴躁等等。

平時在生活中,作為家長不能總是覺得你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孩子,有些時候可以多傾聽一下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

多鼓勵

多擁抱孩子

多溝通



這樣的孩子才會有一個健康身心,才能茁壯成長。


Li媛119


雖然現在很多父母越來越認識到對孩子實行“打罵”教育的弊端,但還是有不少父母仗著自己是生養大於天的父母,去傷害自己的孩子。

經常挨父母的打罵會帶來哪些傷害呢?

1、孩子容易養成不良的性格

蒙臺梭利說:

“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從小被父母打罵長大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或這或那的缺陷。比如脾氣暴躁易怒、極度自卑、遇事膽怯等。

脾氣暴躁易怒這個很好解釋,種豆得豆,父母種下了暴躁的種子,孩子很容易就學了去。

極度自卑,其實是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盾牌,當有人不停的謾罵和打擊,又無法擺脫這種環境時,孩子只能被動的接受對方罵的是對的,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解脫。

“我確實不行,我該打,我該罵”一旦大腦接受了這種意識,孩子就可以避免總捱罵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時間一久,這種自我否定就成了孩子的日常,極度自卑就不可避免了。

遇事膽怯,膽怯是一種神經質行為,大多就來源於家庭暴力,因為遭受的懲罰太多,在心理上形成了一個機制,遇到一點事就感到害怕,這是一種心理投射。

2、影響與他人的相處

被打罵大的孩子一般都比較難去信任別人。因為在孩提時期,本該最值得自己信任的父母,卻總是打罵自己,讓自己常常陷入痛苦之中,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深深的背叛,這種背叛感會讓孩子對誰都開始有了提防之心。長大後,比較難和他人形成穩定又持久的人際關係。

澳大利亞一個調查顯示,被打大的孩子,成年之後會比其他人更加容易婚姻失敗,而且比其他人的社交圈更少。

3、給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等於是把孩子長期置於一個高壓的環境,大人都不能長期承受高壓,更何況一個孩子?

所以孩子的身體就容易出現問題,比如睡眠質量不好,總喜歡做噩夢,免疫系統容易遭到破壞,腸胃功能也不行等。

而且還有研究證明:孩子頻繁捱打,會增加成年後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的患病概率;成年後也更容易染上毒品,酒精等不良嗜好。

父母為什麼要傷害自己的孩子?

1、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身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女孩小時候總是挨父母的打罵,於是在心裡發誓,以後等自己有了孩子後,絕不這樣做。可等真正擁有了孩子後,卻發現時代雖然變了,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比自己父母豐富多了,但對孩子的態度就猶如自己父母的翻版。

她非常厭惡自己的做法,但又無法徹底擺脫,那都是自己從小就熟悉,下意識的行為,稍微一著急就忘記要控制住自己。等事情過去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又非常後悔,感覺這真是一個諷刺,小時候特別討厭的人,特別想擺脫的人,現在自己竟然也活成了那樣,甚至連謾罵孩子的話語和語氣都一模一樣。

原生家庭的烙印果然威力無比,原生家庭帶來的痛果然可以代代相傳。

2、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在心理學中,情緒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應。在基本情緒上,人和動物共有的原始情緒包括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

但我們通常都被教導成只有快樂才是一種好情緒,憤怒不是一種好情緒,所以我們遇到不順的事情,只能強制自己壓抑下去。

情緒積壓多了,就總會有爆發的一天,我們不敢和親戚朋友叫板,也不敢和同事領導叫板。我們周圍最弱勢的群體,也最無力反抗我們的孩子,就成了我們火山的爆發口。而且事後不僅不需要我們去收拾殘局,還能打著“為他好”的幌子抹掉自己的內疚。

3、中國特有的國情

很多父母是在中國傳統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往往不認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反而覺得孩子是我生的,我養的,我費心費力的勞動成果,打罵自然可以隨意。

而且我們國家也沒有歐美那樣規定“父母打罵孩子,就剝奪其養育權”的嚴苛法律,所以父母們有恃無恐。

還有一方面,在我們中國,養育之恩大於天,有句古話就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兒女”。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打罵有怨言,總會有一大批長輩來勸你:

“父母為了撫養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有哪個孩子不是父母打著罵著長大的,打是親,罵是愛。”

4、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三個原因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同性爭寵,父親寵愛女兒,但不喜歡強勢的母親,導致母親妒忌自己的女兒,把一腔恨意全潑灑在女兒身上;還有重男輕女的問題,媽媽沒生出兒子來,被整個家族的人瞧不起,媽媽就會覺得是女兒讓自己沒有好日子過,又是一腔恨意潑灑在女兒身上。

還有“恨鐵不成鋼”型,父母給孩子定的期望值太高,孩子沒辦法完成,父母就覺得應該建立孩子痛覺的條件反射,犯錯,打一頓,再犯再打,打到長記性為止!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不打罵孩子?

1、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要想管理好我們的情緒,不對孩子亂髮脾氣,首先我們一定要先接納自己的消極情緒。如果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或在壓力倍增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找朋友傾訴,去跑步鍛鍊身體,甚至找個地方痛快地哭一場都可以。一定不能讓消極情緒積壓,否則不僅會危害我們自己的身體,也容易波及到周圍親近的人,比如孩子。

其次,我們要激發自身更多的積極情緒,並讓這種情緒感染給周圍的人,尤其是傳承你未來的孩子。因為積極的情緒,不僅會幫助我們抑制消極情緒的產生,還會增加我們的生理資源(比如睡得更好,身體更棒)和心理資源(更加樂觀和有韌性)以及社會資源(與家人、同事的關係更好。)

從某種意義上說,情緒就是我們的有色眼鏡,你帶著消極情緒或積極情緒去看待同一個問題,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

比如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因一道題目不會做,坐在那裡大哭。帶著消極情緒的爸爸,眼中只看到孩子不可理喻的哭,而帶著積極情緒的媽媽卻看到孩子在學習中的主動,竟然因一道題目不會做而哭的這麼傷心。

2、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最大的痛,是因為傷害你的不是別人,而是生養你的父母,這也是我們最難解決這種痛的原因,因為其他人給你造成的傷害,你可以回擊,或者逃離。但這種痛避無所避,逃無所逃,小時候你需要依賴父母生存,長大後,你又需要承擔父母的養老。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直面原生家庭帶來的痛吧。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幸和不完美,時光雖不可逆轉,原生家庭也不可選擇,但我們可以去逆轉我們的心態,儘量去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痛,並且讓這種痛再也不要傳給下一代。

努力的過程雖然很艱難,但熬過去就是春暖花開的美好生活,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孩子,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拼力一搏。

3、正確認識孩子的錯誤

第一,孩子生來就如同一張白紙,他的一言一行極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之所以會產生一些父母眼中的“錯誤”,其實並不是孩子主動促成,而是被動的影響和積累的一個過程。

而我們做為孩子成長環境的創造者和維護者,對這一些錯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通俗點說,就是孩子生來本是天真無邪,如果後來真的犯了很多錯誤,那也是我們做父母的教養不當,我們的過錯更大,不應該把所有的錯誤算在孩子頭上,並用暴力來解決。

第二:父母和孩子雖然同為一個獨立的人,但因思維和人生閱歷以不同,在很多想法上,本來就存在分歧。不能因為孩子是弱勢群體,父母就掌握對錯的所有主導權。

我們應該多看育兒書籍,瞭解孩子在不同時期,不同的需求和想法,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而不能站在我們大人單方面的立場,主觀的判斷對錯,錯了就簡單粗暴地抽孩子一頓。

這是最大的強盜邏輯—明明是我們自己無知,不懂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想法,反而還利用父母的權威去傷害孩子?

4、學會和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

簡.尼爾森曾說:

“任何感覺到痛苦的管教方法,一定是方法出了錯。”

我們也總認為,必須糾正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他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改變。但其實,心理學家做了很多研究後發現,負面評價尤其是打罵行為對孩子的改變是非常有限的,真正有效的方式,是順從大腦的期望,讓它經常聽到好消息。

所以不管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良好習慣,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激發孩子的內動力,和孩子進行正面的交流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打罵鎮壓。打罵孩子可能會解決眼前的一個小問題,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大隱患,創傷會伴隨孩子一生。

我們應該蹲下來多和孩子交流彼此的想法,對孩子的進步多鼓勵表揚,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儘量心和氣和地和孩子闡明弊端。如果有時實在沒有忍住脾氣,把孩子打罵了一頓,事後也要真誠的和孩子道歉,並告訴他,父母也不是完美人,我們應該相互監督,把脾氣精趕出我們的家。

結束語:

童年時代的每一種體驗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跡,於孩子來說沒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可以深刻影響他成長的大事。就猶如那個著名的“蝴蝶效應”,南美洲的一隻蝴蝶也許只是扇動了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北美洲一場龍捲風。

我們必須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人”來平等交流對待,而不是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愛生活的阿澄


在我看來,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不但不會更乖,相反會出現逆反心理,會出現扭曲的心靈,久而久之孩子會變成孤僻或者是性格暴躁之人。

一個孩子是否好壞,是否懂事,是否孝順,與當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個朋友,有些事情,有些道理,哪怕孩子是做錯了,作為家長都應該耐心細緻的為孩子解釋開導。

若在不明事理的情況下,對孩子就胡亂的暴打只能傷及孩子的皮肉,使孩子產生更多的怨氣,甚至叛逆,但促及不到孩子靈魂深處的改變,到頭來只能是身心受到損害。

要想做到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乖孩子,懂事的孩子,就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進行交流,進行溝通,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懂得此事到底是哪裡做錯了,哪裡是做對了,危害是什麼?

如此孩子才能夠在大人的啟蒙教育下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由淺入深的,慢慢學會做人的道理,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成功的步入社會,才能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都有用的人。


白雪姐姐


一般來說,小時候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有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比較膽怯懦弱,一種比較暴力傾向。

打罵不會使孩子變乖,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成年後人格不健全,很難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兒子班裡有兩個同學的家長,經常打罵孩子。

一個孩子是北京的,就住在我們前面樓裡。孩子爸爸管教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只要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作業完成情況不好,上課沒守紀律等等,反正老師稍稍說一下,回到家不問青紅皂白先揍一頓。有一次放學的時候老師點名說孩子作業沒完成,散隊後他爸上去就是一腳,我們幾個家長趕緊過去把他拉住。孩子看到他爸來接他,都躲著他爸走。在他爸面前大氣不敢出。可是平時在學校調皮搗蛋,樣樣不落空。因為怕孩子總被打,奶奶心疼孫子,學校有事也不跟他爸說,替孩子瞞著。回到家就讓兒媳婦看著孩子寫作業,不讓兒子管。我們這些家長一邊勸他爸不能這麼使勁打孩子,一邊囑咐自家孩子,不能在他爸面前給他告狀。有一次我娃差點說漏嘴,我趕緊打岔給岔過去。

另一個孩子是外地的,他媽媽恨鐵不成鋼。平時工作比較辛苦,回到家看孩子沒完成作業滿腦子官司。暴脾氣一上來,對孩子劈頭蓋臉就一頓。有一次把孩子打得半邊臉腫了,還有三條血道子。結果孩子在她面前乖得跟小綿羊似的,一到學校就翻天,上課不聽講,下課賤找,逢考必墊底。但是他媽工作忙又累,很少跟老師溝通。孩子瞎話溜舌,撒謊不打草稿比真話來的快。孩子媽也是有心無力。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無法估量,孩子會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進而影響整個人生。打罵會使他們產生怨恨、逆反、畏懼、自卑、無助、暴躁、孤獨、撒謊、固執等心理。

自卑:有的家長打了孩子後,硬要孩子“認錯”,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孩子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他的牴觸情緒很大。被打之後,他可能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自卑。每個孩子都有自尊,經常捱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

暴躁: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後,孩子會有暴力傾向。家長打孩子,其實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父母粗暴高壓,會導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孤獨、無助:經常捱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久而久之,孩子對外界持有一種不信任的心態,成年後,很難融入社會生活,不容易與他人相處。事事處處表現出懷疑和不信任,牴觸理心比較大。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更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這樣的孩子往往不願意與家長和人交流、交往,性格孤僻、獨往獨來。

撒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為對孩子來說,騙過了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災難”。可是孩子說的謊話,往往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家長髮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而為了逃避捱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後更會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懦弱:如果孩子經常捱打,時間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會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樣的孩子往往惟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這為他將來走向社會埋下了一顆“懦弱”的種子!

固執: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不但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無聲的反抗,你要往東,他偏要往西,存心讓家長生氣。還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越打犟勁越大。有的孩子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奉勸各位家長,儘量不要打孩子。雖然我這暴脾氣有的時候也摟不住火、也經常給孩子幾下,但是還是儘可能的剋制自己。因為打罵換來的不是乖巧的孩子,而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心理陰影。


扎西老媽


你好,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從表明來看確實很乖,短時間內會讓父母覺得很省心。但從長遠來看,孩子會缺乏安全感,並且會給成人後帶來一系列問題。孩子如果經常被打罵,一般會有兩種極端後果。

第一種是形成了自己以後跟父母對抗的動力。到孩子可以自主做決定時,聽不進父母的意見,即使父母是對的,他也要跟父母反著來。但以後自己成家後,也有很多概率會延續這種打罵教育。


第二種是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會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一切以討好別人為目的。

打罵教育不可行,想要孩子表現好,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每個父母都應該學點心理學。



正能量麻麻


答案:不會!

我個人認為,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兩種很極端的結果。

第一種結果:孩子將來會成為打罵型的暴力人格的人。一如經常被打罵他的父母那般,有過之而不及。甚至將來還會對父母大動干戈。經常在打罵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沒有安全感,沒有從父母身上感受到愛,對親情沒有感觸,自然不會感恩,也不會尊重別人,遇到事情會發脾氣會罵人會打架……



小時候,我們家鄰居,經常打他家兒子。一句話說錯了就開揍。有時候看著他打孩子,我爸媽還去勸兩句,後來根本勸不住。現在他家的兒子,吃喝嫖賭抽,在農村娶媳婦兒很難,這個兒子靠著混社會,搞了一個對象。結婚後,天天打媳婦兒,還讓媳婦兒去上班。自己在家裡喝大酒,吃大肉,自己的兒子也照打不誤。有一次聽說,他媳婦兒上了3天的夜班,沒回家,後來他跑到媳婦兒的單位,把自己媳婦兒的工資領了,還跟他媳婦兒單位的人說:沒事兒,你們就給她多排點班吧,讓她連著上一個月班都沒問題,工資到時候我來取走就行了!——多混蛋!!

第二種結果:孩子會成為唯唯諾諾,什麼都害怕的人。一旦被打罵成為習慣,孩子會默認這種狀況,會認為這是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別人打罵不能還口不能還手,會成為一個非常懦弱的人,跟父母正好相反的人。懦弱的連自己的尊嚴都可以不要的人,因為他的尊嚴已經在父母打罵過程中全部被磨光了,活著對於他來說,就是吃一口飯。



這兩種人都是最極端的人,你若問我,難道就沒有折中一點的嗎?我想或者有,但是不多,一個從小生活在被打罵的環境中的人,除非這個孩子有著天賦異稟,有著很強烈的願望和美好的期待…… 如果你正好是為人父母,正好看到我們的這篇文章,請務必務必要愛自己的孩子,不要打他,不要罵他,他還是個孩子,讓他在童年的時候感受到愛和快樂。謝謝您~




家家安寧


不會。首先你這個問題就已經透露出答案。既然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變乖,那為什麼還會經常打罵孩子著,證明孩子反而沒有變乖,而是又一次次的調皮搗蛋。 其實,如果通過打罵孩子讓孩子變乖了,只有一個原因:你的打罵讓孩子感到恐懼,讓他什麼也不敢表達出來,這樣對孩子的心理不好,或者孩子可能在成年後在他變得有力量後就會與你對抗,處處與你作對。也就是所謂的青春叛逆期。 沒有壓制就沒有叛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