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他曾以一首詩序,曠古鑠今,。空前絕後,他是初唐的翹楚。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讀唐詩總跳不過要識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今天要說的就是初唐四傑之首,大才子王勃。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士,十四中舉可謂是青年才俊。兩次被貶革職,以至於其父也受牽連貶交趾縣令。王勃赴腳趾省親看望父親,冥冥之中上天嫉妒,在次年秋渡海落水身亡,年僅27歲,可悲可嘆,天妒英才,白髮人送黑髮人,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王勃詩多以抒發個人情感,擅長五言近體詩,雖習漢魏六朝,殘留綺靡浮豔之風,卻詩出新意自然流轉,意境高遠,為近體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甚至是開七律之先也不為過。一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便流傳千古,更何況他的《滕王閣序》中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時至武週年間,洪州都督閻伯嶼重新修復,落成後集百官同僚與閣上,設宴擺酒以示慶祝,正巧王勃省親途徑此地,看著這八方來客,高朋滿座,集文人雅士於一堂,王勃年少輕狂,懷才不遇,正巧趕上此次盛會,何不大顯才華以示天下。於是王勃即席而作,氣定神閒猶如旁若無人,下筆千言,很快曠古鑠今駢文《滕王閣序》就此問世,序完四座皆驚。其實這序只為《滕王閣詩》而作,為了彰顯才華,才長篇大論,寫下駢文中的經典之作。宋朝此人辛棄疾《賀新郎——高閣臨江渚》:王郎健筆誇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


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滕王閣序》就是表達了王勃懷才不遇之情,許多經典詞句皆出自此文中:“關山難越,誰悲失落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時運不齊,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寧移白手之心,窮且志堅,不墜青雲之志”他引經據典,皆是自身寫照,應了此情此景,空餘報國之情卻無門可去。也許唐代陳子昂《蹬幽州臺歌》更能清晰的表達王勃那時那刻的心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以前賢士見不到招賢的明君,後來仍然不見後世求才的明主,只有那蒼茫的天地悠悠無限,獨自止不住的滿懷悲傷熱淚盈眶吧!古往今來,不是沒有明主,時運不濟,生錯了時代,自然是一場悲劇。下面談談王勃《滕王閣詩》:
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滕王閣詩》

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首先整體審視,這是一首古體詩,四句一韻,整首詩壓了兩個韻。前四句壓仄聲韻,後四句壓平聲韻。若以近體詩來看,像是兩首詩的組合,獨立賞讀,景物意境皆斷裂,不能看成是兩首詩,是一個整體,所以說絕句也是獨立的個體,絕對也不是從八句詩中截取的四句,不然意境就不完整了。古體詩是可以中途換韻,如張若虛的樂府詩《春江花月夜》也是四句換一韻,有人推崇張若虛的這首詩孤篇壓倒全唐是否有些誇大其詞,歷經千百歲月,古人沒有推崇,近代居然出現了,難道古人不懂詩,做文章給別人看且不能自嗨,自嗨就是典型自娛自樂不顧他人感受,希望諸位自行分辨。

繼續看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江:指贛江,首聯寫景,以今日冷落反襯當年繁華盛景,曲終人散,物美繁華盡在煙雲處,用白居易《宴散》:“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形容也許最為得體。滕王閣居高臨遠在贛江之濱,當年佩玉鳴鸞的聲響和盛宴歌舞唱罷的場景多麼繁盛熱鬧啊。“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南浦:地名,南昌西南方向,頷聯寫滕王衰落物象,此句用了對仗,“畫棟”對“珠簾,”“朝飛”對“暮卷,”“南浦雲”對“西山雨。”朝暮虛寫,滕王閣歷經幾十年風雨滄桑,豈是一朝一夕之事能夠詮釋,表面的豪華掩飾不了內心的一片淒涼。飛閣流丹,上出重霄的滕王閣似乎飛掛在南浦的幾饒雲霞之中,西山風雨捲起來的珠簾翠箔顯的冷清蕭條。“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留。”帝子:指李元嬰。後四聯便是這首詩的核心關鍵所在,也是感情基調的確立與昇華。抒發對滕王閣今昔盛衰的感慨,斗轉星移,時空轉換,這裡的白雲,這江中的倒影恆古不變,江水依然悠悠東逝,在多少個日日夜夜,在多少個秋風蕭瑟中飄零,秋風蕭瑟我心悲慨。那閣中的人兒如今在何處,是在那燈火闌珊處的光影裡嗎?看那樓閣欄杆外的江水還在流,流逝了多少個年華與春秋,一切的風流物美都將被這大江東去的時光流散殆盡且又悄無聲息。


古來英才出年少,天妒夭折埋魂骨

​​

圖片源於網絡。

如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期待你留言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