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五一”當天,備受矚目的中俄邊民假日大集盛裝啟幕。百年口岸一時間人潮湧動,俄羅斯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收藏愛好者齊聚綏芬河,“欠欠”成了人們口中最熱門的高頻詞。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清晨5點鐘,大白樓廣場前就已經開始有市民和外地的收藏愛好者在為“欠欠”做準備。精心收藏了多年的郵票、首日封、紀念封、滿是歲月痕跡的唱片、軍裝、連環畫、小人書開始擺上攤位。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一時間,晨光熹微中的百年口岸彷彿穿越回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當年,“欠欠”讓中俄兩國人民交換了資源,交流了感情,也攪熱了兩國的邊境貿易。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對老綏芬河人來說,“欠欠”是一種情懷,是對過往的美好追憶;對新綏芬河人來說,這次別開生面的中俄邊民假日大集,是歷史的延續,是瞭解“欠欠”歷史、瞭解中俄友誼的一扇窗。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來自葉卡捷琳堡的俄羅斯姑娘葉琳娜是第一個進入大集的俄羅斯人,剛剛把帶來的俄羅斯咖啡、餅乾、蜂蜜、啤酒擺上展桌,就火速被來“欠欠”的市民遊客圍住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讓葉琳娜和大家交流起來暢通無阻,帶來的商品也很受歡迎。“我畢業於長春大學,喜歡東北人,愛說東北話”。開朗的葉琳娜和大家介紹起自己的經歷,不少市民還囑咐葉琳娜,下次再來一定要多帶點俄羅斯特產,大家都很喜歡。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8點鐘左右,“趕集”的人越來越多。兩國邊民直接交易,這個難得一遇的契機,吸引著周邊市縣遊客和本地市民慕名而來。幾百米的大集人聲鼎沸、人山人海,大家乘興而來、沉浸其中。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本地藏友劉先生,剛擺上攤,就賣出了兩張郵票,象徵性地只收了4元錢。他告訴記者,更希望通過“欠欠”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發掘更多有價值的藏品。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綏芬河市長王志剛也來到大集現場,與遊客、市民一起感受“欠欠”的氛圍。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中國的奇石、根雕,俄羅斯的羊毛氈披肩、琥珀畫、蜂蜜、白酒、餅乾.......中俄邊民假日大集上移步異景、熱鬧非常。你要是不來現場,這場景真未必見過。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當天,本報通過新華社現場雲平臺對大集進行了現場直播,受到了全國網友的關注。新華社客戶端第一時間轉播了報道。幾個小時時間,就有10萬+到點擊量。

“欠欠”回來了!中俄邊民“趕集”忙

如果有市民今天沒能來“欠欠”,那也彆著急,從5月1日至6日以及今後每個週六週日和國家法定休息日,風裡雨裡,“欠欠”就在這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