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玉佛寺坐落在河北省邯鄲市西郊,趙苑公園以南處,原稱“大乘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大象年間(公元579-580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因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的古趙都邯鄲,仰仗四眾虔誠,感天龍護持,方得千古延傳。大乘寺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仍興盛不衰,曾佔地四十餘畝,樓堂殿閣一應俱全,雄偉壯觀,可惜於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後被毀。但據《邯鄲縣誌》記載,至1942年仍有三百餘位僧眾在此修行。
1995年,緬甸華裔佛子捐贈18尊中型玉佛,1997年又迎請三尊大型玉佛和二百餘尊微型玉佛,現供奉在大雄寶殿、臥佛殿和彌勒殿中。該寺供奉玉佛之多,為國內僅有。經中國佛教協會寬忍法師提議,將該寺更名為“邯鄲大乘玉佛寺”。隨著玉佛的相繼安位,該寺香火日盛,朝拜禮敬者人流如潮,有望成為邯鄲乃至中原弘揚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
大乘玉佛寺有“三最、一絕”之說:“三最”是指寺內的玉佛為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玉質最好,“一絕”為“大乘玉佛寺、大雄寶殿”的牌匾題詞為趙樸初先生的絕筆。殿內供奉三世佛。大殿前柱上的三幅對聯,分別採用“篆書”、“楷書”和“隸書”書寫,很有特色。
鐘樓”位於“天王殿”東側
三足鼎,置於“大雄寶殿”前月臺之中。鼎後面大殿是“天王殿”背面
大雄寶殿居中供奉的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為緬玉雕刻而成。玻璃罩內的金鑲玉如意為玉佛寺的“鎮寺之寶”。
“釋迦牟尼佛”後面供奉的不是傳統的護法天王“韋馱”,而是緬玉圓雕的“觀世音菩薩”。是本寺的一個特色。
大乘玉佛寺最後面的一組建築,也是全寺最高建築。一層供奉的是本寺“鎮寺之寶”緬玉臥佛。二層為“大乘書畫院”。三層未開放,也供奉一尊緬玉臥佛。
供奉在一層的緬玉臥佛,是1997年從佛國緬甸請來的,高1.8米,長6.5米,總重量約為18噸,是全國目前最大的一尊緬玉臥佛塑像。由於臥佛身上覆蓋著黃綢,僅露出頭部和右臂,故無法窺其全貌。此臥佛隻手為枕託頭,雙目微睜,似在沉思,姿態安詳、優美,世所罕見。來寺禮佛的信眾紛紛在此頂禮膜拜。
這是在二層“大乘書畫院”中拍攝的各種木雕珍品,據說採用的木料都是採用本寺保存500年以上的烏木原材,十分珍貴。也有用珍貴的楠木、香樟木、檀木雕刻的,有些據說是清代前期的作品,藝術價值極高。
閱讀更多 laixibar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