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東北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

不吃YU的熊


過去二十年來,東北經濟相比長三角、珠三角發達地區經濟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發展速度也低於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人才也紛紛南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急需破局!

從結構來看,未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工農並舉的基本原則。工業方面需要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科技裝備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再造輝煌!農業方面需要通過延伸產業鏈和提升附加值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東北不能再只賣便宜的糧食,要把更多賺錢的產業環節留著本地,這方面大有可為!

從區域來看,隨著朝鮮半島形勢的迅速好轉,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建設成為可能,這不僅是未來東北經濟的最大增長點,甚至是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增長極,讓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韓一軍


東北經濟下一個增長點會在哪裡?這個問題既是一個難題,又很簡單,說難,誰敢說在哪裡,那得令人信服,還得經得住歷史考驗。說簡單,只要用人得當,給他足夠的權力,空間,時間,才力,政策,在哪裡都可出現。

東北平原,沃野千里,是我國第一大糧倉,生產的憂質大米,小米,大豆,蔬菜,差不多夠半個中國吃用,鞍山的鋼鐵,大慶,盤錦石油,也曾是國家經濟的依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的木材旅遊等資源不僅在共和國的建設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在今天也不可或缺,長春的一汽,大連的港口,為國家作的貢獻更是有目共睹,最重要的東北高等院校,培養的各類人才,那才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依託。

東北的今天,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原因,首先,一直吃老本,沒有與時俱進,不管農業工業,科學技術成果跟少跟生產相結合,產品缺乏竟爭力,其次,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總體南向發展,東南沿海,對東北重視不夠,。再次當地一些領導幹部,缺乏改革發展的智慧和魄力。

東北要想發展,得靠人才,靠那些老面孔,東北永遠也沒有未來,劉備若不請孔明出山,只靠關張趙雲孫乾簡庸恐怕永遠也不可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劉邦若沒有韓信,只靠蕭何張良等人很難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康熙大帝,若不請周陪公,姚啟聖出山,恐怕要被吳三桂所滅,或被臺灣鄭氏所欺。

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的今天,可以說人才濟濟,無論高等院校,還是社會各界,不缺發展經濟的人才,特別是那些一流的專家學者(研究東北經濟發展,)為什麼不給他們一個機會,讓其一展才華,為振興東北出力。只要給其機會,權力,資金政策,排除干擾,相信東北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四個深圳,東北發展不在時間,不在空間,只在人。


一探乾坤靜觀萬物


1.只要不炒房,就有經濟增長點。東北除大連外屬於當前僅剩的GDP中房產佔比含量最少的地區,這一點猶為珍貴。

2.從中國高科技被扒皮後,大家應該認清前中國科技水平的同質化,對於全國受教育程度、城鎮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彌補所謂的高科技差距易如反掌。

3.東北從張據時代到2000年前經濟上沒跌出過前三,所東北不是振興而是復興。獨特的人文風格不用擔心,人才不歸、故土不戀。

4.曾經大量的國企巨型企業,讓此片地區的人在經濟上的思維趨於保守,其後果是不熱衷炒作,老齡化又促成儲蓄相對穩定,一旦遇上全國性質的經濟惡化,反而能平穩渡過。

5.北韓一旦搞活開放,大量、受過高中以上教肓的廉價勞動力可供這一地區使用!而且由於鮮族的存在,加上曾經制度上相似,讓北韓與東北地區人士的合作遠超其同一民族的南韓。

綜上,一個無地質災害、土地肥沃,工業品類關齊全、受教育程度、城鎮化高、人口不密集的地區的發展,真不用太多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