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智東西 文 | 寓揚

在帝都景山公園附近的臘庫衚衕中,一座四合院內有一家做蘋果HomeKit周邊產品的創業公司,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一個來自瑞士紮根中國的冒險家。對,比起創業者,他更像是一個冒險家和旅行者。

他15歲就孤身一人從瑞士來到地球的另一面中國學習功夫,當時他還不過是一個高中生,到如今他已經在中國呆了14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通”,把普通話說的幾乎和國人一樣好,還在中國經歷了三段創業故事。如今更是做起了蘋果HomeKit空氣檢測產品,僅靠6個人就讓產品獲得蘋果認可,進入蘋果店銷售······

這位來自瑞士的中國創業者就是Liam Bates,他給自己起了一個有趣的中文名“李牧”,這可是戰國時期趙國四大名將之一。近期智東西來到了李牧所在的四合院,與他深入交流了來華的精彩歷程以及創業經歷,看看這個來自瑞典紮根中國的冒險家有著怎樣的故事!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15歲來華習武 開啟人生新篇章

在李牧十多歲還是初中生時,他就迷上了中國的武術,中國、少林寺便成了他神往的地方。當他喜歡上一件事時,就會全身心的痴迷其中,無論是吃飯睡覺想的都是它。那時李牧每天下課後都會跑到學校附近的公園練習三四個小時武術,晚上回家在YouTube上繼續看中國功夫的視頻。

2004年暑假,剛剛進入高中的李牧便做了一個可能改變一生的決定,從瑞士到世界的另一端中國學習武術,從此便愛上東方。年僅15歲的他說服父母,憑藉著對中國武術的熱情孤身一人來到北京,開啟了8周的習武生涯,每天都至少練習七八小時。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Kaiterra創始人李牧

當回憶到對北京的感受,他興奮地說:“北京跟瑞士有180度區別。”他觀察到在北京的8周裡,所住地方對面剛剛拆的老樓已經建立起了一座3~4層新樓。“這在瑞士怎麼都要2~3年,北京的變化和速度特別快,生活在一個特別快的地方意味著,你就有很多機會做更多的事情”。對於愛冒險、愛挑戰的李牧而言,北京或者說中國顯然是一個充滿機會和精彩的地方。

從這以後,他每年暑假都會來中國學武術或者旅行,一直到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然後就定居到了中國。在這期間,因為熱愛中國武術還創辦了一個武術留學網站Bridges to China,幫助外國友人到華學習武術。

李牧回憶到,當時如果外國人想學習武術,通過谷歌搜索並沒有渠道,他(高中生)就跟一箇中國大一的學生兩個人組建一個公司,建立一個學習武術的網站。他負責招生,另一個本地朋友就負責安排申請留學資料。於是,他除了每年暑假到中國來之外,其他時間無論是在瑞士或者加拿大都開展積極的招生工作,比如投放廣告、做視察、客服等。

從2005年到2009年,李牧的武術網站也從高二做到大三,最多時有5名員工,一年有幾十個外國學生來中國學習武術。李牧稱,做武術網站大概賺了幾十萬美元,他學習到很多東西,並且從15歲開始經濟就獨立了。但由於做武術網站並不是他的目標,他也不想花大精力做這件事情,最後就放棄了這家公司。

他的目標在於學武術、學中文、旅行和探險,並把每一項興趣都做到自己的極致。武術可謂是少年時代李牧最痴迷的事情,他從2002年一直練習到2010年,並在大四期間參加了加拿大國際武術比賽,獲得長拳類別的前五名。至於另一個學中文的目標,他在加拿大學習的就是語言(中文)和電影,後來為了學中文還拜師學藝,學相聲、快板等,2010年獲得中國漢語橋語言比賽一等獎,目前已經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至於旅行和電影,李牧也做的有聲有色。2010~2014年他來到中國,便投入到旅行興趣中,開設一個影視公司,做探險節目紀錄片,從鏡頭前到鏡頭後,從導演、製片、主持、後期,李牧都參與其中。他興高采烈地回憶到,當時三個人去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小島拍了5集的紀錄片,在優酷首頁都出現了;他拍的瑞士旅行紀錄片在優酷的點擊量過千萬。

一旦喜歡上一個事情,就會著迷一樣沉浸其中,覺得吃飯睡覺都是多餘的,這用來形容李牧似乎再合適不過。

他還順手給我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手機殼,換了一種更加輕鬆的口吻說:“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不要去追求成功,而要追求卓越,喜歡什麼就全心投入去做,把事情做到極致”。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因為愛情 轉戰空氣檢測儀產品

但是在2014年紀錄片做的還不錯的情況下,李牧再次選擇了放棄。他稱:“紀錄片已經很熟悉了,儘管紀錄片很有價值,但未來也可以做,並不影響。”或許影視節目一直做下去可能會很賺錢,但他稱“物質可以幫你做很多精彩的事情,但物質不是終極目的,物質只是工具,不然就很糊塗了”。

促使他轉變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方面,當時李牧的女朋友(現在的愛人)從加拿大搬到了北京,但因女友患有哮喘,他便對空氣淨化器的選擇產生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當時消費級的空氣檢測儀很少,網上購買一個要花好幾萬,這激發了李牧內心的做產品的挑戰欲,既然沒有那就自己做一個。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鐳豆空氣檢測儀

他自己也笑稱:“無論是做武術網站、做紀錄片,還是做空氣檢測產品,自己做什麼跨界都很大,人生正是通過不同的經歷才變得有意義和豐富。”而由一個完全不懂產品的人轉做空氣檢測儀,正體現了李牧愛挑戰、愛冒險、興趣導向的性格。

既然下定決心要做一款空氣檢測儀,但是由於當時李牧對產品一竅不通,便和朋友在2013年底以及2014年初先後數次跑到廣東東莞的工廠去“拜師學藝”,學習如何打造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李牧從零開始,學習產品的開發、設計,瞭解產品開發的步驟等等。

2014年2月份李牧就決定和朋友一起創辦公司origins(原點生活),後來更名為Kaiterra,其要做的產品就是鐳豆空氣檢測儀。

有趣的是,另一個聯合創始人是一位中國人,李牧風趣的稱他為“中國版的我”。兩人2008年在上海認識,因為都喜歡冒險、喜歡旅遊,2009年兩人便從西藏拉薩騎摩托車周遊各地,併到達上海。李牧稱“那才是真正的窮遊,我們住過野外,每天消費都在十幾塊”。也正是相同的性格使他們走到了一起,共同創業。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7個月從0到1,6個人打入蘋果生態

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加上李牧員工一共就三個人,為了節省開支,就在他兩室一廳的家中辦公,“唯一的支出就是買材料了”,李牧笑稱。最開始他們的想法是做兩款產品,一款是空氣淨化器,另一款就是鐳豆空氣檢測儀。

他們三人在2014年當年就推出了空氣淨化器產品,李牧稱,空氣淨化器的打造相對容易,當時空氣淨化器的核心部件像電機、濾網、電路板等都有現成的方案,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更好的濾芯,將空氣淨化器整體的性能和體驗調試好。

在打造空氣淨化器時,他並沒有融資,而是採取一種更加樸素傳統的商業思路,即用現有的錢做出第一批產品,然後拿到市場上去賣,拿到營收後再投入下一次生產。“當時北京好幾個國際學校都在用我們的產品,還沒推出就有了幾百臺的訂單”,李牧談了他做產品的思路,從來沒想過用燒錢來獲得用戶,而是有小到大一步步做下去。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但是隨著當時霧霾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越來越多的廠商和品牌湧入到這一市場,李牧稱由於空氣淨化器門檻較低,2015年有近千款產品湧入市場,就如同今天的智能音箱一樣,市場狀況很亂,李牧團隊也在這一年選擇退出空氣淨化器市場,轉而專心做空氣檢測儀。而如今那一波做空氣淨化器的廠商,現在也就剩下十多個不錯的品牌,行業產品的迭代大多如此。

李牧也再一次將其狂熱的態度帶到空氣檢測領域,積極的學習各種氣候以及霧霾的知識。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解決霧霾問題,必須要知道霧霾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形成的,而一個個鐳豆就可以對霧霾進行感知,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描繪霧霾的動態過程,這對於霧霾的治理十分重要”。

在2014年,市面很少有消費級的空氣檢測產品,而研究或專用的檢測儀價格又很昂貴。因此不像空氣淨化器這樣成熟的市場,鐳豆空氣檢測儀的研發,李牧團隊是從零做起的。而從零做起,意味著更高的研發投入,必須要有資本的支持。

2015年1月份,李牧找了天使投資人,獲得了幾百萬元的天使輪投資,全力投入到檢測儀產品的研發。第一輪融資後,李牧的團隊也擴展到6個人,可以說小而精了。經過7個月左右的研發,鐳豆第一代空氣檢測儀在2015年6月份就正式推出了。

由於當時市面的空氣檢測產品很少,鐳豆產品也獲得了不錯的銷量,而就在這時幸運之神再一次眷顧了李牧團隊,也推動鐳豆產品融入蘋果的生態。

2015年10月份,蘋果公司亞太區的一位負責人去上海出差,在上海辦公室發現了鐳豆空氣檢測儀,覺得不錯,當天就給李牧團隊聯繫。在2016年初,鐳豆空氣檢測儀也順利的進入了國內的蘋果店銷售。

而當時第一代鐳豆產品並不支持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標準,當時李牧團隊也只有6人,靠著一個6人小團隊將產品打入了對品質要求極高的蘋果生態。

當李牧談到團隊時,他希望保持一個小巧而富有戰鬥力的團隊,他打趣到,鐳豆所有的生產只有不到一個人在打理,因為他同時兼具其他事物。目前李牧團隊也只有20人左右,他也向我吐槽招人比較難,“我們的團隊文化就是愛玩、愛挑戰、超越自我,技術、文化都達標的人就比較少了”。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從“10月懷胎” 到5個月落地HomeKit產品

李牧團隊真正開始做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產品是從2016年夏天開始的。

要做HomeKit產品必須要了解它的標準,而HomeKit在蘋果官網上有數百頁的英文說明,但這對於李牧來說就相對容易多了。瞭解HomeKit的相關標準,李牧也找了蘋果MFi認證(蘋果配件認證標準)的工廠Foxlink(富士康老大郭臺銘的胞弟郭臺強所辦),來生產鐳豆。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HomeKit的產品審核主要在2塊,一塊是加密安全性,要使用蘋果推出的加密芯片;另一塊就是用戶體驗,只有真正好用並且高質量的產品才能進入蘋果生態。圍繞著這些做出產品後,關鍵的一環就是送到美國蘋果公司進行審核,只是審核認證就花了近5個月的時間,需要對產品進行反覆修改。“因為產品開發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需要邊開發邊學習,我們做的還算比較順利的”,李牧解釋到。最終花了10個月的時間,到2017年4月份,鐳豆2正式推出,售價599元。

從2017年開始,蘋果HomeKit也開始逐漸加強HomeKit的推進力度,簡化開發門檻和流程,以及推出軟件加密來替代之前的加密芯片等等。有了之前的研發經驗,李牧團隊5個月就推出了通過HomeKit認證的鐳豆2+,支持更多空氣監測功能,並於同年八九月份上線銷售。

相比鐳豆2的“10月懷胎”,鐳豆2+只用了5個月的研發時間便推出了,李牧團隊將落地HomeKit產品的時間提升了一倍。“一方面是蘋果簡化了流程,另一方面是我們已經對蘋果的認證非常熟悉了,就更加容易通過認證”,李牧自豪的解釋到。

鐳豆空氣檢測儀是面向消費端的產品,除此之外,李牧團隊也打造了一款商用空氣檢測儀睿石,發力B端市場,在今年四月份剛剛推出。他介紹到,這款產品在商場場景、樓宇市場很受歡迎,比如樓宇的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是非常耗電的,如果你能夠預測到未來三小時空氣如何,從而進行調整,就能夠節約很多能源和成本,會是非常有價值的。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又拿千萬融資 開拓多線市場

在2018年初,李牧團隊又獲得新一輪千萬級別的融資。李牧笑稱,投資方有中國的、德國的、美國的,就像團隊成員一樣,也是一個全球性的組合。

李牧團隊也從最初的3人擴展到6人再到現在的20多人,仍然保持一個小巧高效的團隊。此外,他也在印度開了一個分公司,擴展印度市場。但在研發上仍然以北京為主,印度主要負責銷售業務。

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要有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銷售渠道,產品和渠道就如同一架馬車的雙輪,雙輪驅動才能獲得快速發展。在渠道方面,首先通過蘋果HomeKit認證,蘋果會在官網、直營店、授權店對鐳豆產品進行銷售,目前中國的蘋果直營店有40多家,這是鐳豆主要的銷售渠道。有趣的是,李牧稱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都有賣鐳豆產品。在線上,李牧團隊也將產品放到京東、天貓、亞馬遜上去賣。

除了中國市場,李牧團隊還積極擴展國際市場,比如新加坡、印度、歐洲等地。李牧稱,印度市場和德國市場賣的也比較好,現在也在開拓美國和波蘭市場等,很快也會在這些地區上線產品。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商用檢測儀睿石

對於面向B端的睿石空氣檢測儀,他也表示在跟幾個大的地產商、樓宇公司合作,並且B端產品的銷量很快會超過消費端的鐳豆產品。

李牧向智東西透露到,在2014年公司三個人只做了幾個月,就拿到了一兩百萬的銷售額,2015年營收翻了幾倍,2016年營收就過了千萬。2017年因為專注於研發產品以及拓展海外市場,盈利就相對緩慢一些。

此外,李牧還透露他們也在做另一款HomeKit產品,試生產6月份就會完成。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蘋果HomeKit能否後來居上?

在國外,亞馬遜與谷歌在爭搶智能音箱入口外,也圍繞智能家居平臺進行激烈的爭奪。據外媒報答, 亞馬遜Alexa已經兼容12000款智能家居設備,而Google Assistant也已經支持5000多個智能家居設備,但是蘋果HomeKit目前僅支持200款左右。

而蘋果HomeKit平臺在2014年就已經推出,儘管蘋果自2017年以來也在簡化流程、降低前期的開發門檻,接入產品數目也在不斷增長,比如從2017年的100餘款擴展到2018年的近200款,但這仍與亞馬遜、谷歌存在巨大差距。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李牧談到,產品成本、標準與認證週期、研發週期等都是限制蘋果HomeKit產品快速增長的原因。他舉例到,蘋果的標準是全英文的、內容也非常多,這可能對於國內企業本身就是一個門檻。在研發產品時,你必須要使用蘋果的加密芯片,這就增加了研發成本。當你做好產品後,送到蘋果總部進行審核認證,由於是蘋果自身員工負責,並且認證標準較高,很多公司會被反覆打回來修改,認證週期多在半年甚至以上,這無疑又反過來影響產品的上市時間和研發週期,無形中又增加了研發成本。

此外,蘋果HomeKit產品因為以上因素,導致價格也會在同類產品中比較高,也限制了HomeKit產品在銷量上的快速增長,這反過來也影響蘋果HomeKit生態的繁榮。

但是他也談到,HomeKit產品的優勢在於安全性更高,這對於物聯網產品十分重要,並且由於HomeKit是跑在終端上的,沒有延遲產品體驗更好,還能獲得蘋果渠道的支持。並且如果你的產品通過了蘋果HomeKit認證,無疑對於品牌的形象和價值都有幫助。

“蘋果的很多東西都不是最快的,但是最後往往是勝利的那一個”,儘管HomeKit看上去進展的相對緩慢,但李牧還是看好,“因為產品最終會迴歸到體驗”。

儘管看好蘋果HomeKit,但他認為HomeKit今年要爆發很難,應該會平穩發展。他認為,目前來看HomeKit在中國很難爆發, 一方面是中國對價格相對比較敏感,另一方面沒有Apple TV等的支持,HomeKit在中國的體驗還有待提升。

最牛HomeKit創業者:瑞士小夥在華三次創業,5個月打進蘋果生態!

結語:一個外國創業者的終極質問

15歲來華學習武術,偶然間看到中國的發展速度,滿懷激動與理想的李牧看到了他在中國的可能性,也因為中國文化而愛上中國。“人生的一半都在中國,並且是最影響你生活的那一半歲月”,李牧笑稱自己與中國人沒有什麼區別。

愛冒險、愛挑戰、痴迷於興趣愛好,並將興趣做到極致,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這一點,當談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同樣會興奮的手舞足蹈。

當談到未來的計劃時,他不假思索的稱“沒有計劃”,喜歡什麼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他做什麼跨界都很大,但也正因為如此,人生通過不同的經歷變得更有意義和豐富。

當談到金錢與物質時,他稱會堅持興趣導向,比如做武術教育網站、做影視等等,他說如果再堅持幾年可能就會很賺錢,但是那不是他想做的事情,“不要把5年時間花在你不願意做的事情上”。

在他看來,物質可以幫你做很多精彩的事情,但物質不是終極目的,只是工具,不然你就很糊塗了。他也指出目前中國創業存在的一種怪圈,“創業就一定要種子輪、天使輪、ABC輪融資下去,然後賣BAT,是否要融資還應該看實際需要”。

“如果創業是為了發財,發財是為了活的更好,活的更好又是為了什麼呢?很多創業的人可能都沒想好。”身為創業者的李牧也對創業者拋出了終極質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