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額存單利率上浮,你會選擇將20萬存銀行嗎?

王起藥


如果我有20萬,肯定會選擇大額存單,而且會存在地方銀行!

  • 大額存單相比其他理財方式好在哪?

目前主流的理財方式包括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等等。但是,其中很多理財方式都有自己的致命缺點,例如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太低、結構性存款起存金額要求太高、基金以及股票風險性太大。相對來說20萬元最合適的理財方式只有3種,分別是大額存單、餘額寶以及銀行理財產品!那麼,與餘額寶以及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大額存單的優點在哪呢?


第一,在餘額寶限時限額以前,既沒有持有額度的要求、收益率也高,最重要的是能夠直接用於日常消費支付,靈活性極強,20萬元存在餘額寶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但是,在餘額寶限時限購以後,收益率下降到4%以下、總持有額度不得超過10萬元、每日9點搶購,對於用戶的使用體驗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雖說近日餘額寶完成升級以後不再限時限額,但是缺點同樣存在:一是餘額寶升級屬於逐步開放,絕大多數用戶還享受不到;二是餘額寶升級以後收益率持續下降,已經降到3.7%以下,作為理財方式來說劣勢太大!


第二,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銀行理財產品不得再“剛性兌付”,也就是說保本型理財產品已經成為歷史。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將會變大,因為銀行不再兜底兌付。雖說非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多在5%以上,但是相比大額存單來說優勢並不特別突出,而且大額存單屬於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安全性秒殺理財產品。

  • 為什麼選擇地方銀行的大額存單?

進入4月份以來,各大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發行上調利率以後的大額存單。如上圖所示,4月14日建設銀行推出了相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為30萬元;4月16日,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也推出了相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同樣為30萬元;4月17日,招商銀行推出了三款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分別是20萬元、50萬元以及100萬元,上浮利率分別是40%、45%、50%。也就是說,在大銀行存大額存單,20萬元不一定夠,有可能至少需要30萬元!

如上圖所示,吉林銀行在4月份也推出了上調利率以後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為20萬元、利率相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55%,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甚至達到了4.263%,已經與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相差不大,遠遠超過了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

綜上所述,拿出20萬元用於理財投資,大額存單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既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百分之百零風險,利率還比餘額寶更高!大家覺得存大額存單合適嗎?


奇葩財經說


一般不會。

銀行存款向來是“吞金利器”。換句話說,存銀行的錢,從來都是越存越不值錢。這是常識。

大額存單利率上浮40%-50%,這個數字看似非常驚人,其實不過是銀行以前實在賺的太狠的,而居民現在投資渠道多了,銀行存款在下降,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

但看似漲幅很大,計算一下也就那樣子。

按照基準利率來看,大額存單利率上漲40%-50%,一年期利率也就是2.1%左右。一些地方銀行一年期利率會達到2.2%略高一點。這樣20萬存款,一年增加收入也就多了1000元左右。實在是杯水車薪。

這種利率上調,總體上來說,還是有幫助的,主要是針對那些高淨值中老年群體,他們比較喜歡穩健的投資收益,不需要、也不願意承受高風險投資項目。如果存1000萬,與20萬當然是差別巨大了。不然那些老人家把好好的錢拿去做什麼P2P等一些莫名其妙達到投資,很容易上當受騙。

而對於中青年來說,手上有較大一筆現金,存在銀行吃利息實在是很LOW的投資手法。按照計算,利率上浮40%-50%,最多最多也就達到餘額寶的4%左右的收益,與國債收益相差彷彿。

從個人來講,還是更願意,購買那些股息率達到3%以上的優質股票,這樣的股票在A股其實並不少見,知道的至少有10來只,具體個股就不說了,免得大家以為也是是拉客炒股的騙子什麼的,那就不好玩。

或者投資基金。如果求穩妥,就投資貨幣基金。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購買一些好的偏股型基金,有時候收益是很驚人的。本人曾經用5萬元買了一隻基金,四年之後直接變成22萬多,這也是很值得嘗試的一個投資渠道。

當然,儲蓄是穩健的行為,有時理財同樣也需要穩健的一面。


波士財經


並不會。

1. 收益低

中國是世界第一儲蓄大國,很多中國人都喜歡把錢存在銀行,不僅安全可靠,還能賺取一定的利息。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存銀行是收益最低的行為。因為銀行利率相較其他投資方式,回報率太低。只有長時間的儲蓄才有一定的可觀收益。但投資是有時間成本的,十年前的一萬元和現在的一萬元購買力是天壤之別。而銀行利率比較高的儲蓄方式則是以年為單位的定期儲蓄,十分不划算。

2.更多的選擇

按照銀行公佈的基準利率,大額存單利率上漲百分比40%~50%,稍微一計算,一年利率也不過2%左右。而餘額寶的利率則是3.5%左右,並且可以隨用隨取,極其方便。

除了餘額寶,還可以選擇基金、國債等投資,收益可觀的前提下風險也較低,比起存銀行肯定是更好的選擇。

老年人們偏好穩健安全的理財,對於他們來說,規避風險才是第一要素,所以老年人更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裡。

關注微信公眾號懂財帝(ID:znfinance),奔向財富自由之路。


懂財帝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此次銀行將大額存單的利率上調了40%-50%左右,看似漲幅很高,但實際收益卻也平常。

舉個例子,大額存單的門檻是20萬,如果你將這20萬存3年,會獲得年化4%左右的收益。也就是說,3年定期收益和餘額寶年化收益基本持平。

這樣的理財你會選擇嗎?

當然,針對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選擇。實際上銀行大額存單主要面向三四線城市的中老年人群,因為他們缺乏理財和互聯網思維。所以,有銀行背書的大額存單是他們的首選。

但對於一二線城市的人來說,選擇理財的形式多樣化。單從餘額寶說就能達到和大額存單幾乎一致的收益,且沒有存款門檻,取用也是靈活。其次一二線城市接受到的P2P、基金等理財方式更是遠超大額存單的收益。

而且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對“通貨膨脹”很敏感,存在銀行就等於在虧錢。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是一二線人群是不會選擇銀行的大額存單的。但三四線城市的中老年人會成為大額存單的用戶。


正商參閱


風險厭惡級別較高的中老年人,大額存單利率上浮或較大

各大銀行上浮大額存單利率,幅度達到了50%,但其實最終利率並沒有非常的有吸引力。20萬大額存單三年利率大概在4%左右,對於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筆者認為,是否會選擇將20萬存銀行的大額存單需要依投資者而定。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3年年化4%的利率可能還不如部分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的利率高,部分商業銀行的五萬起存的半年期或者一年期的利率可以達到4.8%以上,雖然國家近期打破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但基於當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和相應的投資標的,基本還是值得投資者信任的。

不僅僅是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如今我國有很多信譽較高的理財平臺,例如愛錢進等等,年化利率也基本可以達到8%左右,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是不錯的投資選擇。而且,根據專家對於我國股市十年的發展,計算出我國炒股平均年收益率大約為7%左右,所以還會有一大部分有一定知識水平的投資者會選擇投資股票市場,賺取更高的收益。而對於稍微保守一點的投資者,也會選擇基金產品進行投資,收益也會高於銀行大額存單利率。

但是,對於大部分中老年人,普通退休職工來說,由於對當前投資產品瞭解較少,而且風險厭惡級別較高,他們更多的是相信保本保息的銀行存款利率,相對於高收益他們更在意的是穩定,所以,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對於這類人群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最後,對於筆者自身來說,可能不會將20萬投入到商業銀行的大額存單,而會考慮將資金分散,一部分投資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和部分信譽較高的理財平臺,剩餘的部分進入證券市場,投資股票,基金,債券等。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如果根據當前定存利率來看,即使上浮40%以上的基準利率水平,仍然處於2%至3%左右的水平。大額存單屬於比較安全、穩健的投資渠道,但鑑於以往准入門檻較高,有的銀行准入門檻達到30萬元,而按照過去的標準,20萬未必可以符合准入條件。但,從一些最新的規則調整來看,銀行大額存單業務的個人部分,准入門檻也從30萬調降至20萬元,門檻下降利於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不過,於我而言,如果有20萬元資金,可能更傾向於投資貨幣基金,因其靈活性、流動性更高,目前普遍年化利率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或許,通過貨幣基金投資,反而可以收穫較為穩健的投資利息,且整體投資風險並不高,安全性較強。或許,對於資產的配置,可能會因人而異,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不同的資產配置選擇。


郭施亮


答案是不會選擇。我更偏向於資金獲利更高的理財方式。

一、大額存單的優劣點:

1、利率比定期高得多,起存金額門檻降低了。目前各銀行為爭搶大額存款客戶群體,大額存單業務上競爭比較激烈,一是降低了門檻、起存金額從30萬降到20萬,二是紛紛調高存款利率,利率上浮幅度在40%~50%之間,有一些城商行更高。存期一、三、五年都有,利率高的期限大多是三到五年,你存的時間長,利息給的越高,目的是鎖定存款。

2、大額存單視同存款,保本保息,收益中等,是穩妥妥的理財方式。大額存單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保守理財的人群,適合老年人群體,不用怎麼去折騰、去關注市場動態,到期即可穩穩的拿本拿利息。

3、大額存單是較為保守的理財方式,從資金獲利角度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大額存單雖然利率上浮幅度算比較大,以三年期、上浮50%看,利率也就4.125%,與餘額寶、貨幣基金的收益差不多。但大額存單存入門檻高至20萬~30萬、期限達三年,提前支取不一定靠檔計息,作為大額資金來說,存取不夠靈活,獲利太低。



二、手上有20萬,比較進取的人群,建議可選擇的理財方式:

1、本著獲利和本金安全平衡著想,可拿10萬買貨幣基金,10萬買入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貨幣基金准入門檻低,買入贖回靈活,投資獲利後,可重複進行復利投資,按近年的收益看,年收益率在4%以上,風險近於零。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需有一定的基金方面的經驗和知識,選準基金公司和基金,進行較長期的投資(3~5年)收益才顯暑。投資得當,收益在30~60%,獲利可觀。

二、可選擇買入大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期限幾十天到一年都有,金額起存5萬起,年化收益率約4.3~5.8%,收益也不少。

三、存入餘額寶,存入金額門檻低,近期收益率有所下降至3.8%,勝在存取靈活,不論期限長短均可享受這利率。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理財方式各人偏好不同,理財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祝大家理財成功!



清風妍語


說大額存單好不好,別把基金股票債券摻合進來說,前者是保本基本保息的產品,後者風險自負,不同的思路。餘額寶本質就是貨幣基金,一樣不談。

現在大額存單3年期可以到4%,競爭對手還是銀行理財。當前銀行為了保住理財這一大筆資金,基本要做到剛兌,只是新政策將大大限制表外資金投資,銀行收益空間下降,必然逐步降低理財收益率,目前已經有很大跡象,一線城市普遍降低到5%左右,但是還是比上浮後的大額存單高,所以目前沒有吸引力。以後剛兌性質的理財收益繼續下降,降到和大額存單差不多了,才是大額存單的春天來了


black4th


如果是我的話,肯定不會把20W存銀行的,現在銀行的利率真是太低了,那點利息喝湯都少了。可以投其他高收益率的產品,如股權投資,不過這種理財產品也不能瞎投。得要比較穩健的平臺,如合夥吧。這個平臺的項目都比較大,如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陸金所,小米。


合夥吧


有那個閒錢,又沒有特別合適的投資,當然存大額了。股票、理財等有風險的投資一般控制在30%左右,短期用於生活消費,備用週轉的佔30%,餘下的不談做生意,只有存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