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孩晚上發燒,如何處理?

雅潔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就採用物理降溫,超過38.5℃,就用藥退燒。

藥物退燒

當孩子發燒超過38.5℃時,要及時用藥退燒,以防發生高燒驚厥等危險。

常用的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這兩種名稱是退燒藥的通用名。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針對小孩的退燒藥。只要記住,購買成分越簡單的退燒藥越好。

退燒藥用藥注意事項:

1、退燒藥兩次用藥間隔要超過4個小時以上。

2、一天內不能連續服用三次。

3、不能重複交叉用藥。比如用了含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藥之後又用含布洛芬成分的藥。

4、謹遵藥品說明書上的用法用量。

5、對乙酰氨基酚適用於3個月以上寶寶。

6、布洛芬適用於6個月以上寶寶。

物理退燒

寶寶發燒不超過38.5℃,尤其是不超過38℃時,不用急,一定要穩住,此時無需用藥,可以試著物理降溫。一般採用的方法有:

1、用溫水毛巾擦拭,尤其是擦拭額頭、腋窩、脖頸、四肢等部位;

2、洗溫水浴,如果有條件,但切記不要讓寶寶著涼。

物理退燒注意事項:

1、不推薦用冰塊給孩子降溫,因為溫度太低、太刺激,容易傷著寶寶,且感官很難受;

2、一定不要用酒精擦拭降溫!!!因為酒精可以經皮膚吸收,容易引起寶寶酒精中毒!

3、退燒貼可以用,但是作用非常有限,如果寶寶貼上退燒貼之後能緩解不適可以用,但是不能指望用退燒貼降溫。

4、在寶寶發燒的升溫初期階段,容易害冷寒顫,尤其是四肢會發涼,可以給寶寶做好適當保暖措施,尤其是四肢。

5、在寶寶發燒後階段,一定不要捂著寶寶,不要寄希望於捂著發汗!寶寶退燒發汗不是因為捂才發汗,而是因為開始處於退燒階段才發汗,盲目捂著寶寶只會讓寶寶更熱、不利於降溫。

無論是藥物降溫還是物理降溫,如果發燒反覆或者持續兩三天無法有效退燒,一定要立即就醫,查明原因,遵醫囑治療!


執業藥師yang


夜間寶寶發燒,很多家長就會非常著急,擔心寶寶會出現很多不好的症狀,就會直接帶寶寶去醫院。我家有倆寶,大寶小的時候,我記得大約在9個月的時候,大寶晚上發燒,那時候就感覺他身上很燙,媳婦給他量了一下體溫,大約是39.2度,媳婦很害怕,讓我趕緊帶他去醫院,我一看已經晚上11點多了,我們家離市裡的醫院大約15公里左右吧。我讓媳婦,先不要慌,先給大寶用溫水擦擦額頭和身子,觀察一下,看看體溫能降下來吧。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大寶的體溫就降低到37度左右。可是到了凌晨3點多的時候,大寶體溫又上來了,沒辦法,我只好帶他去了醫院,值班醫生說先給打退燒針吧,到上班的時候再來檢查一下吧。打完針沒多長時間就退燒了,但是到早上8點多的時候,體溫又上來了。趕緊去了醫院,醫生又是檢查血,又是檢查什麼的,最後也沒查出什麼病因。媳婦害怕啊,讓我趕緊帶大寶去市裡的兒童醫院,去了兒童醫院,也是一樣的程序,什麼也沒查出來。沒辦法回家還是採用溫水擦拭,到了晚上就好了,大寶就活潑起來。後來幾次,大寶發燒,我和媳婦就儘量採取溫水擦拭的辦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寶寶發燒,家長們也不用太慌張。


BOHAO0711


小孩子晚上發燒,家長肯定非常著急,恨不得馬上就給孩子退燒。

很多人擔心孩子發燒,會燒出肺病,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很多權威醫生的文章,對大家很有幫助。這裡,我就想分享一下,我家遇到孩子發燒是怎麼處理的。

我家小寶小時候經常發燒,因為自己以前在醫藥公司工作,對藥品、以及身體疾病知識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每次小寶半夜發燒的時候,我並沒有很著急的給小寶吃退燒藥。

有一次半夜,我摸著小寶的身體很燙,於是給小寶拉掉了被子,只蓋了點薄的毯子,本想給小寶貼退熱貼,但是看小寶睡得很沉,又不忍心。於是只能隨時關注小寶的情況。果然,一會兒,小寶身體沒那麼燙了,但是手腳又變冷了,我知道小寶的體溫還要上升。我又給小寶把被子蓋上。那天整個晚上就這樣重複著,一會兒蓋薄毯子,一會兒蓋厚一點的被子,直到快天亮了,小寶體溫終於穩定了。整個晚上,小寶都睡得很好。白天,小寶也是生龍活虎的。

小寶到至今3歲多,我只給小寶吃過一次退燒藥泰諾林,當然,如果小寶發燒,而且精神狀態不好,我還是會帶孩子去醫院。

所以,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辨別孩子的情況,如果自己拿不準,就帶孩子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給孩子進行治療。


【我是"成長為自己",今日頭條育兒專欄作者,希望通過身邊的故事影響你我他,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及評論】


海綿媽媽育兒


寶寶在半夜發燒,是寶媽最為心焦和頭疼的事了,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能替代孩子難受,總比看著寶寶被病痛折磨要好。

記得孩子一歲多,當時生活在三亞。晚上刮颱風,孩子爸爸出差,我一個人在家裡。

夜裡十一點多,女兒開始發燒,嘴唇泛白,略發紫。用水銀體溫計測量,38.9℃。

當時外面風大雨大,沒有滴滴的年代,一個人帶娃,當時的情況各位寶媽可想而知。打車去醫院是不可能,人生地不熟的,又沒人幫襯,誰也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

那時候才深刻體會到那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自從寶寶出生後,家裡就備了小醫藥箱,孩子常用的,退熱栓,退熱貼,創可貼,媽咪愛,消毒水......等等。手忙腳亂的我,先是燒了一壺水,給寶寶用熱毛巾擦拭額頭,手心,腳心,和胸口。又用退熱栓塞進寶寶肛門。這期間,用給孩子餵了一點溫鹽水。寶寶當時沒有哭鬧,其實這種狀況讓我更焦慮,生怕孩子燒壞了。就不停的用熱毛巾擦額頭。

大概到了凌晨兩點多,可能是退熱栓見效,孩子開始發汗,體溫漸漸降了下來,睡夢中的寶寶呼吸也沒有那麼沉重急促。

給寶寶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這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早上六點多,風雨稍稍弱了一點,就立刻抱著孩子到醫院,掛了急診。

最後確診為急性肺炎,連續輸液三天慢慢恢復。

通過這次寶寶深夜發燒,我總結出一點小經驗。

1.備一個小藥箱,常用的退燒藥,退熱貼,腸炎藥,臍貼,外用的消炎藥水......等等,放在藥箱裡,備不時之需。

注:要及時更新藥品內容,尤其注意不要有過期藥品在藥箱裡,萬一著急用時,沒有治病,反而添亂。

2.物理降溫最好用熱毛巾擦拭。
寶寶身體面積小,用冰敷的方法降溫,有時會將體溫降的過低,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甚至會引起寶寶身體抽搐。

注:低體溫比高體溫對寶寶的危害更大。

3.補充水分,孩子發燒會大量消耗體內的水分,這時候注意可以補充一些淡鹽水。

人體內的水分含有0.7-0.9%鹽分,補充淡鹽水,更有利於寶寶吸收。

淡鹽水還有對腸道消炎的作用。

注:身體水份的增加,可以穩定體溫,避免再度快速升溫。淡鹽水以大人喝時略有鹹味為宜。

4.孩子一旦發汗,要及時更換貼身衣服,以免二次著涼,使病情加重。

5.無論是否已經處置好發燒狀況,在發燒症狀緩解後,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肚子裡的小寶寶又開始抗議媽媽坐太久碼字,沒有照顧ta的感受啦!如果對各位姐妹和寶寶家長們有幫助,就點個贊吧!


母嬰參考


記得有一次睡到半夜突然發現兒子全身發燙,開燈一看,兒子滿臉通紅。第一反應,發燒了。但是家裡沒有準備退燒藥,三更半夜去醫院也不方便。看樣子體溫還挺高的,怎麼辦呢?



突然想到中醫推拿,記得上大學時老師有講過小兒發燒可以通過推無名指降溫,就是小兒無名指掌面從第二橫紋往指尖方向推,高燒的話要推每次300次左右,兩邊手輪流推。就是中醫所說的清肺經。二話不說,抓起孩子的手就推,推300次後,兒子的手心慢慢有點溼了,體溫一下子就降下來了。鬆了一口氣,觀察了一會,體溫沒有再高了,就繼續睡覺了。


不到1個小時,又感覺兒子的身體發燙,繼續又推了300次,又出汗了,體溫也下來了。整個晚上反反覆覆了4次,第二天早上想帶他上醫院看,卻發現沒有再發燒了。好像昨晚根本沒有發過燒一樣。從此以後,兒子有發燒就用這個方法。

現代醫學理論解釋發燒機制發熱激活物通過單核細胞內生致熱原作用於下丘腦引起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使得皮膚血管收縮散熱減少和骨骼肌緊張寒戰產熱增加,導致體溫上升。退燒藥的機理通過藥物作用於下丘腦調節體溫調節中樞使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出汗,散熱,使體溫下降。

中醫理論,肺主行水,在體為皮毛,津液經肺氣宣發,遍佈全身,表現為出汗。無名指為肺經所在,通過推肺經,刺激增強肺的調節行水功能,出汗達到降體溫的目效果。推拿的好處在於無效時可以反覆推,沒有負作用。發燒推拿還有其它方法,可以多學一些方法。


昊昊媽媽


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給你提點建議吧,孩子發燒不必太緊張,對於小孩子來說,發燒反而是件好事。

從孩子七八個月大第一次發燒開始,我們家裡面就一直常備美林和泰諾退燒藥。剛開始我們也是非常緊張的,發現有一點發燒,就趕緊去了醫院,結果被醫生給退了回來,也沒有開藥,就問家裡面有沒有美林,當時考慮到醫院買藥太貴,就說有,因為想著到外面藥店馬上就能買到。然後醫生就說,啊,那就沒事了,回去你先給他用物理降溫,先不用吃藥,萬一晚上燒到38.5度以上,先喝點美林快速退了燒,天亮上班瞭然後再來找我。



我們當然那時候也是不相信的,連著五天之內去了三趟醫院,不過醫生卻也很體諒我們,剛為人父母,緊張孩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後來事實也證明,果然就像醫生說的一樣,不用過分緊張。

那次之後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是這樣操作的:家裡常備快速退燒藥,38度5以內,連續發燒不超過兩天,不吃藥,僅用物理降溫,方法是用溫水每隔一段時間,擦拭孩子的腋窩,胸口還有腿窩處。

每次孩子發燒,我都是整夜整夜的不睡覺,因為高燒一般都是在晚上,我就每隔一段時間給他擦身體,物理降溫,如果溫度能保證有一個小時左右不上38度,我就先睡一會兒,然後過倆小時在量體溫。如果超過了38度5,就趕緊吃退燒藥,然後如果量體溫發現體溫降下來以後呢,就可以放心的睡4個小時了。然後以此來反覆,基本上很快就好了。

還有我要說的就是,孩子小的時候,三歲之前的發燒很少有不上38.5度,我那時是經歷的心力憔悴。三歲以後呢,有時很多情況下都是不到38度,然後兩三天就好了。如果在他小的時候發燒,你每次都能處理好的話,基本上在五歲以後就不怎麼生病了。

最關鍵就是不要太緊張,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


數螞蟻的蝸牛


你好:

寶寶人生中第一次發燒,說實話頓時心裡慌得不行,或許生病是每個孩子都必經的路。但是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還是讓初為人母的自己驚慌失措。第一時間求教了有經驗的寶媽,非常感謝她第一時間的指導,真的是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按照她的指示先給寶寶脫去了棉衣,換上了單薄的衣服,孩子發燒不能捂,要散熱。跑出門買了兒童退熱貼還有備用的兒童退燒藥,到了家抓緊把退熱貼給貼上,30分鐘量一次體溫,體溫一直38度多不到38.5,早上的寶媽一直囑咐我發燒溫度不到38.5度不要給吃退燒藥,所以一直沒有給吃退燒藥。說到這我覺得真的需要買一個耳溫槍,給寶寶用水銀量體溫太困難了,寶寶完全不配合。每每看到寶寶難受的哭鬧真的是心如刀割,我很無助只能一直留著眼淚。真心覺得當媽之後變得好脆弱,經常覺得自己很無助。但是這個時候自己什麼都不敢多想,全力配合寶寶同發燒做鬥爭。

晚上溫度降到了38度以下這個時候我的心裡稍微輕鬆了一絲絲。晚上我也不敢睡覺,依舊是半小時量一次體溫,溫水擦身,4-8小時換一次退熱貼。

次日早上體溫再次上升到38度以上,想到了肺炎等等併發症。自己著實害怕,去看了醫生。到了醫院驗了血沒有大問題,我又緊接著諮詢有經驗的寶媽,她們說發燒都有一個過程,再著急也得慢慢的熬。就這樣重複著物理降溫和喂水餵奶。晚上終於退燒了,然而做媽媽的我依舊不放心,一晚上量了好幾次體溫生怕再起燒。

第三日觀察一天沒有再起燒,總算是放心了。希望全天下的寶寶都健健康康的。


尚荷美媽


看見這,我真是有太多要吐槽。

初為人母,最怕的就是孩子晚上發燒。可越不想越來什麼。我家老大那會,不知道多少次晚上或凌晨跑醫院啦。

白天還吃著藥,打著針那,晚上就又燒起來了,看著孩子一點力氣都沒有躺在床上,昏昏沉沉,這當媽的心就揪起來,什麼物理降溫,貼退熱貼,喝布洛芬。能用的全用上啦。

還是不頂事,過不了幾個小時,藥勁過了又燒起來啦。走,不能耽擱啦,去醫院。怕腦子燒壞了。

誰知去了醫院,38.5℃以上,醫生才會讓用藥,或打退燒針。其它都還是物理降溫。

去了醫院多啦,生病也多啦,等有了老二後,就不像老大那會,一有個頭疼腦熱就往醫院跑,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凌晨還是下雨刮風。

有經驗啦。家裡常備點布洛芬混懸液,晚上孩子發燒到38.5℃以上,就讓孩子喝點,期間勤量體溫,勤給寶寶喝水,擦拭身體。(用溫水擦拭腳心,手心,脖子,胳肘窩等)



這一休,真是連眨眼都不敢眨眼,每隔十分鐘給寶寶量體溫,隨時觀察寶寶的情況。等體溫降下去了才鬆了口氣,趕緊睡會。天亮了,等孩子醒後再去看醫生。

①38.5℃以上喝布洛芬混懸液,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或肛門塞藥

②38.5℃以下,物理降溫,可先不用藥。溫水擦拭。(最好不要酒精擦拭,有的孩子是過敏體質,擦完身上會起紅點)

③衣服少穿點,被子也蓋薄點。有利於寶寶散熱。

④發燒期間,勤量體溫,勤給寶寶喝淡鹽水,防止寶寶脫水。

⑤可以給寶寶貼退熱貼,但是切記不要幾種退燒藥混吃。退燒都有個過程。一般三――四小時會退下去。


果凍遊戲王


剛好分享下我的實戰經驗,前陣子小寶半夜突然發燒,晚上睡不安穩,我迷迷糊糊的感覺有個小火爐在靠近我,好傢伙,發燒了!沒有像其他媽媽那樣慌張,因為學習了發燒的原理,沒有出現未知性的害怕,對於寶寶來說,發燒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特別是以前在處理大寶發燒上,已經有了經驗了,基本上退燒這件事對我來說並不難。



寶寶發燒應急方法小兒推拿

首先簡易推拿用上,效果真的非常好,也是太過自信,所以家中連退燒藥都沒備。

我來說下那天的操作是這樣的:

1.清天河水200下

2.清肺經200下

3.推攢竹100下


效果還是槓槓的,期間給予水,半個小時後小寶開始發汗,一個小時燒退了下來。

是不是還不敢相信?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操作,還有還多人質疑:只要用手放在寶寶身上推推推,就能退燒? 可以哦,當然還要多喝水!

不要懷疑,馬上行動起來!比起退燒藥,我用這個簡易的方法在大小寶身上都驗證過了,效果都很不錯,相對咳嗽來說,發燒還是比較好處理,只要方法得當,效果都比較快,但一定記住要給予充足的水分。發燒補水是最關鍵的步驟。

寶寶發燒應急方法乳鐵蛋白

寶寶發燒多數情況下是病毒感染引起了,受寒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補充乳鐵蛋白能夠增強免疫力,同時乳鐵蛋白還有抗病毒的作用。

寶寶發燒應急方法艾灸大椎

這個方法也很靈,特別是風寒引起的燒,灸完泡泡腳汗出來好了。不懂艾灸的媽媽真的要好好學一學,如果寶寶小不配合,就用隨身灸盒,順手一綁,效果非常好。



基本上我如果用一個方法沒用配合其它方法,退燒還基本沒用過藥物,因為處理起來非常順手了,覺得是感冒症狀中比較容易處理的,咳嗽什麼的處理起來用時更長。關於艾灸推拿我的頭條文章裡面都有記錄,需要的朋友請關注我查看。

當然這個是我的經驗,如果你用這些方法仍然沒辦法退燒,體溫在38.5度以上一直不退才建議服用退燒藥,而且退燒藥也不能濫用,需在醫生囑咐下服用!

我是兒童營養師,中醫操作實戰經驗豐富,關注我,幫你解決育兒難題!


營養中藥師瑞雪


我很慶幸我家寶寶體質好,沒怎麼發過燒,反而是我大姑姐的兒子經常發燒,她兒子跟我兒子相差三個月。有段時間我大姑姐在我家住了一些日子,她家寶寶經常生病發燒,一不小心把我兒子給傳染了。



因為家裡有寶寶經常發燒所以總是觀看專家崔玉濤的育兒方法,學著準備了一些發燒吃的藥!美林跟泰諾林交換著吃,我兒子發燒之後就給吃了,每四到六個小時換一種,過三天左右就好了。崔玉濤的方法特別管用👍!



家裡一定要準備好寶寶的各種藥,特別是感冒發燒的跟急診的,急診也會發燒,要分清楚幼兒急診跟普通發燒,幼兒急疹一開始是燒高燒,一直不退,物理降溫根本行不通,除非用溫水把全身擦擦,不到一小時又會高燒,還是得吃藥,美林跟泰諾林換著吃效果很好,三天後身上會出紅疹,出了紅疹就不燒了不用擔心,紅疹自己會慢慢退的。



如果你家寶寶也是反覆發燒,真的可以準備美林跟泰諾林,藥店就有賣!也不貴,家裡有寶寶,必須要準備應急的藥💊聽我的準沒錯😂😂😂

你家寶寶身體棒棒嗎?發燒了怎麼應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