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那些復讀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以鍵盤之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因為我就是那些復讀的人,我的身邊也有一大群復讀的人。

我的參加的第一次高考是2016年的高考,當時仗著自己“聰明的大腦,超強的記憶能力”和以為高考能超常發揮的想法,整天無所事事,悠哉悠哉,小日子過的確實不錯。因為當時成績還可以,班上前幾名那種。所以,高考之後成績還沒出來那段時間我一直逍遙自在以為自己必上重本無疑。

然而,事實是,成績出來後,我查了27分。說實話,當時並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吃火鍋。因為知道自己平時不太努力,所以也覺得上天是公平的。應當如此。所以當時也有復讀的想法,不過我還是認真的填了志願,二批志願十分認真的填,都是填的好的二本院校。希望運氣好還是能上。當時想著能上就去,不能就復讀。哈哈哈哈哈,後來果然去復讀了。

復讀的時候換了一個學校,我們那個班全是復讀的,復讀的人也各種各樣,有當兵退伍的,上了大學不滿意的回來的,在國外留學不適應的,還有一個第二次復讀的(為了考自己喜歡的專業),當然,大多數還是我們這種應屆生,不過。有些是超過重本線不滿意的,有些是在本科線徘徊的。總之相聚就是緣分,大家都是復讀的,感情挺好,相處也融洽。

就現實而言,復讀的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因為有過一年高三的經歷,大多數人心態都比較平和的。老師還會給予我們比應屆生更多的休息時間。當然只是相對的,一週只有三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一個月只有一天假,但是我們會抓緊一切空餘時間玩耍(為此挨批不少)。更重要的是,我感覺復讀使人成熟了,許多想法都和以前不太一樣了,更懂得對自己負責了,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為別人生活。總之,感覺不錯。哈哈哈哈,但是和你其它復讀的同學比起來,我依然沒那麼努力。


一切按部就班,又到了2017高考,高考的前一天我失眠了(可能是太興奮),一直到三點鐘才睡。第二天早上吃了包頭疼粉,喝了杯黨參湯。就去考試了,還好,一切順利,沒有打瞌睡。然後接下來的考試都順利進行。考試完了感覺人都虛脫了,就像深海的魚兒出水一般,有點興奮,又有點迷茫。在家躺了兩天就和朋友一起出去嗨了。

過了幾天,成績出來了,我過了重本線,但是隻超了五分。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分數。只能說,高考的變數很大。很努力的人有考的好的,也有比去年還差的。還有紋絲不動的。。。復讀了兩年啊那個小夥伴依然沒考上她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不過她沒有選擇再復讀了。當然,大多數人還是進步了的。

總之,大家都上大學了。有些人會抱怨一下當初沒填好志願,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但是至今,我從未聽到誰抱怨後悔復讀的!

在我看來,復讀挺好的,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甚至還會讓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總之,我不後悔。雖然我還是沒能上重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明月詩


坦率地說,復讀,是我這一生,自己做的第一個比較重大的決定。我是比較幸運的,這個決定對我後來的學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高考,我差重點線十分,而我的志願是要學醫,這個分是填不了什麼好學校的。老師和家人,都勸我可以退而求其次,二本不也是大學嘛。但我沒聽,覺得不就一年時間嘛,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於是去復讀,一年後,考入了四川大學,隨後繼續到中科大念研究生,念博士。

我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逃避,而是直面自己的夢想,再戰了一年。如果沒有復讀,可能現在我已經在外面工作了,自然可能也就沒有現在的深造機會。


人一輩子,好幾十年,但真正稱得上命運轉折點的,可能也就一個高考。我說這話,不是講自己有多麼成功,事實上現在的生活,每天也得面對不少的煩心事兒。只不過,高考的好壞,上什麼層次的學校,的確可能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考研也是一次機會,但意義已經沒有高考那麼大了。就學業而言,本科正是打基礎的時期,也是個人思想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能去一個好一點的學校,確實還是蠻重要的。

所以,如果你現在猶豫是否復讀,那麼,我的意見是:

與其大學畢業後為找工作消耗一年,不如用復讀的一年去給自己爭取一個更好的機會。記住,復讀帶給你的不是結果,而是一次機會,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一次去名校的機會,一次改變人生軌跡的機會。

用一年時間換一個這麼寶貴的機會,這筆買賣不虧。何況,對大多數人而言,過了這個村,還真就沒這個店了。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說起復讀生來,怎麼說呢,因為自己並沒有復讀過,但是,大學同學裡有復讀生考進來的,所以,可以說一下這倆個同學的例子,僅供參考

我們讀大學時,才十八九歲,還比較懵懂無知,但是,班上有幾個特別大的,和我們同班

有一個男生,印象很深刻,因為他又高又壯又黑,感覺很滄桑。後來我們才知道,他考了好幾年才考進來的,年齡起碼大我們五六歲了,已經是標準的青年了。



他一進學校,就立刻開始想辦法進了學生會,非常積極努力,當時我們還放縱玩耍時,人家就和系主任輔導員等,搞得關係特別好。最後他弄了個優秀畢業生。

另一方面,他積極地找對象,而且功利性很強,就是找同鄉裡,條件比較好的。最後他真找了一個,年齡也比較大,應該也是復讀生,倆人恩恩愛愛,每次他到女生宿舍底下喊時,別人就開玩笑說,“某某某你的黑驢王子來了”

人家倆個毫不在意(一副不跟小屁孩計較的模樣),聽說一畢業就結婚了

現在也是一方諸侯了。這就是復讀帶給他的命運的改變



再說個女生。

班裡有個女生特別老氣,後來知道她真的比我們大好幾歲,她在學習上和仕途上沒有很大的追求,我感覺她上大學,就是希望能找個男朋友。

於是,她一直有心地在同鄉會裡找,很快找上了,談了一陣子又散了。

不過她也不在乎,越挫越勇。

她還特別積極的學習如何跳舞,如何游泳,如何穿衣打扮。

畢業時,她如願以償找了對象,打扮的也很漂亮了。

聽說現在混的也很不錯!是公務員!

高考復讀,給了他們很大的機會來改變命運!祝福這些同學!


Longsuixinyuan


我先給出答案:我有一個朋友2014年高中畢業,他參與了四次高考。現在(2019年)的情況是成為了精神病人,(重大慢性病病人),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成為了殘疾人。他出生於95年現在24歲。

以下回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2017年上半年寫的,當時給出了我的結論,這個結論有很多人不太認可。後面的部分是2019年新增加的答案,我覺得新增加的內容可以更好的回答樓主的問題,先看第一部分內容,2019年略有修改。

講一個我復讀三年哥們的故事

我有一個哥們,他和我同一年上的高中,我們一開始在同一個班,後來分班時他選擇了理科。我選擇了文科。2014年我高考完了以後考上了大學。在高中時,他平時不太擅長言辭,不太愛和別人打交道,他認為自己性格是這種鑽研型的,他喜歡科研,擅長物理,打算上核物理專業,畢業後打算去實驗室一直搞科研。把自己分配到偏遠地區,為國家的核物理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正好避免和別人打交道。他家裡父母也不是特別喜歡和別人打交道。他們家裡認為只有二本好學校好專業才能給他帶來一份十分不錯的工作。

但是核物理只有一本二本好學校有,他第一次的分數只夠三本。他打算去復讀,把志願交給我填報。我給他報了廣西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我勸他去上學,他不肯。

最終他去復讀了,復讀要吃很大的苦。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我們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

他一開始在我們那裡最好的學校復讀,一個月後待不下去了,回來了。然後去我們一個普通學校復讀。

這一年感覺他變化好多。變化的我都不認識他了。很多人說他精神狀態不好,精神情況不佳。我這邊感覺最大的變化。就是他這個原來不撒謊的人,天天在撒謊。感覺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

這一年他只是考了一個專科。就是這樣。

於是他又去這所學校復讀。時間過的好快,又過了一年。

這一年,他還是考了一個三本。分數還沒有第一年考的三本高。報志願還沒有第一年廣西科技大學好。這一年他報了一個東北的學校,和物理有關的學校。

他給我們說的要去上學,三本就三本,不再去復讀了,一個假期都在準備上學的事情。我們認為他肯定去上學了。

九月份給他打電話他說大學生活很不錯。正在軍訓,很喜歡。從此以後我們再則聯繫不到他了。微信QQ電話都不行。感覺很奇怪,大學不讓用手機?

後來兩個月後,我聯繫到我一個朋友,他說這哥們又回去那個學校復讀了,在26班。但是這哥們在我們面前一直再說自己在大學上學。我們也沒有揭穿他。

再後來春節聯繫過一次。他說大學生活不錯。自己在忙。我們再沒有聯繫過。

一直到今年五月,問咯一下自己聯繫到的朋友他成績不錯。幾次模擬考試絕對能上二本。但是半個月前,一個高中上課的日子,他QQ在線。我忘了他一直在我們面前裝作自己上大學,實際上還在復讀。我給他發了一句高考加油!他說和他已經沒有關係了。我這會反應過來,忙說,大學好好學習。他說他已經不上大學了。兩個星期從慶陽(甘肅城市)大學回家了。至於什麼原因不上。為什麼大學從東北跑到慶陽去了。他不願意說。

我給朋友打了電話,朋友告訴我。兩個星期前他從復讀班偷著去包夜了,被班主任批評了,於是不想考大學,不想復讀了。回到了家。現在他打算去深圳和他朋友打工。但是他最後並沒有去成,這個朋友是他想象出來的,根本不存在。這時候才發現他的精神出了問題。

我很疑惑,為什麼放著大學不去考,要去打工。他啊,性格很倔,一旦決定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讓他去參加高考,不可能了。

我呢,今年大學畢業了,該去找工作了。

此時,我心裡很複雜,想到很多話,卻說不出口。唯一能說出口的是這句不知道是誰說的:什麼年齡段就幹什麼年齡段該做的事情。

當然這句誰說的古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他又同時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面了。(這是2017年我給出來的結論或者答案。很多人認為這個不恰當。現在我也認為不恰當,我就不修改啦,請看後面的答案。)

下面是第二部分,修訂於2019年。

就在他2017年結束高考後,他家裡人感覺他不對勁。我們也感覺到他第一年復讀開始,他的精神上面出了問題。我是最先感覺到的,我也給我朋友說了,他們說是我想太多。

於是他們家人帶他去我們當地醫院檢查了。醫院給出了的診斷。是他有精神分裂。而精神分裂一開始很難察覺。但是會被別人察覺。所以這也就是我和他家裡人察覺到的原因。而別人認為我們是在開玩笑。

後來他就開始積極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他的病越來越嚴重。時常感覺別人在追殺他。於是他們家到了當地大醫院。被徹底診斷出他有精神分裂和抑鬱症,強迫症,還有一些自閉症。這個結果是他給我說的。他並沒有給我具體證明。

在後來,他經常性發病。經常在和我們正常人走一起,感覺別人在追殺他。導致我們和他一起見面很尷尬。而我們在給他說話的時候。他對複試句型根本無法理解。舉例:今天晚上九點整我和張某還有你一起在某餐館202房間吃大盤雞。這個有很多單句組成的複合句。他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而我們在和他一起聊天,他經常感覺,我們嘴在動。但是我們說的啥意思。他聽不懂。

至於強迫症。我見過兩回,一回是我們在ktv唱歌。他啥喝的都沒有喝。但是他那邊每隔兩分鐘就去一次廁所。強迫自己在上。站在那裡好幾分鐘才可以尿出來。然後出來後說有人在廁所要打他。但是廁所其實空無一人。

另外一回是,他欠我七塊錢的車費。我和他在一起,我開玩笑問他要7塊錢。於是他從口袋裡拿出七張一塊錢,一張一張數了六遍。我在旁邊看到他明明7塊錢夠呢,但是他說他只有6塊錢,正常人數一遍就夠了。

後來,他就成為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去找工作,很多單位一看他精神有問題。有段時間,他給人感覺不正常的太明顯。就連忙拒絕。說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規定是不可以簽訂勞動合同的。而他在購買一些幾千元商品的時候。老闆感覺他的不對勁,也會拒絕出售給他,說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我打算給他報個培訓學歷的班。但是那些培訓機構一聽說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紛紛拒絕了。(這個因為我不是法律專業人士。所以只是客觀講述,具體法律原因,還請專業大神進行解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都會受到限制。

後來他家裡人在村上給他申請了重大慢性疾病補助。村裡審批通過了。他就成為了重大慢性疾病人。每個月國家給2000元醫藥費,他每個月服用的藥物大概2500元左右。

之後,他家裡人給他去殘聯申請辦理了殘疾證。殘聯每個月給他100元的補助。這個補助可以領取終身。年齡越大費用越高。於是他成為了法律上的殘疾人。(精神殘疾,不知道這個詞準確不。)

如今,他在家裡,沒有出去找工作,在家休息治療疾病。我問他啥時候出去工作,迴歸正常社會。他回答等病好了的。我問了醫生這個病情無法治癒。只能用藥物控制。疾病使得他無法工作,也沒有單位願意要他。

而他家裡經濟情況不太好。我去過他家。他家裡只有一臺大屁股電視,一臺洗衣機和一臺冰箱。還有一個電風扇。他沒有智能手機,只用一個老的諾基亞。

最後一次見面,我問他什麼時候找個對象結婚,因為我們這邊結婚年齡比較早。24很多人要結婚了。他說他沒辦法結婚。(我知道一點婚姻法,說有重大精神疾病無法結婚。還請法律專業人士解答是不是這個原因。)

他現在(2019年)的情況是成為了精神病人,(重大慢性病病人),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成為了殘疾人。他出生於95年,現在24歲。

這就是我朋友復讀的故事。


阿海哥1


我一個上大學前想要復讀的人想說,大學同學讓我不再後悔沒有去復讀!

高中的時候我是美術生,17年的高考我的成績比二本線高50多分。本來四川地區不改變藝體招生政策的話,我是穩上一本大學的。不過,世事難料,我最後選擇用文化分讀了獨立院校(我們學校收分比普通公辦二本要高)。

在大一上半學期,我每天都陷入了自己選擇為什麼是在這所學校的疑問。的確,我的文化成績不好,但是要是沒有學美術呢?去復讀,不走藝體,我能不能用文化分考一個一本大學呢?

說實話,我從來不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但是我的意志不堅定是一直以來的缺點。

現在周圍同學很多都是復讀生,他們以前也是滿懷信心,渴望讀一個好大學,但是結果呢?我們現在不是在一個學校裡面待著嗎?

有的人是第一次高考沒上本科線,有的人是第一次高考只超出一本線一點。本來他們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經過了復讀,他們相遇在同一所獨立院校。

我和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意志力不堅定!

通過和他們的聊天,我知道了復讀的壓力相當大,但是對於意志力不堅定的人來說,奮力拼搏只能保持一段時間。過了滿腔熱血的這段時間之後,迎接他們的是加倍的壓力以及自我放縱。

綜上,我認為成績一般水平,自制力和意志力不堅定的人選擇復讀選擇加倍的謹慎!!!

大一一年的成長我將它稱為“對高中時期不努力的補償”,我現在大二已經不後悔沒有選擇復讀了。因為努力的人不止有高考這一條路可以努力,我對高考的不甘心都展現在了我的大學學習中,所以我現在也是一個一等獎學金的獲得者(我們學院一等獎只有一個,相當於我也是綜合排名的第一名)。

從小到大,我在學習上都沒有獲得過那麼大的嘉獎,現在有了高考失敗的激勵,我在大學同學中也逐漸成為了從前自己羨慕的人。

無論選擇哪條路,只要初心不變,最後都能到達同樣的終點!!!




芳心研究所


距離我第二次高考還有35天,所以剛好看到這個問題,有感而答。

復讀這一年過的很快,我是2018年一卷考生,去年考了402,本科線376。其實這也是我高三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同許多選擇復讀的人一樣,原因只為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那種可以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我並不想讓大學四年空虛茫然地度過。

回想這半年多來,有過失落,自我否定,甚至放棄,但是還是盡力去改變這些消極的想法和學習態度。

不同的年齡段做不同的事情,付出多少必定會收穫多少。人生總有不如意之事,可我們還是要積極地面對生活,去追逐自己的理想,尋找生活的意義。無論未來如何,我都會坦然處之,微笑以對。

最後想對自己說:高考不過是幾張試卷,幾本書的知識點,別人能夠做到的,我一定也可以!


以鍵盤之


那些復讀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我來結合幾個近年來我接觸過的復讀生的案例來簡單分析一下復讀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第一位考生,這個考生2015年考上了一所一般的本一院校,家長覺得孩子沒發揮好,勸孩子復讀一年,孩子答應了。復讀選擇的學校是全國有名的衡中,在復讀的這一年裡,家長通過班主任的料及,孩子成績上升的很快,模考每次都在600以上,去一所211大學是沒問題的。沒想到的是,孩子在快要高考的前兩個月心理壓力驟增,家長沒有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高考發揮失常,僅考了500出頭,沒有達到本一線,被迫選擇二本就讀。

第二位考生,2017年高考達到本一線,並且被一所本一院校錄取,但並沒有達到孩子的目標,遂決定復讀一年,這一年裡,波瀾不驚,分數漲的很慢,2018年高考分數出來,與2017年分數基本持平,白浪費了一年時光。

第三位考生,2017年高考被一所醫科大學錄取,入學後在體檢覆查時發現眼睛有問題被退學,因為他的眼睛問題是不能學醫學類專業的,原因是在高考體檢時沒有體檢出來。沒有辦法,被迫復讀,2018年高考成績出來後高興至極,因為漲了100分,最終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學錄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其實,復讀一年後,大概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這三種情況,漲了不少分數被一所更好的大學錄取。保持前一年水平的,由於不願意再復讀,選擇一所大學就讀。低於前一年的分數,或者再次復讀,或者不管好壞選擇一所大學就讀。


王風報志願


我是一名曾經的高三班主任,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

我有一個學生,成績非常優秀,每次模擬考試都是全校第一,被認為是我校最有希望上北大清華的,領導、老師都在默默的幫助他,給他提供一般學生享受不了的待遇。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在高考中失利了,只能上中南大學這一類的學校,但她就是想去北大清華,最後選擇了復讀。當時我提供的建議是,如果你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你就復讀,她說她有百分之百。第二年她成功的進入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一位學生成績偏下,高考只達到了三本線,其實他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但他的父母想要他復讀,想要他最起碼讀個二本,三本說出去丟人。當時我給的建議是你自己決定。最後在他父母的壓力下,選擇了復讀。第二年,三本線都沒有達到,讀了個專科。

如果是你高考確實是失利了,只達到了你平時水平的50%,可以去復讀,不出什麼意外,最後可以達到你的目標。


政史君


復讀這件事,對於每一個經歷過的人來說,都知道有多不容易。高考就像經歷了一次煉獄,復讀的人經歷了兩次,而且心理壓力增長成幾何倍。當年我也經歷過復讀,對此深有感觸。

毛坦廠中學號稱“高考工廠”,每年上萬人參加高考,而他的生源就主要來自高考失利的復讀生,2018年毛坦廠中學一本上線率為66%,本科上線率高達95.7%,本科達線人數連續五年突破萬人大關,600分以上222人,理科最高分698分,文科最高分634分。

可見雖然困難,但是很多人通過復讀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人甚至從高考失利逆襲到了清華大學。

我的第一次高考,也就比本科線高了10多分,志願是女朋友幫我填的,兩人一模一樣,結果她走了本科,我被一所專科學校錄取。

所以知道分數就下定了復讀的決心,錄取通知書寄到家拆都沒拆直接扔垃圾桶了。家裡人也支持,媽媽知道我要復讀,暑假就到學校幫我報了名,上了本科線花的學費也不算多。

那年暑假那也沒去,基本把自己鎖屋裡複習了,經歷了一次高考,再回過頭來複習的時候莫名輕鬆了很多,雖然很難熬,但學習的壓力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家裡人和女朋友一直很支持,這是強大的精神支柱。經過一年努力,第二次高考超了一本線100多分,整體增長130多分,壓線進了一所985高校,在當時復讀班來說算是進步最大的一個。

填志願的時候女朋友勸我別浪費分數,不要去她的學校了,所以幫我選擇了本省的985高校。拿到錄取通知書當天她卻跟我提出來分手,原因是她在大學裡有男朋友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就那麼真實。

對於我來說,復讀確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至少讓整個家庭境況有了較大改變。遺憾的是錯過了一位佳人,現在各自有了家庭,已相忘於江湖。


象牙塔裡講故事


高考完一年後,看到這個問題,本想忽略掉,想想還是選擇回答。

我的很多同學不滿意當時的成績,紛紛選擇了復讀。當時的我也一度想過復讀,因為種種原因,也沒去復讀。在這高不成低不就的學校,過得也蠻好。

其實,復讀一年的痛苦與掙扎,只為了化繭成蝶,得到自己滿意的分數。他們17年6月份高四完結,也都考的還不錯。

說是復讀,很多人卻都對“復讀一定會有好分數”這個道理深信不疑。卻都沒有想過,其中也不乏復讀一年甚至還沒有原來成績好的人。對於這樣的復讀生,誰能懂得他們的痛苦與無奈?誰說努力一定會有回報,我這麼努力,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回報?為什麼老天還這麼折磨我?

當然,也還是有很多選擇復讀後考的更好或者上了自己滿意的學校的學生。

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分數,可卻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猶猶豫豫,躊躇不安,那就去選擇復讀。如果,有機會,為什麼不去嘗試?就算失敗了,也不會後悔。因為,這總比日後一生的痛楚與遺憾好得多。前提,你必須是孤注一擲、全力以赴,不懈努力。否則,復讀一年,也是枉然,一點兒用都沒有。

還有,如果復讀失敗,也不要難過、憤世嫉俗,因為,這一年的時光,不單單是帶給你學習成績的好與壞,更多更重要的是堅持、毅力與習慣等品質方面上的提升。相信我,這對於日後的你,將會是無比的財富。

最後,送你一句加油。人生啊,只有不斷加油、全力奔跑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