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那些复读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以键盘之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因为我就是那些复读的人,我的身边也有一大群复读的人。

我的参加的第一次高考是2016年的高考,当时仗着自己“聪明的大脑,超强的记忆能力”和以为高考能超常发挥的想法,整天无所事事,悠哉悠哉,小日子过的确实不错。因为当时成绩还可以,班上前几名那种。所以,高考之后成绩还没出来那段时间我一直逍遥自在以为自己必上重本无疑。

然而,事实是,成绩出来后,我查了27分。说实话,当时并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吃火锅。因为知道自己平时不太努力,所以也觉得上天是公平的。应当如此。所以当时也有复读的想法,不过我还是认真的填了志愿,二批志愿十分认真的填,都是填的好的二本院校。希望运气好还是能上。当时想着能上就去,不能就复读。哈哈哈哈哈,后来果然去复读了。

复读的时候换了一个学校,我们那个班全是复读的,复读的人也各种各样,有当兵退伍的,上了大学不满意的回来的,在国外留学不适应的,还有一个第二次复读的(为了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大多数还是我们这种应届生,不过。有些是超过重本线不满意的,有些是在本科线徘徊的。总之相聚就是缘分,大家都是复读的,感情挺好,相处也融洽。

就现实而言,复读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有过一年高三的经历,大多数人心态都比较平和的。老师还会给予我们比应届生更多的休息时间。当然只是相对的,一周只有三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一个月只有一天假,但是我们会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玩耍(为此挨批不少)。更重要的是,我感觉复读使人成熟了,许多想法都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更懂得对自己负责了,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生活。总之,感觉不错。哈哈哈哈,但是和你其它复读的同学比起来,我依然没那么努力。


一切按部就班,又到了2017高考,高考的前一天我失眠了(可能是太兴奋),一直到三点钟才睡。第二天早上吃了包头疼粉,喝了杯党参汤。就去考试了,还好,一切顺利,没有打瞌睡。然后接下来的考试都顺利进行。考试完了感觉人都虚脱了,就像深海的鱼儿出水一般,有点兴奋,又有点迷茫。在家躺了两天就和朋友一起出去嗨了。

过了几天,成绩出来了,我过了重本线,但是只超了五分。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分数。只能说,高考的变数很大。很努力的人有考的好的,也有比去年还差的。还有纹丝不动的。。。复读了两年啊那个小伙伴依然没考上她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不过她没有选择再复读了。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进步了的。

总之,大家都上大学了。有些人会抱怨一下当初没填好志愿,选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但是至今,我从未听到谁抱怨后悔复读的!

在我看来,复读挺好的,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甚至还会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总之,我不后悔。虽然我还是没能上重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明月诗


坦率地说,复读,是我这一生,自己做的第一个比较重大的决定。我是比较幸运的,这个决定对我后来的学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高考,我差重点线十分,而我的志愿是要学医,这个分是填不了什么好学校的。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可以退而求其次,二本不也是大学嘛。但我没听,觉得不就一年时间嘛,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于是去复读,一年后,考入了四川大学,随后继续到中科大念研究生,念博士。

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逃避,而是直面自己的梦想,再战了一年。如果没有复读,可能现在我已经在外面工作了,自然可能也就没有现在的深造机会。


人一辈子,好几十年,但真正称得上命运转折点的,可能也就一个高考。我说这话,不是讲自己有多么成功,事实上现在的生活,每天也得面对不少的烦心事儿。只不过,高考的好坏,上什么层次的学校,的确可能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考研也是一次机会,但意义已经没有高考那么大了。就学业而言,本科正是打基础的时期,也是个人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能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确实还是蛮重要的。

所以,如果你现在犹豫是否复读,那么,我的意见是:

与其大学毕业后为找工作消耗一年,不如用复读的一年去给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机会。记住,复读带给你的不是结果,而是一次机会,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一次去名校的机会,一次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用一年时间换一个这么宝贵的机会,这笔买卖不亏。何况,对大多数人而言,过了这个村,还真就没这个店了。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说起复读生来,怎么说呢,因为自己并没有复读过,但是,大学同学里有复读生考进来的,所以,可以说一下这俩个同学的例子,仅供参考

我们读大学时,才十八九岁,还比较懵懂无知,但是,班上有几个特别大的,和我们同班

有一个男生,印象很深刻,因为他又高又壮又黑,感觉很沧桑。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考了好几年才考进来的,年龄起码大我们五六岁了,已经是标准的青年了。



他一进学校,就立刻开始想办法进了学生会,非常积极努力,当时我们还放纵玩耍时,人家就和系主任辅导员等,搞得关系特别好。最后他弄了个优秀毕业生。

另一方面,他积极地找对象,而且功利性很强,就是找同乡里,条件比较好的。最后他真找了一个,年龄也比较大,应该也是复读生,俩人恩恩爱爱,每次他到女生宿舍底下喊时,别人就开玩笑说,“某某某你的黑驴王子来了”

人家俩个毫不在意(一副不跟小屁孩计较的模样),听说一毕业就结婚了

现在也是一方诸侯了。这就是复读带给他的命运的改变



再说个女生。

班里有个女生特别老气,后来知道她真的比我们大好几岁,她在学习上和仕途上没有很大的追求,我感觉她上大学,就是希望能找个男朋友。

于是,她一直有心地在同乡会里找,很快找上了,谈了一阵子又散了。

不过她也不在乎,越挫越勇。

她还特别积极的学习如何跳舞,如何游泳,如何穿衣打扮。

毕业时,她如愿以偿找了对象,打扮的也很漂亮了。

听说现在混的也很不错!是公务员!

高考复读,给了他们很大的机会来改变命运!祝福这些同学!


Longsuixinyuan


我先给出答案:我有一个朋友2014年高中毕业,他参与了四次高考。现在(2019年)的情况是成为了精神病人,(重大慢性病病人),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成为了残疾人。他出生于95年现在24岁。

以下回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2017年上半年写的,当时给出了我的结论,这个结论有很多人不太认可。后面的部分是2019年新增加的答案,我觉得新增加的内容可以更好的回答楼主的问题,先看第一部分内容,2019年略有修改。

讲一个我复读三年哥们的故事

我有一个哥们,他和我同一年上的高中,我们一开始在同一个班,后来分班时他选择了理科。我选择了文科。2014年我高考完了以后考上了大学。在高中时,他平时不太擅长言辞,不太爱和别人打交道,他认为自己性格是这种钻研型的,他喜欢科研,擅长物理,打算上核物理专业,毕业后打算去实验室一直搞科研。把自己分配到偏远地区,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正好避免和别人打交道。他家里父母也不是特别喜欢和别人打交道。他们家里认为只有二本好学校好专业才能给他带来一份十分不错的工作。

但是核物理只有一本二本好学校有,他第一次的分数只够三本。他打算去复读,把志愿交给我填报。我给他报了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我劝他去上学,他不肯。

最终他去复读了,复读要吃很大的苦。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我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他一开始在我们那里最好的学校复读,一个月后待不下去了,回来了。然后去我们一个普通学校复读。

这一年感觉他变化好多。变化的我都不认识他了。很多人说他精神状态不好,精神情况不佳。我这边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他这个原来不撒谎的人,天天在撒谎。感觉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一年他只是考了一个专科。就是这样。

于是他又去这所学校复读。时间过的好快,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他还是考了一个三本。分数还没有第一年考的三本高。报志愿还没有第一年广西科技大学好。这一年他报了一个东北的学校,和物理有关的学校。

他给我们说的要去上学,三本就三本,不再去复读了,一个假期都在准备上学的事情。我们认为他肯定去上学了。

九月份给他打电话他说大学生活很不错。正在军训,很喜欢。从此以后我们再则联系不到他了。微信QQ电话都不行。感觉很奇怪,大学不让用手机?

后来两个月后,我联系到我一个朋友,他说这哥们又回去那个学校复读了,在26班。但是这哥们在我们面前一直再说自己在大学上学。我们也没有揭穿他。

再后来春节联系过一次。他说大学生活不错。自己在忙。我们再没有联系过。

一直到今年五月,问咯一下自己联系到的朋友他成绩不错。几次模拟考试绝对能上二本。但是半个月前,一个高中上课的日子,他QQ在线。我忘了他一直在我们面前装作自己上大学,实际上还在复读。我给他发了一句高考加油!他说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我这会反应过来,忙说,大学好好学习。他说他已经不上大学了。两个星期从庆阳(甘肃城市)大学回家了。至于什么原因不上。为什么大学从东北跑到庆阳去了。他不愿意说。

我给朋友打了电话,朋友告诉我。两个星期前他从复读班偷着去包夜了,被班主任批评了,于是不想考大学,不想复读了。回到了家。现在他打算去深圳和他朋友打工。但是他最后并没有去成,这个朋友是他想象出来的,根本不存在。这时候才发现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我很疑惑,为什么放着大学不去考,要去打工。他啊,性格很倔,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让他去参加高考,不可能了。

我呢,今年大学毕业了,该去找工作了。

此时,我心里很复杂,想到很多话,却说不出口。唯一能说出口的是这句不知道是谁说的:什么年龄段就干什么年龄段该做的事情。

当然这句谁说的古话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他又同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面了。(这是2017年我给出来的结论或者答案。很多人认为这个不恰当。现在我也认为不恰当,我就不修改啦,请看后面的答案。)

下面是第二部分,修订于2019年。

就在他2017年结束高考后,他家里人感觉他不对劲。我们也感觉到他第一年复读开始,他的精神上面出了问题。我是最先感觉到的,我也给我朋友说了,他们说是我想太多。

于是他们家人带他去我们当地医院检查了。医院给出了的诊断。是他有精神分裂。而精神分裂一开始很难察觉。但是会被别人察觉。所以这也就是我和他家里人察觉到的原因。而别人认为我们是在开玩笑。

后来他就开始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他的病越来越严重。时常感觉别人在追杀他。于是他们家到了当地大医院。被彻底诊断出他有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强迫症,还有一些自闭症。这个结果是他给我说的。他并没有给我具体证明。

在后来,他经常性发病。经常在和我们正常人走一起,感觉别人在追杀他。导致我们和他一起见面很尴尬。而我们在给他说话的时候。他对复试句型根本无法理解。举例:今天晚上九点整我和张某还有你一起在某餐馆202房间吃大盘鸡。这个有很多单句组成的复合句。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我们在和他一起聊天,他经常感觉,我们嘴在动。但是我们说的啥意思。他听不懂。

至于强迫症。我见过两回,一回是我们在ktv唱歌。他啥喝的都没有喝。但是他那边每隔两分钟就去一次厕所。强迫自己在上。站在那里好几分钟才可以尿出来。然后出来后说有人在厕所要打他。但是厕所其实空无一人。

另外一回是,他欠我七块钱的车费。我和他在一起,我开玩笑问他要7块钱。于是他从口袋里拿出七张一块钱,一张一张数了六遍。我在旁边看到他明明7块钱够呢,但是他说他只有6块钱,正常人数一遍就够了。

后来,他就成为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去找工作,很多单位一看他精神有问题。有段时间,他给人感觉不正常的太明显。就连忙拒绝。说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规定是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而他在购买一些几千元商品的时候。老板感觉他的不对劲,也会拒绝出售给他,说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我打算给他报个培训学历的班。但是那些培训机构一听说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纷纷拒绝了。(这个因为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所以只是客观讲述,具体法律原因,还请专业大神进行解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都会受到限制。

后来他家里人在村上给他申请了重大慢性疾病补助。村里审批通过了。他就成为了重大慢性疾病人。每个月国家给2000元医药费,他每个月服用的药物大概2500元左右。

之后,他家里人给他去残联申请办理了残疾证。残联每个月给他100元的补助。这个补助可以领取终身。年龄越大费用越高。于是他成为了法律上的残疾人。(精神残疾,不知道这个词准确不。)

如今,他在家里,没有出去找工作,在家休息治疗疾病。我问他啥时候出去工作,回归正常社会。他回答等病好了的。我问了医生这个病情无法治愈。只能用药物控制。疾病使得他无法工作,也没有单位愿意要他。

而他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我去过他家。他家里只有一台大屁股电视,一台洗衣机和一台冰箱。还有一个电风扇。他没有智能手机,只用一个老的诺基亚。

最后一次见面,我问他什么时候找个对象结婚,因为我们这边结婚年龄比较早。24很多人要结婚了。他说他没办法结婚。(我知道一点婚姻法,说有重大精神疾病无法结婚。还请法律专业人士解答是不是这个原因。)

他现在(2019年)的情况是成为了精神病人,(重大慢性病病人),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成为了残疾人。他出生于95年,现在24岁。

这就是我朋友复读的故事。


阿海哥1


我一个上大学前想要复读的人想说,大学同学让我不再后悔没有去复读!

高中的时候我是美术生,17年的高考我的成绩比二本线高50多分。本来四川地区不改变艺体招生政策的话,我是稳上一本大学的。不过,世事难料,我最后选择用文化分读了独立院校(我们学校收分比普通公办二本要高)。

在大一上半学期,我每天都陷入了自己选择为什么是在这所学校的疑问。的确,我的文化成绩不好,但是要是没有学美术呢?去复读,不走艺体,我能不能用文化分考一个一本大学呢?

说实话,我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我的意志不坚定是一直以来的缺点。

现在周围同学很多都是复读生,他们以前也是满怀信心,渴望读一个好大学,但是结果呢?我们现在不是在一个学校里面待着吗?

有的人是第一次高考没上本科线,有的人是第一次高考只超出一本线一点。本来他们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经过了复读,他们相遇在同一所独立院校。

我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意志力不坚定!

通过和他们的聊天,我知道了复读的压力相当大,但是对于意志力不坚定的人来说,奋力拼搏只能保持一段时间。过了满腔热血的这段时间之后,迎接他们的是加倍的压力以及自我放纵。

综上,我认为成绩一般水平,自制力和意志力不坚定的人选择复读选择加倍的谨慎!!!

大一一年的成长我将它称为“对高中时期不努力的补偿”,我现在大二已经不后悔没有选择复读了。因为努力的人不止有高考这一条路可以努力,我对高考的不甘心都展现在了我的大学学习中,所以我现在也是一个一等奖学金的获得者(我们学院一等奖只有一个,相当于我也是综合排名的第一名)。

从小到大,我在学习上都没有获得过那么大的嘉奖,现在有了高考失败的激励,我在大学同学中也逐渐成为了从前自己羡慕的人。

无论选择哪条路,只要初心不变,最后都能到达同样的终点!!!




芳心研究所


距离我第二次高考还有35天,所以刚好看到这个问题,有感而答。

复读这一年过的很快,我是2018年一卷考生,去年考了402,本科线376。其实这也是我高三以来考得最好的一次。同许多选择复读的人一样,原因只为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那种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我并不想让大学四年空虚茫然地度过。

回想这半年多来,有过失落,自我否定,甚至放弃,但是还是尽力去改变这些消极的想法和学习态度。

不同的年龄段做不同的事情,付出多少必定会收获多少。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可我们还是要积极地面对生活,去追逐自己的理想,寻找生活的意义。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坦然处之,微笑以对。

最后想对自己说:高考不过是几张试卷,几本书的知识点,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一定也可以!


以键盘之


那些复读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我来结合几个近年来我接触过的复读生的案例来简单分析一下复读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位考生,这个考生2015年考上了一所一般的本一院校,家长觉得孩子没发挥好,劝孩子复读一年,孩子答应了。复读选择的学校是全国有名的衡中,在复读的这一年里,家长通过班主任的料及,孩子成绩上升的很快,模考每次都在600以上,去一所211大学是没问题的。没想到的是,孩子在快要高考的前两个月心理压力骤增,家长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高考发挥失常,仅考了500出头,没有达到本一线,被迫选择二本就读。

第二位考生,2017年高考达到本一线,并且被一所本一院校录取,但并没有达到孩子的目标,遂决定复读一年,这一年里,波澜不惊,分数涨的很慢,2018年高考分数出来,与2017年分数基本持平,白浪费了一年时光。

第三位考生,2017年高考被一所医科大学录取,入学后在体检复查时发现眼睛有问题被退学,因为他的眼睛问题是不能学医学类专业的,原因是在高考体检时没有体检出来。没有办法,被迫复读,2018年高考成绩出来后高兴至极,因为涨了100分,最终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录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复读一年后,大概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这三种情况,涨了不少分数被一所更好的大学录取。保持前一年水平的,由于不愿意再复读,选择一所大学就读。低于前一年的分数,或者再次复读,或者不管好坏选择一所大学就读。


王风报志愿


我是一名曾经的高三班主任,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

我有一个学生,成绩非常优秀,每次模拟考试都是全校第一,被认为是我校最有希望上北大清华的,领导、老师都在默默的帮助他,给他提供一般学生享受不了的待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在高考中失利了,只能上中南大学这一类的学校,但她就是想去北大清华,最后选择了复读。当时我提供的建议是,如果你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你就复读,她说她有百分之百。第二年她成功的进入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位学生成绩偏下,高考只达到了三本线,其实他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他的父母想要他复读,想要他最起码读个二本,三本说出去丢人。当时我给的建议是你自己决定。最后在他父母的压力下,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三本线都没有达到,读了个专科。

如果是你高考确实是失利了,只达到了你平时水平的50%,可以去复读,不出什么意外,最后可以达到你的目标。


政史君


复读这件事,对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来说,都知道有多不容易。高考就像经历了一次炼狱,复读的人经历了两次,而且心理压力增长成几何倍。当年我也经历过复读,对此深有感触。

毛坦厂中学号称“高考工厂”,每年上万人参加高考,而他的生源就主要来自高考失利的复读生,2018年毛坦厂中学一本上线率为66%,本科上线率高达95.7%,本科达线人数连续五年突破万人大关,600分以上222人,理科最高分698分,文科最高分634分。

可见虽然困难,但是很多人通过复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甚至从高考失利逆袭到了清华大学。

我的第一次高考,也就比本科线高了10多分,志愿是女朋友帮我填的,两人一模一样,结果她走了本科,我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

所以知道分数就下定了复读的决心,录取通知书寄到家拆都没拆直接扔垃圾桶了。家里人也支持,妈妈知道我要复读,暑假就到学校帮我报了名,上了本科线花的学费也不算多。

那年暑假那也没去,基本把自己锁屋里复习了,经历了一次高考,再回过头来复习的时候莫名轻松了很多,虽然很难熬,但学习的压力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家里人和女朋友一直很支持,这是强大的精神支柱。经过一年努力,第二次高考超了一本线100多分,整体增长130多分,压线进了一所985高校,在当时复读班来说算是进步最大的一个。

填志愿的时候女朋友劝我别浪费分数,不要去她的学校了,所以帮我选择了本省的985高校。拿到录取通知书当天她却跟我提出来分手,原因是她在大学里有男朋友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就那么真实。

对于我来说,复读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至少让整个家庭境况有了较大改变。遗憾的是错过了一位佳人,现在各自有了家庭,已相忘于江湖。


象牙塔里讲故事


高考完一年后,看到这个问题,本想忽略掉,想想还是选择回答。

我的很多同学不满意当时的成绩,纷纷选择了复读。当时的我也一度想过复读,因为种种原因,也没去复读。在这高不成低不就的学校,过得也蛮好。

其实,复读一年的痛苦与挣扎,只为了化茧成蝶,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他们17年6月份高四完结,也都考的还不错。

说是复读,很多人却都对“复读一定会有好分数”这个道理深信不疑。却都没有想过,其中也不乏复读一年甚至还没有原来成绩好的人。对于这样的复读生,谁能懂得他们的痛苦与无奈?谁说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我这么努力,还是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为什么老天还这么折磨我?

当然,也还是有很多选择复读后考的更好或者上了自己满意的学校的学生。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分数,可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犹犹豫豫,踌躇不安,那就去选择复读。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去尝试?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后悔。因为,这总比日后一生的痛楚与遗憾好得多。前提,你必须是孤注一掷、全力以赴,不懈努力。否则,复读一年,也是枉然,一点儿用都没有。

还有,如果复读失败,也不要难过、愤世嫉俗,因为,这一年的时光,不单单是带给你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更多更重要的是坚持、毅力与习惯等品质方面上的提升。相信我,这对于日后的你,将会是无比的财富。

最后,送你一句加油。人生啊,只有不断加油、全力奔跑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