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機械密封件產生洩露的分類,這些知識你瞭解多少

機械密封件產生洩露的分類,這些知識你瞭解多少

機械密封件產生洩露的分類,這些知識你瞭解多少

1.按洩漏的機理分類

(1)界面洩漏:在密封件(墊片、填料)表面和與其接觸件的表面之間產生的一種洩漏。如法蘭與墊片之間、填料與軸或填料箱之間的洩漏。

(2)滲透洩漏:介質通過密封件(墊片、填料)本體毛細管滲透出來,這種洩漏發生在緻密性較差的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化學纖維等材料製成的密封件上。

(3)破壞性洩漏:密封件由於急劇磨損、變形、變質、失效等因素,使洩漏間隙增大而造成的一種危險陛洩漏。

2.按洩漏量分類

液體介質洩漏分為五級

(1)無洩漏:檢測不出洩漏為準。

(2)滲漏:一種輕微洩漏。表面有明顯的介質滲漏痕跡,像滲出的汗水一樣。擦掉痕

跡,幾分鐘後又出現滲漏痕跡。

(3)滴漏:介質洩漏成水球狀,緩慢地流下或滴下,擦掉痕跡,5min內再現水球狀滲漏者為滴漏。

(4)重漏:介質洩漏較重,連續成水珠狀流下或滴下,但未達到流淌程度。

(5)流淌:介質洩漏嚴重,介質噴湧不斷,成線狀流淌。

氣態介質洩漏分為四級

(1)無洩漏:用小紙條或纖維檢查為靜止狀態,用肥皂水檢查無氣泡者。

(2)滲漏:用小紙條檢查微微飄動,用肥皂水檢查有氣泡,用溼的石蕊試紙檢驗有變色痕跡,有色氣態介質可見淡色煙氣。

(3)洩漏:用小紙條檢查時飛舞,用肥皂水檢查氣泡成串,用溼的石蕊試紙測試馬上變色,有色氣體明顯可見者。

(4)重漏:洩漏氣體產生噪聲,可聽見。

 3.按洩漏的時間分類

(1)經常性洩漏:從安裝運行或使用開始就發生的一種洩漏。主要是施工質量或是安裝和維修質量不佳等原因造成。

(2)間歇性洩漏:運轉或使用一段時間後才發生的洩漏,時漏時停。這種洩漏是由於操作不穩,介質本身的變化,地下水位的高低,外界氣溫的變化等因素所致。

(3)突發性洩漏:突然產生的洩漏。這種洩漏是由於誤操作、超壓超溫所致,也與疲勞破損、腐蝕和沖蝕等因素有關。這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洩漏。

4.按洩漏的密封部位分類

(1)靜密封洩漏:無相對運動密封副間的一種洩漏。如法蘭、螺紋、箱體、卷口等結合面的洩漏。相對而言,這種洩漏比較好治理。

(2)動密封洩漏:有相對運動密封副間的一種洩漏。如旋轉軸與軸座間、往復杆與填料間、動環與靜環間等動密封的洩漏。這種洩漏較難治理。

(3)關閉件洩漏:關閉件( 閘板、閥瓣、球體、旋塞、節流錐、滑塊、柱塞等)與關閉座(閥座、旋塞體等)間的一種洩漏。這種密封形式不同於靜密封和動密封,它具有截止、換向、節流、調節、減壓、安全、止回、分離等作用,它是一種特殊的密封裝置。這種洩漏很難治理。

(4)本體洩漏:殼體、管壁、閥體、船體、壩身等材料自身產生的一種洩漏。如砂眼、裂縫等缺陷的洩漏。

5.按洩漏的危害性分類

(1)不允許洩漏:係指用感覺和一般方法檢查不出密封部位有洩漏現象的特殊工況。

如極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介質以及非常重要的部位,是不允許洩漏的。核電廠閥門要求使用幾十年仍舊完好不漏。

(2)允許微漏:係指介質允許微漏而不產生危害的工況。

(3)允許洩漏:係指一定場合下的水和空氣類介質的洩漏。

 6.按洩漏介質的流向分類

(1)向外洩漏:介質從內部往外部空間傳質的一種現象。

(2)向內洩漏:外部空間的物質向受壓體內部傳質的一種現象。如空氣和液體滲入真空設備容器中。

(3)內部洩漏:密封系統內介質產生傳質的一種現象。如閥門在密封系統中關閉後的洩漏等。內部洩漏難以發現和治理。

7.按洩漏介質種類分類

如漏氣、漏汽、漏水、漏油、漏酸、漏鹼、漏鹽等等。

本文來源於中通協泵業分會,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後臺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