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美國電商步入全面徵稅時代,中國電商什麼時候徵稅?

2018年6月21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數判決各州有權對互聯網電商公司的跨州銷售徵稅。這意味著,美國電商將步入了全面徵稅時代。

美國電商步入全面徵稅時代,中國電商什麼時候徵稅?

在這之前,美國的網購還是沿襲幾十年前的規定,即一個網絡商家在A州,如果在B州沒有實體業務,那麼B州的消費者從該賣家購物,就不用繳納消費稅。之所以這樣做,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67年的最高法院判決,那時還是電話郵購興起的時代,就是賣家定期給消費者寄一本購物商品書,消費者看中後就匯款給商家下單。當時政府為了鼓勵這種新興的購物方式,於是就這樣規定。後來易貝、亞馬遜開創的網絡零售時代到了之後,這個規定沒有改變,於是促進了美國電商的繁榮。在判決之後,那麼不管商家在B州有沒有實體店,B州的消費者都必須根據本地消費率納稅。

看到這裡,中國的消費者可能有點難理解,原因是中美兩國的稅收制度不一樣。在中國,我們去實體店購物,商品的價格是含稅價格,我們按照上面的數額支付就行了,而在美國,實體店的價格是不含稅的,消費者要購買,就必須再繳納一筆稅收,稅率是4%-10%之間,每個州每個城市都不一樣。 

  跨州網絡購物不用交稅,雖然促進了電商的發展,但卻給實體店帶來巨大的壓力,許多實體店破產倒閉了。2018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推特上指責亞馬遜,說平臺上的第三方賣家逃稅,給地方政府帶來了損失。

  這個消息公佈後,美國的亞馬遜、易貝、esty等電商平臺的股價有小幅的下跌。很多人認為,新稅法雖然會對電商平臺帶來衝擊,但可以讓實體店更加公平參與競爭。

美國電商全面徵稅,跟中國的商家和消費者當然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但很多人好奇,中國的電商什麼時候開始徵稅呢?

美國電商步入全面徵稅時代,中國電商什麼時候徵稅?

在中國,自從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興起後,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但同時也給實體店帶來巨大的衝擊,許多商店客流量減少,陷入了倒閉的危機。於是很多人驚呼,中國的電商應該也要交稅,否則對實體店不公平。

但事實上,這樣的觀點並不正確,因為中國大部分實體店其實也沒交稅,許多個體戶經營的商店只要不達到一定的營業額是可以免稅的。就算交,其實也只是交小額的管理費。那為什麼實體店會競爭不過網店呢?主要原因是實體店的店租昂貴,大大地提高了成本。

另一方面,網絡電商不交稅的其實也只是個人賣家,對於企業經營的賣家,其實早已納入了正常徵稅的範圍了。天貓、京東、唯品會、一號店、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都需要公司簽約,同時用對公賬戶結算,所有的銷售收入回款到公司賬戶,雖然公司可以一定程度合理避稅,但逃稅是不可能的,畢竟國稅、地稅的工作人員也不是吃閒飯的。

關於納稅問題,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很陌生,覺得自己沒有納稅,但事實上,中國的每個消費者都要繳納大量的稅。就以香菸為例,2017菸草稅收達11145.1億元,菸民們只要一吸菸,就向國家繳納了大量的稅。

美國電商步入全面徵稅時代,中國電商什麼時候徵稅?

在中國,政府主要向企業徵稅,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節約成本,就比如向電力企業徵稅,那麼國稅地稅部門只需要向國家電網公司徵稅就可以了,不需要向所有用電的人收稅,二是可以減少人民的反抗,這是因為如果向普通人徵稅,那麼他們就會想,我的收入本來就這麼少了,國家竟然還這麼殘忍要徵稅,我不交了!

因此中國電商事實上直接或間接都早已納稅了,而每個消費者也都是納稅人,我們每購買一件衣服、一包餅乾等商品,在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原料、水電、交通、經營場所等成本,國家早已對其徵收了一系列的稅收。

2017年,中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72567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稅收收入達144360億元,同比增長10.7%,平均到我們每個人頭上,一人平均納稅1.06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