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中國首批“海水稻”明年誕生 2020年可大範圍種植

中國首批“海水稻”明年誕生 2020年可大範圍種植

6月11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白泥地實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起秧,為插秧做準備

5月底種植於青島、東營和大慶的“海水稻”已經綠油油一片。近日獲悉,由袁隆平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已在6‰鹽度灌溉水條件下培育出畝產超過600公斤的品系。目前正在進行品種區域測試。按計劃,2019年中國將誕生第一批海水稻品種,預計2020年稻種可上市銷售。

今年5月底,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青島市城陽區國家級濱海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進行了現場指導。

袁隆平技術團隊的海水稻有哪些優勢?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博士介紹,他們培育的品種可以耐受6‰的鹽鹼度,而其他育種家選育的品種一般只耐受3‰左右的鹽鹼度。

張國棟所在研發中心已在6‰鹽度灌溉水條件下培育出畝產超過600公斤的品系,他介紹,“目前正在全國主要鹽鹼地進行品種區域測試,需要兩年時間,然後再進行一年生產性實驗。2019年中國就會誕生第一批耐鹽鹼水稻(即海水稻)品種,2020年可以大範圍種植。”

對於未來海水稻上市後的價格,張國棟表示,會和普通稻種在一個水平線或略高,但不會高很多,“種業流通市場是生產物資市場,不是一個高暴利行業,價格太高的話會影響農民購買積極性”。

據張國棟介紹,“海水稻”品種目前尚無國家標準,得不到國家認可,2017年在他們牽頭下,相關國家標準已開始制定,並將就品種進行認定。

釋疑1海水稻只能種在海邊嗎?

可種在各類鹽鹼地,真名“耐鹽鹼水稻”

很多人以為海水稻只能在海邊種植,這其實是個誤會。海水稻真名叫“耐鹽鹼水稻”。

今年5月,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山東青島城陽區、新疆喀什嶽普湖、黑龍江大慶、山東東營和浙江溫州同時插秧。

張國棟介紹,這5處基地分別代表了濱海小流域鹽鹼地、新疆乾旱半乾旱鹽鹼地、東北蘇打凍土鹽鹼地、環渤海鹽鹼地和東南沿海新生鹽鹼地等類型,再加上陝西延安南泥灣次生鹽鹼和退化耕地,基本覆蓋了我國主要鹽鹼地類型。

“松嫩平原也有一兩千萬畝蘇打凍土鹽鹼地,由於凍土層的存在,水排不下去,所以鹽鹼化了;新疆則是乾旱半乾旱鹽鹼地,蒸發量大水源少,很多土地鹽鹼化已經非常嚴重。”張國棟解釋。

張國棟介紹,團隊2012年開始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大鹽鹼地進行耐鹽鹼水稻研究,2016年已經培育出相對穩定的高耐鹽鹼水稻品系。

“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導下增強了我們的科研實力,這個項目作為藍色經濟也得到青島市政府支持,耐鹽鹼水稻太學術化,普通人不好理解,我們就起了海水稻這個名字。”張國棟解釋。

因為海水稻比較特殊,他們最開始進行了長達5年的選育。“首先我們要收集水稻材料,比如一些天然具有耐鹽鹼性的水稻材料,這些材料在國內外都有分佈,我們在全球收集具有耐鹽性的材料,然後不斷實驗改良其性狀。”張國棟說。

去年,在千分之六的高濃度鹹水中,已經有品系可以畝產超過600公斤。不過,張國棟解釋,耐鹽鹼水稻不止一個品種,也不是說成功就成功了,種種性狀還要不斷提升。

張國棟說,今年,他們已經安排了3萬畝耐鹽鹼水稻的種植。

釋疑2 種海水稻會影響環境嗎?

保護區不會改耕地,能為環境改善出力

“海邊灘塗分幾種類型,如果本身是保護區,當地政府肯定不會允許改為耕地。”張國棟說。

在張國棟看來,海水稻反而能為環境改善出一分力。

“有些地方曾經圍海造田,對生態產生了破壞,如果廢棄仍然是一種破壞,我們利用起來,進行鹽鹼地造田,我認為這反而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子。”張國棟說。

此外,很多地方的耕地由於人為原因,已經次生鹽鹼化。

“因為蒸發量大,再加上灌溉不當,新疆現在有1000多萬畝已經次生鹽鹼化不能耕種了。浙江圍海造田也造成了部分鹽鹼化。當年王震帶領359旅開墾的南泥灣,現在也撂荒次生鹽鹼化了,我們也要將它恢復。”張國棟說。

他給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中國15億畝鹽鹼地中,其中約2億至3億畝具備改造為農田的潛力,如果能開發1億畝鹽鹼地種植水稻,按照畝產300公斤計算,就可增加糧食總產300億公斤,相當於湖南省一年的糧食總產量。

釋疑3 海水稻口味到底好不好?

在選育品種時同時注重“口感”和“產量”

作為一個吃貨,面對海水稻這一新種類食物,最先問的肯定是“好不好吃”?

“對大米的口感要有這樣的概念,就是無論是雜交稻、海水稻還是常規稻,都是水稻的一種。不是雜交稻或海水稻不好吃,而是要選育出好吃的品種來。”張國棟說。

張國棟解釋,育種家在選育品種時有幾個指標,包括口感、產量、抗倒伏等。

“當年培育雜交稻時以產量第一,先填飽肚子為主,口感不是重要考核指標,所以造成了最開始的雜交稻不好吃的結果。如果育種家把好吃作為第一考核指標的話,肯定能選育出好吃的品種。現在育種家都把好吃作為雜交稻的選育標準了,要不然賣不出去。”張國棟說。

“海水稻也是這樣,如果只關注產量,肯定是不好吃的。因為口感和產量有一定矛盾性,涉及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配比。”張國棟說,他們為了把海水稻推廣出去,要求所有的海水稻都要把好吃和產量放在同樣的位置。“不然農民沒有意願去種植,因為賣不出去。”

張國棟說,適合國人口味的稻米標準正在制定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