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文學天空專注原創,傳播正能量,主發小說、散文和詩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歡文學天空,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文學天空。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散文之窗: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我的少年時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一個缺衣少食,充滿著飢餓的年代。我最大的快樂,就是斜挎著油布做成的書包,撐著半飽的肚皮,飛跑在上學放學的街頭和田野。放眼望去,常常有兩道風景吸引著我。

第一道風景,便是大人在田間地頭做活的場面。當掛在山樑上梧桐樹上的木梆聲一陣緊一陣地響過後,生產隊幾十號男人女人,趿著鞋,打著哈欠,扛著或拖著鋤頭,沒精打采地從不同的院子出來,再從不同的方向聚到某一個田壩。這時,生產隊長扯著嗓子開始點名。之後,大家便把鋤頭往田埂上橫著一放,坐在鋤把上。年輕的女子用手捋一陣頭髮後,用紅頭繩扎兩條辮子,老頭兒慢條斯理咂一陣土煙,中年男女爭先恐後擺些“葷素搭配”的龍門陣,或嘻嘻哈哈打情罵俏一陣後,才走進田裡,有氣無力地拍打著土塊……這時,太陽已升起一竹竿高了。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第二道風景,便是掛在鄉場上的“大字報”。白紙黑字,有的寫得龍飛鳳舞,有的則歪歪扭扭,內容幾乎都是“打倒某某某”,“某某某是xx派”之類,今天寫這個,明天寫那個。晴天,大字報橫跨街頭神氣活現,微風一吹,發出呼啦啦的聲音,當空飛舞。而一遇雨天,便被風雨吹打得支離破碎,殘破不堪,要麼貼在牆壁伸不起腰,要麼掉入泥潭抬不起頭。

每當這兩道風景映入我的眼簾,我便想:“大人就做這些嗎?我長大了,也就做這些嗎?”

我困惑了,百思不解——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不知哪一天,我意外獲得了殘缺不全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和《第二次握手》的手稿。我藏在麥垛裡讀保爾·柯察金,讀他艱難曲折的革命人生。我躲在石巖裡讀林道靜,她為了逃避當男人“花瓶”的命運,踏上流亡之路,歷經坎坷,最終成為一名成熟戰士。林道靜最動人之處,莫過於那特有的熱情奔放的力量,那種為實現真理而不顧一切地勇氣!還有陰險狡詐的校長餘敬堂,“詩人兼騎士”的餘永澤,共產黨人盧嘉川等形象,都讓我魂牽夢縈。我趴在被窩裡,照著手電讀蘇冠蘭與丁潔瓊的愛情,我剋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欣賞丁潔瓊,崇敬丁潔瓊,他們兩次聖潔的握手,感動著我!震撼著我!我熱血沸騰,心生疑惑:這故事是真的嗎?當真有這樣的人嗎?要做他們那樣的人,該從何做起呢?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後,我坐在小屋的窗前,藉著煤油燈微弱的燈光,用小刀一筆一畫地把這些疑惑刻在母親遺留的櫃子上。然後,寫在作業紙上,郵寄給在部隊的三爸么爸和修鐵路的姑父。很快,他們便給我回信一一作答。在一封封充滿著摯愛的家書中,他們給我講英雄的故事,講多讀書讀好書的好處,講外面精彩多變的世界,講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就在那飢餓的少年時代,我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使我忘記了飢餓,點燃了文學夢的星星之火;閱讀家書,則堅定了我不懈追求進步的理想信念!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作家王述成近照

王述成,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人。魯迅文學院首屆研修班學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理事,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巴中市作協全委委員。出版文學作品集《老牛教子》《驢子與千里馬》《八仙新傳》等七種,寓言集《八仙新傳》《驢子與千里馬》先後獲中國寓言文學專著最高獎項“金駱駝”創作獎,寓言作品《猴子盡孝》獲“金江寓言文學獎”入圍獎;寓言《貪婪》獲“全國廉政寓言徵文”獎;寓言集《生肖討論會》列入《中國當代寓言名家名作叢書》出版,作品被《中國當代寓言》、《中國散文大系》、《中國寓言佳作選》、《廉政寓言》、《中國當代微寓言精品》、《寓言故事精品庫》、《寓言故事精品苑》、《365心靈成長寓言》、《讀品悟優秀小學生成長必讀第一書》、《中國寓言作家論》、《黑眼睛孩子——四川兒童文學作品選》等入選。寓言散文集《王述成寓言散文選》獲四川省巴中市文學獎。散文《怎不憶父親》獲“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

王述成:飢餓時代的讀書故事|隨筆

本文審稿:張學文

插圖攝影:東方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