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未來的宇航員必須在太空中進行手術,這將是一件很噁心的事

未來的宇航員必須在太空中進行手術,這將是一件很噁心的事

這個插圖展示了一個太空手術室的切口想象圖,一名醫生正在那裡進行空間手術。在這裡,漂浮的體液可以安全地與船的其他部分分離。

在計劃去火星的單程旅行時,已經有足夠的問題需要擔心了。你帶了足夠的防曬霜來轉移致命的宇宙輻射嗎?那裡有足夠的水嗎?如果你的生殖夥伴不喜歡你怎麼辦?現在,在《英國外科雜誌》上發表文章的科學家們又多了一件讓人害怕的事情:流動的傳染性體液。

據上週發表的一篇新論文的作者們說,失控的血液、尿液和排洩物只是未來宇航員可能面臨的太空手術的眾多併發症中的一部分。匹茲堡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醫院的研究人員對一項名為“太空手術”的研究進行了回顧,他們蒐集了60年的科學文獻,整理出迄今為止最全面(也是最吸引人)的併發症清單。

“未來的宇航員或殖民者將不可避免地在長途太空旅行中遇到一系列常見的疾病,”作者在新的評論中寫道。“新的病理也可能來自長時間的失重、宇宙輻射和創傷。”

至少現在,人類還沒有準備好應對它。

太空手術

未來的宇航員必須在太空中進行手術,這將是一件很噁心的事

加拿大宇航局指揮官克里斯·哈德菲爾德在太空中進行血壓測試。即使是執行短期任務的宇航員,由於重力的降低,他們的血壓、心率和骨密度也會顯著下降。

太空中有很多東西可以傷害宇航員,但卻沒有很多好的方法來對付這些危險。該報告的作者寫道,目前,國際空間站處理緊急醫療事故的首選方法是讓宇航員儘快返回地球。

在火星上(目前需要大約9個月的時間才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到達),跑回家不是一個選擇。在地球上讓醫生在醫療機器人的幫助下進行遠程手術也是不可能的。

他們寫道:“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為7820萬公里,這意味著無線電信號在任何地方的通信延遲在4到22分鐘之間。”

如果在太空進行手術是必要的,那麼它將必須由受過高度訓練的人類來進行。這本身就帶來了問題。首先,現有宇宙飛船上的存儲空間已經足夠稀缺,而不需要容納一個小醫院。

“不可能攜帶所有必要的設備來處理每一個預期的狀況”作者寫道。

之前的研究表明,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3D打印。與其將所有已知的醫療工具送入太空,還不如用一個3d打印模板的數字數據庫,將它們送到人類所知的每一個醫療工具上。這樣,當宇航員醫生需要的時候,他們只能打印出他們需要的精確的工具。

浮動的腸子

未來的宇航員必須在太空中進行手術,這將是一件很噁心的事

1992年,宇航員邦妮·鄧巴和拉里·德魯卡斯在太空實驗室科學艙進行了一次血壓實驗。未來的太空手術將要求宇航員在身體上受到限制,就像德盧卡斯在這裡一樣。

手術本身將是另一個挑戰。作者寫道,為了對抗船上的微重力,患者必須受到身體上的限制。一旦病人得到保護,從病人的開放性傷口中流出的體液將會是另一個更麻煩的挑戰。。

作者寫道:“由於血液的表面張力,它傾向於聚集並形成圓頂,在儀器的干擾下會碎裂。”“這些碎片可能漂浮在整個飛船空間中,分散在機艙各處,有可能造成生物危害。”

更糟糕的是:如果沒有重力將病人的腸子固定住,他們可能會浮起來,在病人受到限制時靠在病人的腹壁上。這增加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意外“取出內臟”的風險——將胃腸道細菌洩漏到患者的身體和船上。

一項關於避免血液汙染的建議,以及任何其他的,將病人包裹在一個與船的其他部分分開的“密封的外殼”中。這可能是一種特殊的“創傷療法”,研究人員寫道,這將是一個小的,密封的醫療模塊,建立在未來的宇宙飛船上。

在這些新問題得到控制之前,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世界上的航天機構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在水下實驗室進行遠程醫療實驗,該實驗室設計用於模擬太空環境,作者寫道,幾個實驗室一直在研究基於幹細胞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幫助宇航員在微重力環境下自動再生骨骼和其他組織。

有了足夠的創新,太空(醫學的終極前沿)可以被征服。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Live Science.

關注《未來科技社》,放眼未來,放眼宇宙,我們要做抬頭看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