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超級工程”、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虎門二橋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州和東莞兩地的重要過江通道,被列為《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虎門二橋起點在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與南環高速公路對接,沿線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鷗島、坭洲水道,穿越東莞市沙田鎮,終點與廣深沿江高速公路連接。全長12.89公里的虎門二橋,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的重要過江通道,其中主跨跨徑達1688米的坭洲水道橋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 虎門二橋預計2019年上半年通車,建成後,從廣州番禺到東莞中部地區的路程可縮短近40公里,時間比現在縮短半小時。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理念創新 實現科學高效

梳理總結虎門二橋建設以來的經驗,在打造“品質工程”的驅動中,虎門二橋分公司以“五賽五比”、“平安工地”為載體,踐行現代工程管理理念,確保實現“安全耐久、環保節約、科技創新、至臻建設,創魯班獎和詹天佑工程獎”的建設目標。項目的主要管理舉措包括——

業主主導,推動創建工作。充分發揮項目業主建設核心作用,由業主主導開展 “品質工程”創建工作,組建以項目總經理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相關考核評比辦法與細則。

制度引導,創建激勵機制。將“品質工程”創建工作與項目既有考評辦法相結合,利用安全進度獎、優質優價獎、勞動競賽、信用評價考評等方式,激勵各參建單位積極參與,形成良性競爭態勢。

動態調整,踐行管理新理念。根據行業發展動態和最新管理理念,實施過程中適時進行動態調整,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將“品質工程、綠色公路、全壽命週期”等理念納入項目管理。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管理創新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① 提前籌劃 明確建設目標

項目建設伊始,編制了《項目工作大綱》,提出了“安全耐久,環保節約,科技創新,至臻建設,創魯班獎、詹天佑獎,創平安工程”的建設目標,根據建設目標,制定一系列項目管理制度和專用技術標準。

② 實施工程全壽命週期設計

全方位開展全壽命週期設計,涵蓋耐久性的結構設計、抗疲勞及防腐措施、施工保證措施、養護規劃、健康監測等內容,從源頭上提升項目的品質。

③ 全面推行“四步法”工作流程

項目工序管理“方案審查、首件總結、過程檢查、工藝總結”四個環節的規範化工作流程,得到持續有效運行,讓“標準成為習慣,習慣符合標準”。

④ 創立“工序流程卡”制度

對墩塔身、塔柱節段、箱梁預製安裝、鋼箱梁製造、索鞍索夾製作等工序,在首件工程實施的同時即貫徹實行工序流程卡制度,實現工序標準化。

⑤ 首推“專控工序”管理

對高墩模板、節段樑架橋機、纜索吊機、現澆支架等安全風險較大的工序推行專控工序管理,在實施前須有施工自檢後由監理對專控工序驗收籤認後方可實施。

⑥ 推行主橋上部結構施工主動管控

上部結構施工是懸索橋風險最高、難度最大、轉換最快、管控最嚴的分部工程, 項目通過超前統籌規劃,構建了以業主為核心、一橋各方協同的工作機制;歸納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結合虎門二橋項目實際,聯合編制了《虎門二橋項目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主動管控辦法》,實行程序化、表格化、清單化、兜底式管控。

⑦ 開發使用鋼結構遠程管理系統

根據鋼結構加工製造點眾多、分散,各自加工製造特點、重難點不同,不同製造單位理念、工藝不同等實際因素,本項目對虎門二橋鋼結構管理思路採取了全過程質量和進度遠程控制理念,對索鞍索夾、鋼箱梁、主纜吊索等主要鋼結構進行加工製造重難點分析,並結合製造單位特點,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措施,藉助鋼結構遠程管理系統,直擊管理重點、關鍵點,在進度、質量、投資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技術創新 提升工程品質

① 成功研發國產1960MPa主纜索股並實橋應用

實現了盤條、鋼絲、索股全產業鏈國產化;編寫了《熱鍍鋅鋁合金鋼絲標準》和《懸索橋主纜預製平行鋼絲索股標準》。以項目為平臺的技術開發模式和研發成果被國內同類大橋借鑑,極大提升了中國橋樑索股建造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② 創立建管養一體化BIM管理平臺

在交通行業內率先開展特大型橋樑BIM+應用技術研究。平臺開發了進度、質量、安全、鋼箱梁智能製造等8項專業化功能模塊,具備管理可視化、信息同步化、數據可追溯等多項功能,實現了信息實時互聯互通,極大的提升項目的整體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工地”。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③ 研發應用可更換多股成品索式錨碇預應力錨固系統

形成了可更換多股成品索式錨碇預應力錨固系統的施工安裝工藝,試驗驗證了多股成品索式錨碇預應力錨固系統的更換工藝。

④ 大規模實施裝配化生產

虎門二橋上部結構大量採用工廠化預製、現場拼裝的方式,預製結構占上部結構產值超過90%。主橋索鞍、索夾、鋼箱梁、主纜、錨固系統、引橋節段、小箱梁等均採用工廠化製造,現場拼裝的工藝,既提升了工程質量,又降低了安全風險。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工藝創新 彰顯工匠精神

① 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工藝

項目開發了以“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為核心,形成了涵蓋前期準備、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澆築、溫控監測等各方面的成套施工技術,成功組織了數十次超萬立方(最大單次方量達1.8萬立方)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既保證了項目進度,又有效控制了裂縫產生。

② 索塔塔柱鋼筋網片預製安裝工藝

推廣使用“錐套鎖緊接頭快速連接工藝”技術,實現了鋼筋網片預製和快速安裝,既提高了鋼筋連接質量,又大幅提高鋼筋安裝工效,為索塔鋼筋預製安裝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③ 物聯網監控下坭洲水道橋超長索股架設工藝

實現索股牽引物聯數據傳輸高效化、運行狀態監管全面化、關聯信息處理系統化、自動控制響應智能化的“四化”目標,提升懸索橋主纜架設的工效、安全、質量,刷新了單日主纜索股架設速度的最高紀錄。

④ 鋼筋制安精細化施工工藝

全線推廣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提升鋼筋焊接質量;全面採用鋼筋卡槽、卡具工藝,提升鋼筋安裝精度;板式墩鋼筋採用最外側箍筋鋼筋場內預製,現場安裝的方式,保證鋼筋保護層合格率與模板安裝精度的同時,提升了安裝工效。

⑤ 鋼絞線採用子彈頭整體穿束工藝

現澆箱梁和節段梁使用子彈頭穿束工藝,形成了兩套成熟的穿束工藝,有效提高了預應力同斷面不均勻度,保證了張拉質量。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⑥ 主塔橫樑預應力波紋管場內預製

主塔橫樑預應力採用地面預製定位支架,提升整體吊裝組拼的工藝,大大節約了施工週期,提升了預應力施工精度。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⑦ 超聲相控陣檢測技術進行焊縫探傷

開展相控陣超聲探傷技術研究和應用。通過提前展開相控陣超聲波探傷標準的研究,形成了《鋼箱梁U肋角焊縫超聲相控陣檢測方法和判定標準》。應用相控陣超聲探傷技術,大大提高了焊縫缺陷的檢出率,確保了焊縫內在質量;同時,通過研發先進的自動化掃查器,實現焊縫檢測的機械化、自動化,大大提高焊縫的檢測效率。

⑧ 率先使用激光跟蹤測量技術

項目首次在索鞍製造中使用了激光跟蹤測量技術,對大型空間斷面的三維尺寸實現激光自動跟蹤測量,並將測量空間座標造型和已建立的三維空間模型進行擬合,從而提高了鋼結構製造質量精度。

此外,虎門二橋項目還採用了“瀝青面層集料二次加工工藝”、“主橋環氧樹脂粘結劑自動化塗布工藝”、“BIM建造技術”等眾多工藝技術。

安全管理的措施與成效

① 落實安全標準化指南,推行標準化建設。虎門二橋按照“工廠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原則,全力推進 “三集中”和大臨設施等工作環境的標準化建設,在項目駐地建設、鋼筋場、拌合預製場、水上棧橋平臺、高空作業、臨時用電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方面實現標準化建設,實現了變高空作業為平地作業,變水上作業為陸地作業、變立體交叉作業為單一環境作業。

② 推行設備專項驗收制度,著力設備交驗管理和使用狀態管理。一是全線所有起重設備實施全面登記掛牌管理,所有特種設備進場前進行專項驗收,保證設備三證齊全,安全可靠;二是關鍵構件專項評估,對架橋機焊縫、高墩滑模系統、現澆支架焊縫等主要受力部位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探傷,評估主要受力構建和易損部件的可靠性;三是推行專控工序管理,將架橋機運行、爬模施工、跨纜吊機行走等納入專控工序管理,管理設備運行狀態。

虎門二橋 四個創新打造品質工程

③ 培養工匠班組,推進平安班組建設。項目深入開展平安班組創建活動,提升班組安全管理能力。一是開展 “平安班組”創建評比;二是有針對性開展對班組長的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強化班組長的帶班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三是班前會常態化,全線各班組全部實施班前5分鐘教育;四是落實“辦好一校、開好一會、管好一證”班組教育培訓,對高空作業和架樑作業班組按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要求,實施培訓發證和掛牌作業管理;五是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廣應用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系統和智慧工卡,推動班組標準化建設等。

④ 運用“雙機制”管理,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效能。項目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現安全管理全過程的信息化控制,達到規範管理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效能。一是“管風險”,利用安全風險評估技術,以分部分項工程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以 “安全指數法”為指導,從源頭上系統辨識風險、分級管控風險;二是“治隱患”,項目依託BIM系統實現隱患排查動態治理,對施工現場發現的隱患及整改落實全過程追蹤,同時認真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的缺失、漏洞和風險控制失效環節,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虎門二橋項目自籌備建設開始就以提升和引領中國橋樑建設與管理水平為己任,精心籌劃,不斷完善和優化設計方案,不斷改進項目建設管理規劃。項目開建以來,廣大的建設者按照項目的規劃,以恆久不變的恆心堅持執行項目的精心規劃,以嚴苛的態度執行項目制度,推進建設目標的實現;建設者們將繼續投入全部的真誠和熱情,在建設理念、管理方法、工程技術上精益求精、砥礪前行,努力打造一座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社會認可的百年品質工程!


作者 /王康臣

作者單位 / 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