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超级工程”、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虎门二桥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广州和东莞两地的重要过江通道,被列为《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虎门二桥起点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与南环高速公路对接,沿线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坭洲水道,穿越东莞市沙田镇,终点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连接。全长12.89公里的虎门二桥,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重要过江通道,其中主跨跨径达1688米的坭洲水道桥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 虎门二桥预计2019年上半年通车,建成后,从广州番禺到东莞中部地区的路程可缩短近40公里,时间比现在缩短半小时。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理念创新 实现科学高效

梳理总结虎门二桥建设以来的经验,在打造“品质工程”的驱动中,虎门二桥分公司以“五赛五比”、“平安工地”为载体,践行现代工程管理理念,确保实现“安全耐久、环保节约、科技创新、至臻建设,创鲁班奖和詹天佑工程奖”的建设目标。项目的主要管理举措包括——

业主主导,推动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项目业主建设核心作用,由业主主导开展 “品质工程”创建工作,组建以项目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考核评比办法与细则。

制度引导,创建激励机制。将“品质工程”创建工作与项目既有考评办法相结合,利用安全进度奖、优质优价奖、劳动竞赛、信用评价考评等方式,激励各参建单位积极参与,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动态调整,践行管理新理念。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将“品质工程、绿色公路、全寿命周期”等理念纳入项目管理。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管理创新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① 提前筹划 明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伊始,编制了《项目工作大纲》,提出了“安全耐久,环保节约,科技创新,至臻建设,创鲁班奖、詹天佑奖,创平安工程”的建设目标,根据建设目标,制定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和专用技术标准。

② 实施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

全方位开展全寿命周期设计,涵盖耐久性的结构设计、抗疲劳及防腐措施、施工保证措施、养护规划、健康监测等内容,从源头上提升项目的品质。

③ 全面推行“四步法”工作流程

项目工序管理“方案审查、首件总结、过程检查、工艺总结”四个环节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得到持续有效运行,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

④ 创立“工序流程卡”制度

对墩塔身、塔柱节段、箱梁预制安装、钢箱梁制造、索鞍索夹制作等工序,在首件工程实施的同时即贯彻实行工序流程卡制度,实现工序标准化。

⑤ 首推“专控工序”管理

对高墩模板、节段梁架桥机、缆索吊机、现浇支架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工序推行专控工序管理,在实施前须有施工自检后由监理对专控工序验收签认后方可实施。

⑥ 推行主桥上部结构施工主动管控

上部结构施工是悬索桥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转换最快、管控最严的分部工程, 项目通过超前统筹规划,构建了以业主为核心、一桥各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归纳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结合虎门二桥项目实际,联合编制了《虎门二桥项目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主动管控办法》,实行程序化、表格化、清单化、兜底式管控。

⑦ 开发使用钢结构远程管理系统

根据钢结构加工制造点众多、分散,各自加工制造特点、重难点不同,不同制造单位理念、工艺不同等实际因素,本项目对虎门二桥钢结构管理思路采取了全过程质量和进度远程控制理念,对索鞍索夹、钢箱梁、主缆吊索等主要钢结构进行加工制造重难点分析,并结合制造单位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借助钢结构远程管理系统,直击管理重点、关键点,在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技术创新 提升工程品质

① 成功研发国产1960MPa主缆索股并实桥应用

实现了盘条、钢丝、索股全产业链国产化;编写了《热镀锌铝合金钢丝标准》和《悬索桥主缆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标准》。以项目为平台的技术开发模式和研发成果被国内同类大桥借鉴,极大提升了中国桥梁索股建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② 创立建管养一体化BIM管理平台

在交通行业内率先开展特大型桥梁BIM+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开发了进度、质量、安全、钢箱梁智能制造等8项专业化功能模块,具备管理可视化、信息同步化、数据可追溯等多项功能,实现了信息实时互联互通,极大的提升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工地”。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③ 研发应用可更换多股成品索式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

形成了可更换多股成品索式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的施工安装工艺,试验验证了多股成品索式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的更换工艺。

④ 大规模实施装配化生产

虎门二桥上部结构大量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预制结构占上部结构产值超过90%。主桥索鞍、索夹、钢箱梁、主缆、锚固系统、引桥节段、小箱梁等均采用工厂化制造,现场拼装的工艺,既提升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安全风险。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工艺创新 彰显工匠精神

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

项目开发了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核心,形成了涵盖前期准备、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等各方面的成套施工技术,成功组织了数十次超万立方(最大单次方量达1.8万立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既保证了项目进度,又有效控制了裂缝产生。

② 索塔塔柱钢筋网片预制安装工艺

推广使用“锥套锁紧接头快速连接工艺”技术,实现了钢筋网片预制和快速安装,既提高了钢筋连接质量,又大幅提高钢筋安装工效,为索塔钢筋预制安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③ 物联网监控下坭洲水道桥超长索股架设工艺

实现索股牵引物联数据传输高效化、运行状态监管全面化、关联信息处理系统化、自动控制响应智能化的“四化”目标,提升悬索桥主缆架设的工效、安全、质量,刷新了单日主缆索股架设速度的最高纪录。

④ 钢筋制安精细化施工工艺

全线推广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提升钢筋焊接质量;全面采用钢筋卡槽、卡具工艺,提升钢筋安装精度;板式墩钢筋采用最外侧箍筋钢筋场内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与模板安装精度的同时,提升了安装工效。

⑤ 钢绞线采用子弹头整体穿束工艺

现浇箱梁和节段梁使用子弹头穿束工艺,形成了两套成熟的穿束工艺,有效提高了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保证了张拉质量。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⑥ 主塔横梁预应力波纹管场内预制

主塔横梁预应力采用地面预制定位支架,提升整体吊装组拼的工艺,大大节约了施工周期,提升了预应力施工精度。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⑦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进行焊缝探伤

开展相控阵超声探伤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提前展开相控阵超声波探伤标准的研究,形成了《钢箱梁U肋角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应用相控阵超声探伤技术,大大提高了焊缝缺陷的检出率,确保了焊缝内在质量;同时,通过研发先进的自动化扫查器,实现焊缝检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焊缝的检测效率。

⑧ 率先使用激光跟踪测量技术

项目首次在索鞍制造中使用了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对大型空间断面的三维尺寸实现激光自动跟踪测量,并将测量空间坐标造型和已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拟合,从而提高了钢结构制造质量精度。

此外,虎门二桥项目还采用了“沥青面层集料二次加工工艺”、“主桥环氧树脂粘结剂自动化涂布工艺”、“BIM建造技术”等众多工艺技术。

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① 落实安全标准化指南,推行标准化建设。虎门二桥按照“工厂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原则,全力推进 “三集中”和大临设施等工作环境的标准化建设,在项目驻地建设、钢筋场、拌合预制场、水上栈桥平台、高空作业、临时用电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变高空作业为平地作业,变水上作业为陆地作业、变立体交叉作业为单一环境作业。

② 推行设备专项验收制度,着力设备交验管理和使用状态管理。一是全线所有起重设备实施全面登记挂牌管理,所有特种设备进场前进行专项验收,保证设备三证齐全,安全可靠;二是关键构件专项评估,对架桥机焊缝、高墩滑模系统、现浇支架焊缝等主要受力部位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探伤,评估主要受力构建和易损部件的可靠性;三是推行专控工序管理,将架桥机运行、爬模施工、跨缆吊机行走等纳入专控工序管理,管理设备运行状态。

虎门二桥 四个创新打造品质工程

③ 培养工匠班组,推进平安班组建设。项目深入开展平安班组创建活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开展 “平安班组”创建评比;二是有针对性开展对班组长的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强化班组长的带班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三是班前会常态化,全线各班组全部实施班前5分钟教育;四是落实“办好一校、开好一会、管好一证”班组教育培训,对高空作业和架梁作业班组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求,实施培训发证和挂牌作业管理;五是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广应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和智慧工卡,推动班组标准化建设等。

④ 运用“双机制”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效能。项目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安全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控制,达到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效能。一是“管风险”,利用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以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以 “安全指数法”为指导,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二是“治隐患”,项目依托BIM系统实现隐患排查动态治理,对施工现场发现的隐患及整改落实全过程追踪,同时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虎门二桥项目自筹备建设开始就以提升和引领中国桥梁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己任,精心筹划,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不断改进项目建设管理规划。项目开建以来,广大的建设者按照项目的规划,以恒久不变的恒心坚持执行项目的精心规划,以严苛的态度执行项目制度,推进建设目标的实现;建设者们将继续投入全部的真诚和热情,在建设理念、管理方法、工程技术上精益求精、砥砺前行,努力打造一座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百年品质工程!


作者 /王康臣

作者单位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