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女媧和伏羲到底是什麼關係?

天府聯盟雲韻


伏羲與女媧本來是兄妹,後來不小心成了夫妻


相傳華胥氏前往雷澤遊玩,偶遇人首蛇身的雷神。回來之後不久便意外懷孕,而且這一孕就是12年時間。最後剩下一對孿生兄妹,則是女媧與伏羲。



關於伏羲與女媧的傳說太多,但是大多都是八九不離十。兩人本來是兄妹關係,但是最後結為夫妻,成為中華人的祖先。

相傳當時世界發生大洪水,所有的人都被淹死,只有伏羲和女媧跑到高地躲過一劫。伏羲對女媧提出要求:為了人類的繁衍,兩人必須結婚。

而女媧顯然不願意,轉身便開始了逃跑。路上遇到一棵竹子,問其方向如何。竹子給他指錯了方向,走入死衚衕,結果被伏羲追上,當然是生米煮成熟飯。女媧詛咒竹子無心,也就有了現在情況。


也有人說是女媧逼婚伏羲,伏羲也不願意轉身逃跑。但是女媧在他身上種下情帝蠱,一旦兩人之間的距離比較遠,伏羲就會全身疼痛難忍。結果就是兩人最終成為夫妻,繁衍人類。

總之伏羲作為三皇之一,根據天地萬物變化,創造出八卦造魂之術,並且創造出來的文字。也有人說他是實際上中國人的祖先。

而女媧是神話中人類的祖先。他以無上法術,以黃泥為料,按照自己模型打造人形,並且制定了人類的婚姻制度。


無論如何,傳說中都是兩人本為兄妹,為了挽救蒼生而結合在一起。


史之策


傳說,在九千多年前,有一女神叫華胥氏,一天到雷澤遊玩,在一條河邊,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的將自己的腳踏上去,突然間產生一種奇怪的感覺,她懷孕了,這一孕就是十二年,在農曆的三月十五,生下了這對孿生兄妹,女媧與伏羲,河邊腳印是雷神留下的,雷神為人首蛇身,在《山海經》中有記載:雷澤中有雷神,人首蛇身,鼓其腹,這傳說便出於此。

相傳當時世界發生大洪水,所有的人都被淹死,只有伏羲和女媧跑到高地躲過一劫。伏羲對女媧提出要求:為了人類的繁衍,兩人必須結婚。而女媧顯然不願意,轉身便開始了逃跑。路上遇到一棵竹子,問其方向如何。竹子給他指錯了方向,走入死衚衕,結果被伏羲追上,當然是生米煮成熟飯。女媧詛咒竹子無心,也就有了現在情況。

根據《三皇本紀》中的記載,兩人確實為兄妹,在一則古老的傳說中,一場大洪水席捲地面,世間就只剩下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他們兩人要繁衍後代,但是卻因為是兄妹而覺得羞恥,於是就像上天禱告,兩人燒了兩堆火,如果上天讓兩人繁衍後代,燃燒出來的煙霧就會纏到一起,結果火燃燒起來後煙霧真的纏繞到了一起,兩人也就結下姻緣,並且也由此制定出了一些婚姻的制度和法規。

聯繫到伏羲和女媧在古文獻中往往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他們應該也正是伏羲和女媧的。所以,就傳世文獻看,伏羲和女媧的兄妹、夫妻關係,是經歷上千年慢慢建立的;而通過楚帛書和漢畫像,我們對此可以重新建立認識,伏羲和女媧的夫妻關係,很可能從戰國時期就有了!


道家經典


對於伏羲,我們的印象裡就是人類的始祖,人王伏羲,相傳是上古時期的人,還有其著名的伏羲八卦。而對於女媧,則是女媧補天和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那麼,今天堂哥帶你深度瞭解我們人類上古時期的兩位大神。


根據古史傳說和《周易》《禮記》《左傳》《山海經》《漢書》《尚書序》《帝王世紀》等文獻記載,伏羲之母華胥氏,在雷澤踩巨人足印有感而孕,“歷十二年而生伏羲”於成紀。據此可以看出三皇時代,正處於由母系氏族的群婚制向父系氏族的對偶婚轉變,所以這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伏羲,自然就成為了第一位男性部族首領。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記載:“故瀆東經成紀縣,故帝太皞庖犧所生之處也。”司馬貞: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羲於成紀。”所以判斷伏羲出生於成紀。


根據先秦文獻古籍《史籀篇》、《楚辭》、《禮記》、《山海經》、《淮南子》和秦漢以來的《漢書》、《風俗通義》、《帝王世紀》、《獨異志》、《路史》、《繹史》、《史記》等史料記載,比如《隋書·地理志》河內郡濟源縣有"母山",即王母山。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說:"皇母山,又名女媧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禱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六《河南一》說:"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據說伏羲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為華胥氏走婚所孕叫做女媧,號曰女希氏有蟜氏 ,生卒不詳。

這就是伏羲和女媧的身世的傳說和一些模糊的史料記載,雖然比較少資料作證,但是從千古以來的隻言片語看出,女媧和伏羲應該是同一時代的人,他們都為華夏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相傳伏羲與女媧兄妹結為夫婦,繁衍了人類,所以伏羲就成為華夏始祖。在古代文獻《獨異志》記載,“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娶婦執扇,象其事也。”講的就是伏羲、女媧兄妹結為夫婦後,從此繁衍人類,並由此奠定了後世的婚俗制。

關於伏羲、女媧的創世傳說,1942年在長沙出土的戰國中晚期楚墓的帛書甲篇有完整記載,大體意思是:在天地還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時,先有伏羲、女媧二神,結為夫婦,生子四人成為四時之神,他們開闢了天地,是因為懂得萬物參化的法度。為此,他們跋山涉水觀察山川自然,並疏通山陵,使山川與四海通氣,協和陰陽,使天地星辰有序運轉。當時沒有時序日月,他們制定曆法,讓四個兒子輪流協理和代表四時。又過了一千數百年,帝俊生出日月,從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又造了天蓋,使它旋轉,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此後經過一系列的改造變化後,人類新世界由此產生了。

所以,伏羲與女媧的關係,被公認的大多是夫妻關係,因為上古時期的記載主要是根據先秦的文獻和司馬遷的史記的內容去辨別,但是很難有確切的證據,期待後世科技發達之後,可以證實。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認為女媧和伏羲先是單獨的神,其後才變成了對偶神,這也是我曾經在回答裡說過神話文本流傳的複雜性。



在《淮南子》和《風俗通義》中女媧和伏羲的名字同時出現過,有“伏羲女媧不設法度,而以王德留後世”的記載,但是在具體到女媧的情節也只有女媧化育萬物、摶土作人的傳說,並沒有伏羲出現。

然而,在同時期的漢代墓像中,發現了女媧和伏羲同時出現的形象,而且還是以人首、蛇身交尾的姿態出現,也就是說,在當時已經有兩者是對偶神的觀念出現並被認可。



在唐代李冗的作品《獨異志》中,出現了大洪水過後,女媧與兄長結婚繁衍人類的神話。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則故事中,並沒有指出這位兄長是伏羲。如果作者認為兄長是伏羲的話,以伏羲的知名度,不可能不提。

到了上個世紀《楚帛書》出土,終於將女媧伏羲的關係確定了一大步,《楚帛書》中,女媧和伏羲在天地還是一片虛無是就已經是對偶神,他們掌管時節,生育子嗣,開闢鴻蒙。



由於《楚帛書》的時間最早,現在還是認可他們為夫妻關係。

也有學者認為兩位大神是兩個民族的首領,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了共有的始祖神。


鳳妖


女媧是創世之神,與天地同生,蛇身人面,是龍的化身,是謂天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代表著吉祥勇敢,逢凶化吉,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女媧是華夏仙靈聖祖,社稷福神,是中華民族的上帝之神。

女媧和伏羲她們兩個根本就沒什麼關係!天上根本就沒有男神,只有女神!伏羲只不過是民間杜撰的一個男神,意在表明天地陰陽,男女繁衍人類只說。

司馬遷所撰的《三皇東紀》認為女媧是伏羲的妻子,因女媧是風姓,所以史上的風后也即女媧,純粹是杜撰。有男的仙,沒有男的神,這事我親自問過落功的仙家。



好多人以為神仙是虛的,只是信仰,這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狐狸和蛇,有的會成仙,說人話,還要經過渡劫,過關的就飛昇去了天堂,成了神仙。過不去的就死掉了。

昇天的神仙還要投胎轉世到人間,成為我們的靈魂。人類的命運就是靈魂在掌控,是上天為我們設計好的程序。所以算命的就能根據我們的生辰八字推斷命運。八字就是推斷人生的宇宙密碼。也就有了“人的命,天註定!”之說。

靈魂走了,人的生命就結束了。靈魂再到物色好的另一家將要出生的孩子身上,成為這個孩子的靈魂。如此輪迴往返。

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神是仙的最高層次,神仙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她們會隱身,只有開了天眼的人才看的到。

民間有一部分人,說是有仙家跟著,能為人看病治病的,這個大家不否認吧?

有稱為天宮老母的,有的也叫天宮娘娘的,這就是女媧!我們這兒一個女的,仙家落功時告訴大家,她就是那個補天的!這香頭沒文化,悟性差,居然不懂得什麼是補天。雖然也看病,但只是看虛病,小孩嚇著什麼的。據說剛開始看病本事也挺大,只是香頭悟性不行,慢慢就不怎麼看了,也就是不幫她了!

仙家落功看病時,都會自報家門,姓甚名誰,叫什麼名字,是天宮的,還是地上的。

跟著的香頭其實不會看病,是老母或者是仙姑仙姐們在為人治病。神、仙們收功了,香頭也就醒過來了。

能為人看病治病,這能是假嗎?

從沒有聽說,伏羲跟著誰。如果伏羲是男神,他也要投胎轉世為人看病治病的。


閒雲野鶴23754147


女媧的媧古音讀窩,在晉南方言中王字念窩,所以女媧就是晉南方言中的女王,是母系時期的部落女首領。其實母系部落的女首領並非是一人一代,女媧是若干個部落和若干代部落女首領的一個集合體的代表形象。母系時代的人們"知其母,不知其父",且作為部落女首領要兼做接生婆,各個部落的晚輩們皆由各自的女首領們接生而出世,人們也就尊這個女王為造人的人祖了。至於伏羲,最早也是由母系時代向父系時代過渡時期的男性部落首領了,在此之前"不知其父"的時代,誰能知道男性的人祖是誰呢?近年來在山西吉縣發現了國內面積最大的2~1萬年前的中石器時代的柿子灘遺址,處在由採擷向農耕轉型的階段,同時還發現了女媧補天造人的巖畫,巖畫中就只有女媧沒有伏羲。同時,晉南一帶也廣泛流傳有女媧搏黃土造人的傳說,這個版本的傳說中也沒有伏羲的參與。到了6千年前晉南廟底溝類型的彩陶文化時期,彩陶文化同時也強勢地幅射到了長城內外和大江南北的廣大地域,因而,晉南之地女媧造人的傳說,在當時必然伴隨著彩陶文化傳遍了天下各地。華夏各地有關女媧造人的傳說,其原生地是在晉南。


104795901406雲在青天


很有可能就是兄妹,因為很多古籍記載也是兄妹: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我們熟知的夏商周之前,其實還有一個上古時代。在這個時代出現過很多神話傳說,因為沒有具體史料記載,往往在人們的口中代代相傳。

並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版本,比如《山海經》,比如《搜神記》,再有《莊子》、《列子》、《淮南子》、《韓非子》,甚至《史記》中都有相關記載。

在這些記載中,我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甚至三皇五帝的出身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

一、昊天

前面幾期中我們提到了盤古開天闢地,雖然疑點重重,但是天地總算是開闢好了,可是盤古也死了,那麼人類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我們都知道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可是這個女媧在後來的流傳中出現了很多版本,最可信的就是她跟伏羲結婚後,繁衍後代的版本。

也就是說在女媧造人之前,其實世界上就已經存在人類了……

那麼再往前推,盤古去世後,天地之間仍然存在著很多混沌之氣,就這樣,上古大神昊天在這些殘存的混沌之氣中誕生。

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華夏第一神,被華夏曆代國家正統祭祀的最高神,《通典·禮典》記載:

“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而這個昊天又有好幾個名字,比如王莽曾經把昊天和“東皇太一”合併,成為一個神。而東皇太一是出自《楚辭》《九歌》體系中所祭祀的天帝、至高神。

在《山海經》中的昊天又叫“帝俊”,所以我們後來看到的文獻,很可能這三個人合一了。

當然,這裡我們採用第一種說法,盤古之後最大神就是昊天!

二、燭龍和雷龍

而幾乎跟昊天同一時間出現的大神,還有兩個,一個是燭龍,一個是雷龍,他們兩個形象都是龍!

在《山海經》中有記載燭龍: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身長千里。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按照記載,燭龍可以吹一口氣就是冬天,呼一口氣就到了夏天,眼睛一眨一天一夜就過去了,由此可知,他是時間之神。

而曾經可以操縱大自然的只有盤古,所以很可能燭龍就是從盤古的身軀中誕生出來的,也算是盤古生命的延續。

再就是雷神了,在《山海經》中有記載雷神:

“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

他是負責做什麼的呢?

沒有具體的記載,不過在《歷代神仙通鑑》裡講他是:

“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

一方面三個上古大神統治著世界,一方面人類也產生了,並在千百年來形成了小小的部落,這時候伏羲和女媧就要出現了……

三、伏羲和女媧

前面也講了,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世界也誕生了生命,人類也開始繁衍,很多很多年過去後,人類也分成了好幾個部落,比如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等。

當然更早之前還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很有可能這三個就對應上面提到了昊天、燭龍和雷龍,當然不確定是否屬實。

好,我們繼續講雷神,他住在哪個地方呢?

就住在雷澤這個位置,這裡差不多是山東菏澤市這裡,有一天,某一個部落的華胥氏到這裡玩,她是一個美麗的姑娘,結果呢,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腳印,她好奇就踩了上去,結果回去就懷孕了,最終生下了伏羲和女媧。

正如《山海經》中所記載:

“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女媧。”

這裡的“大跡”其實就是指大的腳印!後來部落遇到了災難,整個部落就剩下了伏羲和女媧,兄妹兩個為了人類的繁衍事業,決定結婚生子。

可是兩個人再怎麼生,也生不出那麼多孩子,於是女媧就開始捏人,再後來就用樹枝沾上泥,一甩一大片人出現了,於是成為了我們熟知的女媧造人的故事。

當然,按照我們現在的生育觀,一個人不可能踩了腳印就能懷孕,不過以此也引出我們今天要講的題目,那就是:

為什麼很多神話傳說中都是母親突然懷孕,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四、原始群婚

其實那時候的人類是群居動物,看那些部落名字就知道了:

比如有巢氏,在《韓非子》中有記載: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構木為巢,以避群害……”

燧人氏就是這個部落學會了用火,神農氏就是講這個部落的人主要以採集植物為生……

但他們有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在當時那個環境下,男女之間是混交的,甚至兄妹之間都可以發生,比如前面的伏羲和女媧。

不僅他們倆,包括後面的堯舜禹,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而舜的弟弟象又想設計害死哥哥,好娶兩個嫂嫂,由此可見他們關係的混亂。

包括再往後的黃帝,說的也是一個叫附寶的女子,天快黑了還在野外採集果實,結果突然之間,大地一片光明,某個星辰光照到大地上,不久後附寶就懷孕,生下了黃帝軒轅氏。

甚至炎帝的誕生也是一樣的不明不白:

“感神龍而生炎帝。”

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那時候的人根本找不到父親,也無法確定哪個男人是孩子的父親,這也導致了人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直到這個問題很嚴重了之後,人們才開始制定夫妻制度,從那時候起,才有了父親一詞,當然,那時候是母系社會,一個女子可以有很多男人,而一個男人,不一定可以找到女人!

從這個角度分析,伏羲跟女媧很可能就是兄妹,即使不是兄妹,也是血緣關係很近的人,畢竟那時候是混居。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神話傳說,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楊角風發作


第一種說法

“在漢語傳世文獻中,伏羲、女媧兄妹成婚故事至遲在唐代已經見諸記載。見唐人李冗《獨異志》卷下,詩人盧仝有伏羲本是女媧婦(《全唐詩·卷三八八·與馬異結交詩》)的詩句。伏羲女媧兄妹成婚造人煙的故事儘管不見於更早的文獻中,但漢代造像中屢見不鮮的伏羲女媧交尾圖顯然已經為兩者的聯繫奠定了前世姻緣。儘管我們不能據此斷定兩者在漢代已經結為夫妻,但這些圖像卻足以表明兩者之間的親密對偶關係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種說法

古書記載伏羲姓風,女媧也姓風,也都人首蛇身,漢代盛行的“伏羲、女媧交尾圖”,伏羲、女媧二尾交纏,同姓、同族結合,不就是兄妹結婚嗎?不過,這實在是外族人對龍族人的誤解。在外族人看來,龍族人都姓風(風也是龍)、都屬龍,但從龍族內部來說,圖騰的構成是多樣的,民族形成後作為龍民族標誌的龍已是融合了多個不同血緣的部族而形成的綜合體,所以,同為龍民族,未必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


機哥聊野史


 

導言: 簡單歸納,春秋戰國之前,伏羲女媧沒有關係;漢唐時期,伏羲女媧成了夫妻;到唐代五代,伏羲女媧不僅是夫妻,更成了兄妹。未來伏羲女媧還會有哪些變化,就要看當代、未來的文學大神們如何創作。


不少人都以為女媧、伏羲的種種傳說都是自從遠古以來久已有之。其實不然。

  有關女媧最早的記載是在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筆下,在《楚辭·天問》中雲: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在漢代編訂的《山海經》《淮南子》中也有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的故事流傳。

  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神話傳說中,女媧和伏羲並無關係。

那時候,伏羲與女媧各自是一方部族的領袖。故此在古史中也有女媧是女帝的說法。

  史料之中最早說女媧與伏羲是夫妻的,是五代後蜀杜光庭撰寫的《錄異記》。

書中雲:陳州為太昊之墟,東關城內有伏羲女媧廟。東關外有伏羲女媧慕……時人謂之翁婆墓。

  所謂“翁婆”,就是丈夫與妻子,老頭與老太的意思。

  不過,據近些年出土的漢代伏羲女媧尾部交纏的壁畫可以推測,或許在漢代已經有伏羲女媧結為夫妻的說法存在。

畢竟人們對於人類的起源十分好奇,於是開始有了種種猜測。伏羲與女媧作為上古時代帝王之一,都是人面蛇身——也有的書上說伏羲是人面龍身,或者龍首人身。

不過,古代人心中的蛇就是小龍,龍就是大蛇。龍與蛇都有一個特點,能生!故此,漢代壁畫中以雙蛇交尾來表示伏羲女媧結成夫妻,誕育人民。

  至於伏羲女媧是兄妹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唐代。唐朝人李冗的《獨異志》記載:

  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又云: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與妹上崑崙山,咒雲: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

隨著時代的發展,士大夫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將上古神話補全完整,使之更加合理。在世界各國的上古歷史中,都曾經提到上古有大災難發生(一般都是說大洪水)。在中國的上古神話中,則是諸神爭天,以至於撞到不周山,天闕一角,導致萬民死亡。

在此之時,女媧不僅補天,更造人。只是摶泥造人的說法過於神異——或者說過於荒誕,於是,士大夫們有創造了另一種說法,那便是女媧與伏羲結合,共同成為人類始祖。

簡單歸納,那就是春秋戰國之前,伏羲女媧沒有關係,漢唐時期,伏羲女媧成了夫妻,到唐代五代,伏羲女媧不僅是夫妻,更成了兄妹。

到了宋代明朝,伏羲女媧的故事基本定型。因為宋元明清俗文學盛行,藉著小說、評書的影像,伏羲女媧的種種故事廣為傳播,從此深入人心。


宛如清揚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吾輩,乃匆匆過客。

伏羲與女媧都是傳說中的神祇,他們的是人首蛇身的形象。既然是傳說,肯定版本眾多,可考者寥寥。

民間關於這兩位創世神的傳說也是數不勝數。伏羲發明八卦,同時又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女媧造人,練石補天,等等。關於他們的傳說已經成為中華名族的文化基因。

若以有據可查作為標準,首先,原生關係是兄妹無疑。

史料有載,《文選 王延壽》曰:“伏羲鱗身,女媧蛇軀。”

《後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曰:“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

就是說他們是華胥所生同胞兄妹。

其次,他們的關係又是夫妻。

敦煌遺書《天地開闢以來帝王紀》中有記載,伏羲、女媧兄妹治水,後結為夫妻。這也是我國古籍中關於伏羲女媧較早文字記載。

“洪水蕩除,萬人死盡,爾時人民死,惟有伏羲、女媧兄妹二人衣龍上天,得存其命。恐絕人種,即為夫婦。”

說的正是為了人類的繁衍,他們又結為夫妻。

而他們的出生地,更是眾說紛紜。尤其是眼下,各地方絞盡腦汁想與歷史名人或事蹟掛鉤,用來增加知名度拉動經濟。

不過,最為大眾所接受的羲皇故里是天水。下圖為2017年天水伏羲公祭大典。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和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