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说起烟花江南通常你会想起什么呢

或许还带着点烟雨蒙蒙

是一种诗意而又不矫情的美

但是这样的古镇其实并不是在江南才有

在我们广州,也有这样的地方

沙湾古镇园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先后获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兰花名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6月,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沙湾文化是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水乡文化。沙湾古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整。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飘色之乡、中国龙狮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民间雕塑之乡、广东省古村落之称。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走进沙湾古镇区,可以清晰辨析古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现存的街巷错落纵横、宗祠古屋点缀其间、檐缘梁枋巧饰雕琢,沙湾古镇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是珠三角中心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的飘色被誉为南国艺术奇葩。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沙湾古镇

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此外,还有许多传统文化活跃在民间,如北帝诞、鳌鱼舞、扒龙舟、养兰、私伙局等。饮食文化方面,沙湾姜埋奶享誉省港澳,传统的菜色如鸡丝酿芽菜、沙湾别茨鹅、豉椒碌鹅、狗仔粥、牛奶宴等也极具吸引力。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古镇书斋是还原古时卜卜斋文化位于明初进士何子海的原居地进士里巷。为清中叶沙湾传统的三间两廊建筑。书斋以教授蒙学知识与儒家思想为主,也是封建社会科举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书斋重现了清末民初的私塾场景与先生的居所,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沙湾重视教育的传统。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留耕堂位于北村的庐江咛道,为沙湾何氏宗族的始祖祠。始建于元代至元乙亥年(1275 年),数百年来历经劫难,屡毁屡建。现时的面貌是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始,按明制品官家庙的有关规格,先后共花了17年时间扩建而成。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地址:沙湾镇大巷涌路64号

小洲村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小洲村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小洲村是珠江几千年来冲积形成的,面积达6013.8亩,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广州“南肺”之称。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走进小洲村,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 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如今的小洲村,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淹没,传统的东西仍然得到传承。走在村落里,河涌蜿蜒交错、造型各异的小桥枕溪流之上,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古老的宫庙朴实淡雅,传统的民居参差错落,在绿树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画有小溪、绿树、灰垣、素瓦等具有岭南水乡特点的水墨画。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先辈们为小洲村创造了适合人类居住、生活、劳作的理想家园。昔日的瀛洲八景中的“

西溪垂钓”、“古渡归帆”和“翰桥夜月”的景色都是与村中的传统建筑有着直接的关系。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除了古道古桥,小洲最让人瞩目的是它的古建筑蚝壳屋。小洲的蚝壳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小洲的祖辈村民们因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房子。据说,用这种方式构建的屋子,冬暖夏凉,而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公园旁边有座已经荒废了的祠堂,祠堂的广场全部用条形青石板铺就,一踏上麻石时,脚步声由地面往下传送,回音沉闷悠长,让人从心里油然生出虔诚来。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祠堂高翘的屋檐,依稀可见当年雄伟俊俏的风采。这一切都引发着我们对先民们生活的想象,他们在重大的节日里聚集在祠堂中,或祭祀神明祖先,或商议村中事务。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小洲村河道环绕,巷巷相连,古木郁郁葱葱,河中停泊着小木船,河水经年累月拍打着古码头,简直像是进入了一个画像里。

地址:小洲艺术村(瀛洲生态公园对面)

黄埔古村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从西边公路入村。一座高耸的金碧辉煌的现代牌坊迎面矗立。上刻“凰洲”两个大字。村之南边紧靠珠江支流也有一座刻有“凤浦”二字的彩牌坊。

原来传说古时有一对凤凰飞临此地,从此就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该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因仿古船瑞典“哥德堡号来访而重建。“哥德堡”号商船由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83年建造,曾经三次抵达广州,航行海上丝绸之路。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装载着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踏上第三次中国之行返程时,遭遇暴风雨袭击,不幸沉没在哥德堡港入口处,相传当时从沉没的哥德堡号船上打捞出来的货物除去船的损失以及打捞工程的费用还能有利润,因此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更为繁荣。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闭关自守的清廷撤消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期间黄埔古港迅速发展,在这里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然后货物才能进入十三行交易。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五千多艘,而黄埔村也成为热闹繁华的古城,同时这种氛围自然熏陶了当地人的经商思想。后来因河道堵塞变窄,古港迁至长洲岛,沿用黄埔港,据说上海的黄浦江得名也与此古港的盛名有关。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广州叫黄埔的地方很多,但黄埔村应是这个地名最早的出处。说来还有一段掌故,话说黄埔村原本叫“凤浦”,清代的时候这里停靠了许多外国商船,外国人发音不准,老是把“凤浦”说成“黄埔”,久而久之,原来的“凤浦”反没人叫了,终于成了“黄埔”村。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现在的黄埔村仍是一派古朴景色。村中保留的大量遗迹和文物,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世代繁盛,见证了黄埔古港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也见证了广州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在文物专家的眼中,黄埔村俨然是一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活博物馆,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哥德堡东印度公司迥异,但访客的感受完全可以对接--最有价值的历史就存在于当下人们的内心。

古城旧事|在广州竟然也拥有这样的江南古镇~

地址:新港东路998

古镇不仅是一种情怀

更是我们历史的见证

它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

是再也无法重现的

小伙伴们有空都去看一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