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辭世,舟山也有他捐贈的學校……

7月10日

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佈了

《田家炳博士訃告》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舟山也有他捐赠的学校……

備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

於7月10日上午安詳辭世

享年99歲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舟山也有他捐赠的学校……

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截圖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舟山也有他捐赠的学校……

田家炳1919年生於廣東大埔,不到16歲輟學從商,後輾轉越南、印尼等地創業,1959年移居香港開辦工廠,成為香港化工行業領軍人物。1982年,已是億萬富豪的田家炳捐出八成財產,成立公益基金會,主要捐助教育事業。

提起田家炳的名字,內地教育界都不陌生。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捐助教育事業以來,田家炳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大約1800間鄉村學校圖書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或學院遍及所有省級行政區,他因此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田家炳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教育是關係國家強弱、文化盛衰的百年樹人大業,資助教育是“把錢用在最有用的地方”,產生的效益遠大於把財富留給個人。

在浙江,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有田家炳樓,浙江師範大學有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院,舟山市有田家炳中學

舟山市有田家炳中學

這是一所面向舟山全市招生的省二級重點中學、市首批教育現代化技術學校、省現代化技術實驗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省第二批語言文字規範學校、市級文明單位。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舟山也有他捐赠的学校……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舟山也有他捐赠的学校……

曾捐出80%身家給超200所學校

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田家炳的企業和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受到影響,以至於出現捐款承諾難以兌現的問題。為讓捐款計劃順利實施,83歲高齡的田家炳,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風暴前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低價賣掉,然後把全部的款項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而自己帶著太太,租用了面積很小,但打開窗戶可以看到別墅的一個公寓樓作為新家。

“那時經濟比較糟糕,但我已答應要給一些機構捐款,人家做了計劃。所以決定賣掉房屋。一方面,覺得自己住這麼大房子是浪費,另外賣掉的錢,可以資助20多間中學,覺得這樣更有價值和意義。”田家炳在接受華商名人堂訪問時回憶說。

被問到,後來有沒有心疼過,田家炳則回答:“看到一幢幢教學大樓的興建,聽到萬千學子朗朗悅耳的讀書聲,不但經濟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2003年,為了幫助香港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從政府爭取到更多配對資金,在捐出自己承諾的款項,又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現金的情況下,還貸款600多萬港幣捐獻給了很多大學,這也成為香港公益事業中絕無僅有的美談。

2005年,為提前清付落實的項目捐款並擴大捐資,田家炳還將13萬平方米、高24層的田氏廣場售出,獲得款項近3億港幣,將其全數捐獻給了數十所大學、中學。

用田家炳冠名是為激勵自己

一筆就是幾百萬、幾千萬向外捐的田家炳,在香港,過著堪稱清貧的生活。

他沒有自己的私家車,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他沒有高檔的生活享受,一雙鞋穿了十年,襪子補了又補,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每月生活開支僅3000元。他不搞排場,也不喜歡應酬,過80歲大壽,很多人要為他慶祝,他不擺酒,不辦席。

他知道內地有一些風俗習慣,因此每次捐款前,都會打招呼,一切從簡。哪個地方大魚大肉的招待他,哪個地方就會失去他的捐款。

田家炳常說,“每個人都做一點小好事,最後就會變成一件大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好。每一個人都做一點小壞事,最後就會變成一件大壞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壞。”除了大善,他也從小做起。出門住酒店,他都要自帶肥皂,因為怕“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費”;外出吃飯,他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飲料。一位香港記者問他為什麼?他回答道,全港七百萬人,若每人少開一罐飲料,就省下七百萬個罐。

對自己要求嚴格的田家炳,對下一代也嚴加教導。談到下一代的問題,他就會強調:留財富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他的五子四女,一律先進中文學校學習,接受正統中文教育,之後才會送到美、加去讀大學,以適應今天世界形勢的需要。

田家炳的品德被眾人敬仰,也獲得很多榮譽,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表彰——大紫荊勳章,以及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行星——“田家炳星”。但他卻從不以德自居,以功自傲,更不求回報。在他鉅額捐資的地方,包括家鄉廣東省梅州市和大埔縣,他沒有投資任何生意,從不指望,也從來沒有用捐贈換項目或者利益。

唯有一點,他把自己的名字冠名到了幾乎所有的項目上。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事蹟精神被更多人知道,甚至名垂青史,因此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一起來做好事。同時,他也用這種辦法來激勵自己,一定要把教育,把學校辦好。

“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學校做不好,把田家炳三個字寫上去,不但不會榮耀田家炳,反而會醜化田家炳,家長就會講,兒女千萬不要送到田家炳學校讀書,那田家炳,就會是個恥辱。”田家炳說,他一直用這個激勵自己,也要求基金會的同仁,要求所有接受捐贈的對象,一定要實實在在把學校辦好,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

這裡有你關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