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精英黃崢,土味拼多多

精英黃崢,土味拼多多

把小地攤兒擺上移動互聯網的黃崢其實想做個科學家。

“我覺得非營利性的科研工作對人類的貢獻會更大。”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黃崢曾經表達對另一種生活的嚮往。

他可能確實有這個資質。

黃崢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小升初之後他就沒再經歷過升學考試。高中畢業,黃崢被保送進浙江大學的精英聚集地——竺可楨學院。本科分專業時,他被分到了浙大校長潘雲鶴院士的實驗室。大學畢業後,他又成功申請到去全球排名第8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就讀的機會。

這樣的經歷不僅羨煞旁人,也讓很多大佬對他青睞有加。

“那天下課,回寢室上網,發現一個陌生人在MSN上加我說他是丁磊,正在研究一個技術問題,當時我還以為他是騙子。”被黃崢誤當做騙子的是網易CEO丁磊,當時正被一個技術難題困住,因為在網上看到了黃崢的一篇文章,便主動聯繫。

兩人就此成為朋友。

丁磊後來把黃崢引薦給了自己的老師段永平,而段永平也很幫扶這位年輕人——後來黃崢稱自己是段永平的“四徒弟”,前面三位師兄分別是:OPPO 創始人陳永明、VIVO 創始人沈煒,步步高CEO金志江。

事實證明:找對師父很重要。

當時段永平已經在美國定居,黃崢會幫他做些投資。後者顯然很欣賞黃崢,於是,當段永平拍得與巴菲特共進晚餐的機會時,他帶上了26歲的黃崢。

精英黃崢,土味拼多多

黃崢和巴菲特共進晚餐

當黃崢面臨事業選擇時,段永平又發揮了作用——他建議黃崢選擇當時還未上市的谷歌,而非微軟,因為谷歌很牛,值得去看看,將來對創業會有幫助。一個更重要的建議是:如果進去了,至少呆3年再走,否則沒法真正瞭解這家公司。

黃崢採納了。後來谷歌上市,讓這位小股東獲得了一定的經濟獨立,也有了與李開復一起回中國開拓業務的故事。

毫無意外的,他後來選擇了創業。段永平、丁磊、王衛、孫彤宇等人共同組成了他的豪華投資人陣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再也沒時間去揮霍對科研的興趣,與窩在實驗室的理想生活不同,他的真實生活是被困在上海的大樓裡看日落。

有人說,如果比較一下黃崢光鮮的過去跟他後來的業務,你會感到一種割裂感。

拼多多之前,黃崢鼓搗過電商、遊戲項目,不算大紅大紫,但足以讓他在經濟方面很舒服。

這些項目有一個共同特點:接地氣。

比如尋夢遊戲,這一度是黃崢最掙錢的項目,遊戲畫風一定不會讓熟悉拼多多的用戶感到驚訝,頁面看起來過時,但總不缺氪金玩家。

“我不玩遊戲,我只是研究遊戲而已。”黃崢曾經說到。後來人們將他的成功歸結於對人性的東西。

他確實能抓住刺激人們衝動消費的G點。

起初,尋夢有《女神之劍》、《夜夜三國》、《風流三國》以及德州撲克等手遊、頁遊項目,對男性用戶很有誘惑力——《女神之劍》裡有很多露骨畫面,服務器設在了臺灣。而在大陸運營的《風流三國》也不乏打擦邊球的內容。

類似的刺激被黃崢用在了拼多多。

他沒有采用常規的電商邏輯去設計這款產品,而是更像遊戲運營。“遊戲跟電商公司有一個思路是有差別的,遊戲不認為進來的所有用戶都是他的,始終在試圖尋找適合這個玩法的用戶,遊戲尋求的是玩法的迭代和更新。”

另一個激發衝動消費的開關也是心理層面的,“我們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裡佔便宜的感覺。”

於是,“0.01元拼iPhone X”、“爆款0元搶”這類的誘人宣傳語被不停地推送到用戶眼前,加上後來有微信作為流量入口,拼多多成功從京東和淘寶地盤裡撕開了一道口子。

有人如此評價三款產品的差別:淘寶像綜合商場,什麼都有;京東像直營旗艦店;拼多多像地攤。

不要小瞧地攤的生命力,從拼多多的速度中你就能大概感受到它的力量:2015年9月上線,第二年收入突破5億,三年後在納斯達克上市。

也難怪其他電商會緊張,紛紛推出了類似的“拼團”模式,以抵禦這隻看起來土味又危險的怪獸。

但拼多多的迅猛始終伴隨著爭議。

假貨、山寨貨是最突出的問題。有數據統計,自2017年以來,拼多多已經卷入了244起訴訟案。《紐約時報》還刊發了報道《T恤、手紙還有爛芒果,這個中國APP啥都賣》,質疑其發展前景。

直到上市之前,類似風波也未停歇。母嬰品牌“爸爸的選擇”在紐約法院對拼多多發起訴訟,稱拼多多在知情情況下,依然允許平臺內商家銷售仿冒他們品牌的紙尿褲。

而據國內媒體統計,拼多多上不乏有仿冒小米、創維、康佳、西門子等知名品牌的電器。

除此之外,拼多多對商家的嚴苛管理,也曾在今年6月引來麻煩。十幾個商家圍攻了拼多多在上海的總部大樓,因為虛假髮貨、商品與描述不符、售假等原因,這些商家被平臺罰款數萬到數百萬元不等,賬戶資金也被凍結。

精英黃崢,土味拼多多

十幾個商家圍攻拼多多上海總部大樓

事後黃崢不得不舉辦了一場媒體溝通會來平息,但相關模式並未被修改。

嫌棄拼多多的人一直很多,黃崢對此很淡然,“你可以說我low,說我初級,但你無法忽視我”。昨天,拼多多在納斯達克首日漲幅40%的成績,顯然也讓他說過的這句話更有底氣。

爭議也還會繼續。3歲的拼多多與頭條、抖音、快手有點類似,趕上了這波用戶下沉的紅利,至於它的風光會持續多久,大概也要看時勢如何變化了——畢竟,黃崢自己也說過,拼多多的成功70%是靠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