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我们都收过礼物,也都送过礼物,但同时给几百个人送礼物的经历,估计很多人还是没有的。

就算你有同时给几百个人送礼物的经历,几百人都没收的经历你一定不会有。

我最近就有一次这样的有趣的经历,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长期以来,我心里有个朋友名单,一直有个想法,等条件允许了,自己遇到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就给这个名单上的都送一份。

当然现在来看,我自身能力还没达到给几百人送礼盒毫不心疼的程度。

但得益于互联网公司在宣传投入上的不遗余力,我取巧地借力礼物说的营销活动,给几百人送了粽子礼盒,可是结果非常有意思。

先从这个活动说起,有一天我在新榜的微信群里,看到新榜的工作人员在发福利。

新榜和礼物说合作了一个抽奖活动,一共2000份“真功夫X礼品说”端午粽子礼盒,当晚开奖。

当时离开奖还有几个小时,但我发现当时参与的人才1000多,奖品比参与人数还多,这意味着最终中奖率很高。

到了晚上开奖后果然中奖,2000份礼物,2126人参与,中奖率高达94% 。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我全程体验后,确定没有其他费用,不用掏一分钱,没有任何陷阱和套路,中奖后按要求填写好地址就可以坐等收礼。

这时就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和微妙的遗憾,这样的好事,应该借花献佛,分享给朋友们啊。

但我又清楚的知道,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不会分享给朋友。

因为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是否靠谱,是否有额外费用,有没有陷阱和套路。

当时突然就理解了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之一查尔斯·汉迪的一句话。

你知道该走哪条路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条路已经不属于你了。

但好在我有点小聪明啊,能不能再找一条相同的路呢?

我查到礼品说有一系列这类和各种不同公司合作的营销活动。

作为主办方,他们肯定要把这个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

否则真出现2000份奖品,只有1000个人抽奖的情况,也是大写的尴尬。

于是我在微信里以“礼品说 粽子”作为关键字搜了一下,果不其然,又找到一个香榭丽舍和礼品说的抽奖活动。

同样还是2000份礼盒,当时1000多人参与,隔一天早上开奖。

尽管有过一次经验,我还是没有马上分享给朋友。

我又等了一段时间,根据增加的人数进行了预估,得出最终中奖率还是比较高的结论。

这时我才开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虽然有几十个群,几千好友。

但我并没有群发,只发给熟人,不太熟的只发给高价值好友。

因为不太熟的人对我了解不多,要解释很多,时间成本太高,如果所有人都发,解释不过来。

而且参与的人多了,必然会拉低中奖率,我自然希望经我介绍的人都中奖,所以就要在通知人数上克制。

熟人主要是同学、同事,高价值好友主要是在各种场合加为微信好友的创业者、高管或者有趣的灵魂。

我先是在高中同学群、大学同学群、金融MBA群和我成立的付费社群、以及自己的知识星球里发了这条消息。

现在骗子太多了,因为怕大家误解。

我还特意介绍了这个活动,没有费用,中奖率极高,我和这家公司没有利益关系,只是借花献佛给大家送个小礼等等。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接着我还给一些微信好友单独发了这条消息,算上各个群,加起来发了几百人吧。

虽然考虑到可能会被大家误解,但我还是选择发给这么多人。

因为对我来说,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只是点几下,对方就可能收到一份粽子,多半会心存感谢。

当然对方也不一定多么感谢我,也不是我出的钱,但那也没关系,总不至于因此恨我。

最多就是被少数没有参与的人误解为别有用心的骗子,那也没关系。

也算是一个好友筛选的过程,把那些辨别能力不足的人从社交版图中筛选出去。

也就是说这是一件风险有限,收益还不错的事,当然值得尝试。

对礼物说和合作公司来说,也不吃亏,我按照他们的抽奖规则为他们介绍了一批质量相当高的用户。

这也是他们的高明之处,用足够的利益让人心甘情愿帮他们拉新。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抽到粽子,所以人均拉新成本低于一盒售价26元,成本肯定更低的粽子。

这在流量越来越贵,应用平均拉新成本几十元的今天并不算吃亏。

记得看过一款金融应用分享拉新经验,里面有句话印象深刻“获取单个投资用户成本仅37元/人,仅为渠道推广的1/10”。

虽然礼物说这类应用拉新成本比金融应用低一些,但礼物说这个活动,从拉新成本的角度看也是挺划算的。

接下来的回应就有意思了,绝大多数看到信息的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特别是在群里,只有两个人在群里对我表示感谢,其他人都仿佛视而不见。

群里的反应在我的预料之中:

一是有些人微信群太多,信息爆炸冗余,看不过来;

二是有些人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表示怀疑和不屑;

三是有些人喜欢闷不作声,悄悄参加,我确实在头像里看到几个熟人。

他们的心态也很好理解,即使是真的,也不会让人觉得爱占小便宜,如果是假的,上当了没人知道也就没人笑话。

有点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单独发给个人的信息,也大多没有回应。

有些人我知道是真的忙。

比如有一位2013年被福布斯列入“亚洲最受瞩目的女性”,她创办的公司2014年被快公司杂志评为全球50强最具创新力公司,从朋友圈里看,每天都在忙她的新项目。

有位新餐饮品牌的创始人正忙着开分店,在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上游供应链养殖场的信息。

有位去年就和我说他的公司年销售过千万了,从朋友圈看,天天在各个城市跑项目。

有位国内最出名的MCN之一旗下正当红的短视频创业者正在各地忙着拍摄。

等等。

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许多私下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也没有回复。

当然也有少数人回应,比如不少同学和朋友都回复了。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这是央视的朋友。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这是和礼物说是同一家投资机构出来的朋友。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还有几位深夜才回复的。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当然也有表示怀疑的,比如这位: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第二天这次抽奖活动开奖,一共2421人参与,2000人中奖,中奖率82.6%,也算比较高了。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大部分参与的朋友都中了奖,因此收获了一堆感谢。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有意思的是,我还在中奖名单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头像,这些人在我的介绍下参与了,也中奖了,但没有给我任何回应。

我没有指责任何人的意思,也理解各种人的各种反应。

不论是不回复不参与,还是想参与但又质疑,又或是全程悄悄参与,又或是没准有人参与了中了奖还黑我,每个人的行为自然有他的原因。

我唯一能做的是从我自身做一个复盘。

这个过程中,我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不妥,如何提高礼物送达率,这次有什么收获,如果重新做会怎么做等等。

虽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也暴露了自己眼光、格局、视野、执行上的一些不足,但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小步快跑,快速试错,发现不足就改正迭代。

除了收获了一些感谢,也成为一种社交润滑剂,和许多很久不联系的朋友重新连接,还成为一个筛选机制,筛选出一些和自己同频的人。

有些人层次太高或工作太忙,有些人想接受又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害怕上当,这些人暂时就可以从社交对象中初步筛选出去。

下次再有什么好玩的活动,或者什么机会,当然首选那些有互动有回应的朋友。

礼物说背后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还是挺牛的,很快就收到发货提醒,昨天就收到了粽子礼盒。

粽子是由礼物说联合真功夫,由五芳斋代加工的,两甜两咸四个真空包装的粽子,咸的是美味鲜肉粽,甜的是紫糯栗蓉粽。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包装很精美,里面还附着印着礼物说CEO寄语的小卡片,礼物说的200元新客礼券,真功夫的饮品买一赠一券等。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这么详细的描述,当然也是一种投桃报李,占了礼物说的便宜,当然要有些力所能及的回馈。

作为一个有一点点粉丝的自媒体人,我会把文章在全网各个平台分发,以前提到企业名称时很谨慎,总会代之以某公司。

因为动不动就被人质疑是软文,还有人夸过我软文写的好。

比如偶尔提及某个公司的商业模式说到它的真名,经常有人说软文写的好。

我就觉得很冤枉很惭愧,觉得丢了软文的脸。

软文界一聚会,同行们交流,你收了多少钱,我收了多少东西,问到我,什么好处都没拿到,同行们肯定嫌弃我啊,这不丢软文界的脸吗?

但这篇真的占了礼物说的便宜,即使说我是软文,我也认了,凭本事写的软文,爱说啥说啥。

说起礼物说的服务,真的挺好的,就拿这款粽子礼盒来说,才26元,还包邮,包装精美,还能方便地转赠给他人。

给几百个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么感受?

我一见倾心,以前逢年过节送点东西,没几百块钱拿不出手啊,近的还能提上门,远的要是自己买回来再发快递真的挺麻烦,要考虑适合快递耐得住颠簸的礼品,要考虑礼品包装,要考虑快递时效。

现在用礼物说这个粽子礼盒,260元就能送10个人,还省去自己选品、包装、物流的功夫,对方不喜欢,还可以在微信上一键转赠给他人。

对我个人而言,下次需要送礼的时候,肯定就首选礼物说了。

另外有个小感触,当你送礼不是为了求人办事,就是单纯的想送些礼给朋友,感觉还是挺好的,不信你可以给我送些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