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旅遊扶貧,讓溫暖陽光照進涼山安哈彝家

【點睛】美麗的小山村,心靈手巧的彝家人,兩戶人家的大門口,兩位老阿媽正在織布,五彩的彩虹從他們靈巧的雙手飛出,這是他們生活的顏色,豐富而多彩,正因為有了旅遊,有了旅遊扶貧的好政策幫扶,他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

(圖/文 尤紫璇)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18日上午,陽光明媚,涼山州安哈鎮板橋村,一派喜慶,由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舉辦的”三區三州”旅遊扶貧對接活動在這裡舉行。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此次活動著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的新要求,為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工作搭建了對接平臺,是國家旅遊局和國務院扶貧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推動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工作落地落實的精心謀劃和具體體現,是向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敬獻的一份新年厚禮。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此次活動選在這裡舉行,正如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李世宏所講“今天這裡陽光燦爛,照的我們心裡暖暖的。旅遊扶貧的確是一件溫暖人心的事,所以大家都來了”。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走進安哈鎮板橋村,道路兩旁,是綠油油的麥田和草莓採摘園以及其他果樹,依山而建的村莊,是個典型的彝族村落,乾淨整潔的村舍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手繪上了豔麗的圖案。屋簷下,掛滿了金黃的玉米。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一戶人家院子裡,老阿媽正在紡線,她的兒子將紡線用的羊毛彈的疏鬆輕柔,阿媽說這樣才好捻線。捻好的羊毛線再手工織成了彝族特有的披肩,羊毛氈毯披肩。現在,這也是阿媽家經濟來源之一,旅遊發展,村子裡遊客來了,把這傳統的手工作品買回家做裝飾從親友作紀念,由於製作工藝都是傳統的手工藝,工期長,已是供不應求。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往坡上走,一家彝家樂飄著臘肉香,這個季節,正是製作臘肉的好季節,臘肉乾活的好季節,柿餅、酸菜乾、也是當地很有特色彝家美食,那邊的桌子上,蕎麥餅和一缸子的酸菜湯正熱乎乎飄香,老闆熱情的招呼大家,“來嘛,嘗一嘗”。據老闆講,來這裡的大多數是成渝周邊地區的自駕遊客人。另一戶人家的院子裡,飄散著誘人的燒烤味,彝族“網燒”(燒烤在當地分網燒或串燒),以其獨特的選材—只用30斤左右的仔豬,而且這些豬都是自然放養不喂飼料的,還有跑地雞,自然醇厚的食材再以彝族傳統的烤制,因此彝族燒烤這美味成為老饕們推薦的大涼山美食之最,來了涼山、來了西昌、不吃彝族燒烤就會遺憾。在板橋村的彝家樂彝族燒烤似乎又更正宗,因此,自駕遊前往這裡享美食的“好吃嘴們“也越來越多。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2003年,安哈鎮建鎮,政府加大技術設施建設,修通了鎮子裡的主要幹道,解決了交通不便問題,2016年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區成功創建4A級景區,前來觀光的遊客人與日俱增。據瞭解,截止2017年底,安哈鎮彝家樂已發展至50餘家,解決就業300餘人,實現旅遊收入達1600餘萬元,同時極大的帶動了全鎮種養殖等產業發展,實現了產業良性互動。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自2016年起,涼山州就著手實施旅遊扶貧計劃,實現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決勝脫貧奔康、推進繁榮發展的戰略抓手,充分發揮貧困地區鄉村自然資源優勢,以旅遊為載體,以脫貧為目的,大力推進旅遊扶貧工程,豐富扶貧開發的形式內容,提升農村經濟的“造血功能”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自2016年旅遊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涼山州旅遊系統在扶貧部門的指導支持下,鄉村旅遊已成為旅遊扶貧的主陣地。據統計,2017年全市旅遊人次超過2100萬人次,旅遊中收入達205.22億元。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今日我們所達的安哈鎮,彝家樂現有50餘家,成為西昌鄉村美食的重要名片之一據數據統計,2017年“彝家樂”接待遊客35萬餘人次,實現收入2100餘萬元,帶動實現農產品銷售收入5000餘萬元,旅遊發展促進安哈鎮群眾持續增收。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利用有效資源開拓產品,舉辦各種節會,如,梨花節、民俗文化旅遊節、彝族新年美食節等,並通過互聯網,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實現,農特產網上銷售,為安哈鎮農業+旅遊”助力。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安哈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小康路,2017年,全鎮人均收入近800元,安哈鎮村民由窮到富的密碼是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旅遊扶貧項目積極的推進。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旅遊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富裕起來,彝家人喜上眉梢。

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旅游扶贫,让温暖阳光照进凉山安哈彝家

一棟小洋樓前,身著彝族盛裝的一家人,笑迎遠方的客人,院子裡一個木架子上,擺著當地的特產,到彝家吃美食、買特產、採摘,“森呼吸”感受田園鄉村之美,感受民族風情之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