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成都道教宮觀的演變

宮觀是道士修道、祭祀和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歷代稱呼不同,先後有“治”、“廬”、“靖”(“靜”)、“館”等多種稱呼,而以“宮”、“觀”最有代表性,以區別於佛教的“寺”、“院”。

成都道教宮觀的演變

與成都地區的道教發展相適應,成都地區很早就有了宮觀的修建。早期五斗米道的活動中心──義舍,實際上就是早期宮觀的芻型。傳為張陵所設的“二十四治”,當是道教最早的24個傳道區域,而每一個區域都有一個活動中心,這個中心就是最早的道教宮觀。據學者考證,陽平治、鶴鳴治、漓沅治、葛貴治、真多治、昌利治、稠梗治、本竹治、平蓋治、平岡治、主簿治、玉局治等12治都在今成都地區。至張魯時,設“八遊治”,青城治、黃金治2治也在成都地區。

兩晉南北朝時,成都地區的宮觀興建有了長足發展。成都嚴真觀、通真宮,都江堰長生觀,青城山真武宮(祖師殿)、上清宮、上皇觀、中皇觀、丈人觀等,據稱都是興建於此時。這個時期修建的宮觀,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更加正規,規模更大。

隋唐時期,隨著成都地區道教的興盛,宮觀興建形成高潮。除原有增飾和擴建外,成都地區新建宮觀達數十座之多。其著名的,如成都至真觀、玉局觀、青羊宮、紫極宮、鴻都觀、慶都觀、仙居觀、度人觀、明月觀、朝真觀(乘煙觀),溫江金烏觀,雙流興唐觀,青城山常道觀、太清宮、建福宮,新津老君觀,邛崍崇真觀,大邑鶴鳴觀,據稱都是興建於此一時期。這一時期興建的道觀疏遠了與原始祠廟的關係,規模、格局以及建築特色都達到了相當水平。隋辛德源記成都至真觀,“前臨逸陌,卻負長瀛。蕙樓接登景之房,瓊臺帶蕩真之室。荷珠的皪,花落車渠之沼;竹色便娟,葉掃琉璃之地。祥禽雜囀,瑞草羅生。仁智之所安也,邁軸之所盤也。”(嘉慶《四川通志》卷38)唐時,復於天宮後“起大講堂,並造長廊二十餘丈。琳堂鬱其恃起,星闈忽以環周。仰萃條以嶙峋,下崢嶸以廣朗。陰娥假道,窺玉女於南軒;陽鳥回轡,照青禽於北閣。”(盧照鄰《黎君法師碑》)開元十二年(724),青城山常道觀被山下飛赴寺僧強佔,唐玄宗曾責令歸還道士,防止了佛教發展對成都地區宮觀的侵害。唐僖宗時,於玄中觀設醮祈真,獲見古磚祥瑞,遂將玄中觀改為青羊宮,增修房舍,擴建殿堂,並撥錢購置田地以為廟產。

至宋,除宮觀(如郫縣崇道觀、都江堰老君觀等)的繼續新建外,對舊有宮觀的增修擴建成為成都地區宮觀發展的一大特徵。其中,玉局觀經宋真宗整修擴建後,“宮除舊創,新闢小為大,工無鉅細,罔不經心。人之悅從,匪懈其力。東西廣七十七步,南北長七十五步,中建三清殿七間,東廂三官堂、鎮樓暨玉局祠屋,西廂九曜堂、太宗皇帝御書樓,並齋廳、廚庫、門屋、週迴廊宇共一百三十五間。”(彭乘《修玉局觀記》)殿堂壯麗,樓臺輝煌,成為當時四川地區最大的宮觀。

明代初期,道教尚屬興盛,成都地區新修宮觀有雷神廟、杜康廟、天祥寺、惜字宮等,並修葺擴建了鶴鳴山、青羊宮。明末戰亂,成都地區宮觀遭到嚴重破壞,十不存其一二。後經陳清覺等人的努力,情況始有好轉。至於清末,據《成都通覽》記載,成都一府兩縣共有宮觀44座。1949年統計,成都市區仍有宮觀41座,分別是寶雲庵(青羊正街)、武侯祠、九真寺(神仙樹)、文昌宮(元通橋)、太平寺(紅牌樓)、關岳廟(純仙街)、惜字宮(慶雲街)、大悲閣(南門大橋)、大南海(外北)、小南海(外北)、丞相閣(簸箕中街)、觀音閣(字庫街)、大紅土地廟、觀音祠(小天竺)、都城隍(大牆后街)、諸葛井(溝頭巷)、陝土地(溝頭巷)、桓侯祠(漿洗街)、瘟祖廟(治平巷)、關帝廟(新南門外)、臨江庵(外南水巷子)、丘仙觀(望仙場)、白廟子(鳳凰山)、法華寺(望仙場)、觀音閣(十二街)、瑩華寺(鐵門坎)、三官堂(牛王廟)、觀音閣(大田坎)、天祥寺(新東門)、地母廟(迎曦街)、三清觀(福字街)、詹天廟(北糠市街)、都司街(鄉農寺)、廣福廟(花牌坊)、觀音閣(王家塘)、娘娘廟(西馬道街)、福德祠(西馬道街)、彌勒庵(西馬道街)、新觀音(清連下街)、二仙庵、青羊宮等。

建國以後,許多宮觀先後被改作它用,“文革”時更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後,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實,一些宮觀逐步得到修復,成都青羊宮,青城山常道觀、祖師殿、上清宮、朝陽洞、圓明宮、玉清宮、建福宮,都江堰二王廟、八角廟,新津老君山老子廟,彭州葛仙山道觀、丹景山天師宮道觀,大邑鶴鳴山道觀,崇州上元宮道觀等宮觀陸續開放。到目前為止,已有28處宮觀恢復開放。其中,有被納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都江堰二王廟,有國務院首批公佈為重點道觀的成都青羊宮(二仙庵)、青城山天師洞、青城山祖師殿,有被省市列為重點道觀和文物保護單位的青城山上清宮、大邑縣鶴鳴山道觀、新津縣老君山道觀、彭州陽平觀等。

二王廟位於都江堰市西門外,前臨都江堰魚嘴安瀾橋,後依玉壘山。原為紀念古蜀望帝的祠廟,南北朝時遷望帝祠於郫縣,就址建李王廟,專祀李冰。歷代續有修繕增擴,宋時更名為崇德廟。清雍正五年(1727),封李冰為“敷澤興濟通佑王”,封二郎為“承續廣惠顯英王”,廟遂改名為二王廟。現存建築為民國年間重修。二王廟佔地5萬平方米,大小殿堂10餘座,規模宏大,佈局嚴謹,倚山臨江,錯落有致。廟內建築飛簷翹角,雕樑畫棟,主次分明,造型精美,有著很高的建築和藝術價值。與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道,二王廟被納入在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青羊宮(二仙庵)位於成都市區西南,傳為神仙聚會、老君傳道之地。宮觀始建於唐代,初名玄中觀,僖宗中和三年(883)詔改為青羊宮。歷代續有增修擴建,現存建築為清代以後重修,主要有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鬥姥殿、唐王殿(紫金臺)、降生臺、說法臺等。青羊宮佈局開闊,殿堂寬敞,莊嚴肅穆,庭院清幽,為川西地區的全真道第一大叢林。二仙庵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主祀呂洞賓、韓湘子二仙。傳說出資修建此庵的四川按察使趙良壁曾在此遇呂、韓二仙對弈,故名。其後續有增修,主要殿宇有靈祖殿、玉皇殿、呂祖殿、二仙殿、鬥姥殿、來鶴亭等。二仙庵為丹臺碧洞宗祖庭,也是全國繼白雲觀後第二大戒壇,曾先後傳戒50多期,在全國影響極大。青羊宮與二仙庵並屬全真道宮觀,今已合二為一。

青城山本名清城山,又稱天谷山、赤城山、載天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距成都市區68公里。其山傳為古蜀開明氏的祖山,望帝杜宇曾在山中建“成都載天”之國。張陵入蜀創天師道,曾在山中修道傳法,死後葬於此山。至張魯時,青城山被列為“八遊治”之一,為“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三張”之後,範長生、趙昱、孫思邈、徐佐卿、羅公遠、玉真公主、杜光庭、張愈、譙定、姚平仲、宋汝為、安世通等仙真高道皆曾隱修山中,此山由是成為聞名海內的道教聖地。唐時,受到唐王室的重視,山上已有上清宮、長生觀、丈人觀、清都觀、上皇觀、常道觀、儲福觀、威儀觀等大型宮觀10餘所,基本奠定了青城山道教建築組群的規模。宋明以後,山上繼續增建中、小型宮觀。至其盛時,大小宮觀多達40餘所。至民國時,山上尤有大小宮觀10餘所。改革開放後,經過修繕恢復,青城山主要宮觀已經陸續開放。作為著名的道教聖地,青城山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與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道,被納入在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鶴鳴山位於大邑縣西三豐村境內,距大邑縣城13公里。漢順帝時,張陵入蜀創道即居於此山。山上初有太上治,隋唐時建鶴鳴觀,其後陸續增建,形成道山規模。明時,張三丰入蜀,曾在此山修道傳法,留下許多神話傳說。山上舊有鶴鳴觀、天師殿、紫陽殿、太清宮、上清宮、文昌宮、三官廟、迎仙閣、迎仙祠、迎仙橋、望仙坊、訪仙岩、送仙橋、將軍廟、解元亭、招鶴亭等宮觀聖蹟。“文革”中山上宮觀遭到嚴重破壞,其地亦被其它單位所佔。改革開放後,先後恢復重修了迎仙閣、慈航殿、靈祖殿、三聖宮和碑林等,目前仍在陸續恢復重修之中。作為天師道的發祥地,鶴鳴山唐宋時期即已相當知名,至今仍被道教信徒視為祖庭。

老君山本名天社山,又稱稠梗山,位於新津縣南2.5公里。相傳老君曾在此山修道煉丹修道,為天師道“二十四治”之稠梗治所在。唐時建老子廟于山頂,歷代續有重修,清末民初曾是“法言壇”的活動場所。現存殿宇為民國時建築,主要有靈祖殿、混元樓、八卦亭、三清殿、三官殿、鬥姥殿等。老君山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是養心怡性的絕佳場所。

概括起來,成都地區的宮觀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第一,修建時間既早,持續時間亦長,如果不考慮重建的因素,則道教每一發展階段成都地區都有宮觀興建,就始建而言每一宮觀都凝聚著自己時代的特殊記憶。換言之,成都地區的宮觀本身即已構成了一部活的宮觀興建史。這不僅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明顯的價值,在四川建築文化史上也有典型的意義。第二,成都地區的宮觀常常還是創教開宗的祖庭,如鶴鳴山、青城山之於天師道的創立,青羊宮、二仙庵之於丹臺碧洞宗的創立,(新津)老君廟、(溫江)龍盤寺之於法言派、廣成派的開壇等。雖然後來大抵都歸入了全真道的門下,但這些宮觀的原初意義不可磨滅。第三,從現存的情形看,成都地區的宮觀大抵皆為園林型宮觀,即除主體建築外還有大小不等的園林與其相配。根據所在地方和構景特徵,建築史家一般將園林型建築分為城市型、山林型和綜合型3類。城市型一般位於城市或近郊,建築周圍無園林環境而靠人工構景;山林型一般位於自然風景優美的山林村野,建築周圍具有園林環境或山林環境,以自然景觀為主而輔以人工造景;綜合型一般位於風景條件較好、地形複雜的近郊,既有自然景觀為主的構景,也有人工景觀為主的構景,兩種方式綜合並用。成都地區的宮觀既有城市型的(如青羊宮),又有山林型的(如青城山宮觀、鶴鳴山宮觀、老君山宮觀),還有綜合型的(如都江堰二王廟),類型齊備,交相互補。第四,成都地區的宮觀文化含量極重,除了與自身和宗教有關的神話傳說頗為豐富之外,這些宮觀在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筆記中大抵也有謳歌記載,常常成為某種文化符號,表述著關於道教以及成都地區文化的複雜意蘊,如在岑參、錢起、崔塗、賈島、張籍、李秘、趙抃、張詠、蘇軾、陸游、范成大、虞集、楊慎、王士禎、李調元、何紹基、張之洞、趙熙、顏楷、謝無量等人的詩文筆記中。第五,成都地區的宮觀整體知名度很高,既有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二王廟、青城山,也有被納入國家重點宮觀的青羊宮、天師洞、祖師殿,其他如鶴鳴山、陽平觀、老君山等都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作為成都地區道教與文化發展演變的見證,成都地區的宮觀已經遠遠超出了建築與宗教活動場所的意義,變成了成都歷史文化的載體與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