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光明低溫巴氏奶工廠全獲優質乳工程驗收,為何也要發力常溫奶?

8月27日晚,低溫奶巨頭光明乳業交出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05.71億元,淨利潤4.54億元,其中,光明海外子公司新萊特成為光明乳業最賺錢的業務,新萊特恰恰是為A2奶粉的代工廠。另外,今年上半年,光明乳業旗下所有低溫巴氏奶工廠均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

1.今年二季度業績回升

光明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105.71億元,同比下滑3.23%;淨利潤3.34億元,同比下滑8.58%。

不過對比光明乳業第一季第報表可以發現,光明今年二季度業績回升。今年一季度光明營收為50.99億元,同比下滑4.98%;淨利潤為1.3359億元,同比大幅下挫28.55%。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向胡說有理表示,2018年上半年,乳製品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各競品促銷措施層出不窮,特別是在華東、上海等公司傳統強勢區域也加強了投入力度。競品也繼續加大在廣告和渠道的投放充分利用其在傳統渠道的優勢提升市場佔有率。受到競爭壓力,公司的莫斯利安酸奶和部分低溫酸奶出現下滑。

2.巴氏奶工廠全部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

儘管業績有所下滑,但是在中國奶業轉型升級的當下,行業也一直致力於讓消費者從喝上奶到喝到更優質的乳製品轉變。

2013年年啟動的國家優質乳工程項目也就成為解決中國消費者“喝好奶”問題的重要民生工程,倡導消費者喝到更優質的低溫巴氏鮮奶。凡是通過優質乳工程的企業,其生鮮乳在蛋白質、體細胞、菌落總數等指標上都要嚴於國家標準。

值得注意到是, 2018年,作為巴氏奶的領軍企業,光明乳業努力提升產品核心標準,對全產業鏈質量管理進行全面升級。通過更嚴苛的奶源管控,更精確的工藝控制,更嚴格的冷鏈管理,打造領先的低溫奶品牌。

光明半年報顯示,2018年,光明乳業旗下又有7家工廠全面實施優質乳工程,標誌著光明乳業旗下的9家巴氏奶生產工廠全部通過驗收。光明乳業制定了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優於行業水平的光明乳業“優+倍”內控標準。

據瞭解,光明乳業代表產品——優倍鮮奶,挑戰行業高標準和高難度,在原有的85℃巴氏殺菌工藝基礎上革新與突破,成功實現了75℃殺菌。

光明低温巴氏奶工厂全获优质乳工程验收,为何也要发力常温奶?

乳業專家表示,擁有優質奶源是乳企安身立命之本。光明乳業打造出的“優質奶源、科技研發、品質產品、冷鏈配送”的全產業鏈模式,促進了企業質量升級,加快了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並帶動乳品產業邁向世界級水平。這也是光明乳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3.海外業務謀求多元化發展

新西蘭新萊特是光明乳業海外戰略下的重要一城,主營業務逐年保持穩步增長。光明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子公司新西蘭新萊特主營業務穩步發展,實現營業收入20.19億元,淨利潤1.82億元。這也成為光明最賺錢的業務。

光明低温巴氏奶工厂全获优质乳工程验收,为何也要发力常温奶?

據瞭解,新萊特主要從事工業奶粉、嬰幼兒奶粉的生產和銷售,其中最主要第一個業務就是為A2奶粉代工。

但新萊特絕對不僅侷限於此,光明乳業表示,新西蘭新萊特與重要客戶達成一致,延長獨家供貨協議,並與新西蘭南島食品有限公司簽訂為期 10 年的液態乳製品供貨協議,逐步開啟液態奶業務佈局。

4.高管變動推動光明發展進入快車道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週二,光明乳業董事長張崇建、總裁朱航明均以工作原因提出辭職。

光明食品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曾向胡說有理確認,光明食品集團黨委已經決定濮韶華任光明乳業黨委書記、並推薦為光明乳業的董事長人選。至於光明乳業的總裁人選,目前還沒定,由現任光明乳業黨委委員、副總裁羅海主持行政工作。

於高管的變動,乳業專家宋亮認為,這兩年朱航明在光明乳業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綜合總結起來歸納為三點:第一點:就是戰略方向調整,重新焦距低溫產業發展,打造有競爭實力的新品;第二點夯實奶源基礎,實現奶源與加工整個產業體系匹配;第三點:重點推動奶粉產業扭虧為盈,並且建立很好的市場基礎”。

“張崇建、朱航明這幾年帶領光明乳業做了許多具體工作,為光明乳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宋亮表示,但是光明乳業要加快對國有企業市場化的深化改革,同時也要推進市場化發展,對此,希望新接任的領導能夠帶領光明乳業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濮韶華原來是在水產集團,對於整個市場化發展有豐富的經驗,可以進一步推進光明乳業市場化發展取得很大成績。

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今天也向胡說有理表示,下半年,公司會繼續聚焦重點優質產品,也同時會在常溫奶方面發力。通過75度鮮活力的宣傳,繼續做大優倍,通過產品升級,豐富致優產品,佔位上海高端;通過暢優產品升級,穩固其消化類酸奶的標杆形象,通過賞味、有格、如實推動酸奶消費升級;通過莫斯利安新品的鋪市,重新定位,擴大常溫酸奶規模。同時,在夯實原有渠道的同時,公司還將關注和探索新零售、新物種,研究不同區域、城市的消費習慣,平臺選擇等問題,努力實現精準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