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愚蠢至極,萬萬不可——中國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國內糧食庫存?

關注國際糧食價格的朋友都應該有所瞭解,最近全球小麥價格上漲,但是我國小麥庫存量非常大。這時就有人說了,

為什麼不可以用大量出口小麥的方式來進行去庫存呢?

對此,筆者的回答簡單明瞭——肯定不可以!因為這樣的做法太愚蠢,太危險。

因為這樣不現實,也不可能。

愚蠢至極,萬萬不可——中國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國內糧食庫存?

為什麼筆者會這樣說?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價格因素,國內臨儲名下價格太高,另一個是國家糧食安全考慮,我們的儲備糧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今年,受到全球小麥整體減產的影響,世界小麥價格出現一定上漲是不假。

一直以來,我國小麥市場供過於求造成我國小麥庫存量高企也是一個事實。

但是如果你要說藉此機會,通過大量出口小麥來對我國的小麥進行去庫存,我就不得不說你真是“圖樣圖森破”,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去年,中國小麥出口僅1萬噸!

2017年,我國小麥產量為1.3億噸左右,進口量為420萬噸,同時出口僅1萬噸,是的,你沒有看錯,只有區區一萬噸。

與此同時,我國的麵粉出口都已經高達17.4萬噸,較2016年增加7.2萬噸。相對於小麥而言,國內的麵粉在國際上看來更具備市場競爭力。

其主要原因就是國內小麥價格太高,沒有實力和國際上的低價小麥競爭。

愚蠢至極,萬萬不可——中國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國內糧食庫存?

我國的臨儲小麥價格太高,沒有國際競爭力!

熟悉我國小麥收儲制度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現在我國小麥臨儲倉庫中大多存儲的是2年前,3年前通過託市政策從農民手中收購來的小麥,按照當時的標準價格1.18元每斤,再加上這些年的倉儲等綜合成本,這些臨儲麥的出庫成本怎麼著也得在1.2元每斤以上。這一點,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進行的臨儲小麥拍賣中可以一見端倪。

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官方網站發佈的最近一次的我國臨儲小麥拍賣結果中可以看出,2014年產小麥的拍賣成交價在2404元每噸,摺合1.202元每斤,

2015年產小麥的拍賣成交價在2420元每噸,摺合1.21元每斤,

2016年產小麥的拍賣成交價在2407元每噸,摺合1.2035元每斤。

愚蠢至極,萬萬不可——中國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國內糧食庫存?

但是,最近我國的進口小麥價格大概是多少呢?

根據有關統計顯示,近期,進口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完稅成本不過是1800元每噸左右,而進口美國2號硬紅冬小麥的完稅成本也不過是在2100元每噸左右,遠遠低於國內臨儲小麥拍賣成交價格。

愚蠢至極,萬萬不可——中國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國內糧食庫存?

這樣看來,國內儲存期將近4年,即將成為超期糧的2014年產小麥的拍賣成交價格都比進口的美國小麥完稅價格都要高。

你們說,指望這些等級不高,價格卻很高的儲備糧出口和國外的等級高且價格低的新麥競爭,誰的勝算更大?誰的競爭力更強?

再說了,我們的儲備糧庫存本身就不打算以此來掙錢,主要用途是為了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以備在國內糧食產量減少或者糧食供應不足的時候投入市場,保證糧食供應,穩定物價。

所以,放心吧,我國的臨儲小麥去庫存還是得靠國人自己消化,指望大量出口不現實,也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