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滴滴:資本異形

與其賣產品,不如賣人性!

與其賣人性,不如賣性!

3年前,滴滴順風車總經理黃潔莉談起“順風車”的社交場景化,用了“咖啡館、酒吧”來比擬這種半遮半掩的社交空間。黃潔莉團隊為之興奮不已,“這是一個非常非常sexy(性感)的場景”,所以她說一開始就想的很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如今,這個sexy的社交場景,卻孵化了一個接一個強姦殺人的嗜血場景。很顯然,這個方向錯了,而且錯的離譜。他們不只是忘記了初心,是連做順風車的初心都錯了。

滴滴:資本異形

黃潔莉被免職了,順風車下線了,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道歉了,但,年輕的生命已經隕落,滴滴真的能改變嗎?

愛看戰爭史的程維,骨子裡流淌的商業狼性血液,求快求強求大。在他看來,軍隊和戰爭能夠教最極致的輸贏手段。從商業的邏輯裡,這並沒有錯。6年間,通過17輪融資,用巨量資本砸出了一個估值5000億元的滴滴王國。

但也就是如此,滴滴,這家互聯網新貴,既成了資本怪獸,更成了資本異形。事實上,在中國大地上,不斷上演著用資本攪局,用資本碾壓,最後成就行業寡頭的戲碼。很多行業的從業人員會發現,野蠻人怎麼就突然闖入了門口。滴滴,只是一個最被人們熟知的樣本。

這種故事的背後就是,用燒錢的模式乃至用補貼模式,搶流量搶客戶搶上下游資源。在程維的帶領下,滴滴既吞併了快的,也吞下了Uber中國。

所以程維曾經信心滿滿的說:“網約車競爭在2016年就結束了,2017年滴滴的重點是修煉內功,2018年我們會全面出擊。”

資本攪局碾壓形成寡頭的背後,從補貼到免費,從免費到收費,資本燒出用戶的習慣後,就開始悄悄修改遊戲規則,讓用戶為習慣而買單,甚至店大欺客。

作為滴滴的深度用戶,對滴滴帶來的出行改變深表敬意,同時又對如今的出行變味深皺眉頭。筆者能明顯感覺到滴滴在對乘客的便捷性、便利性上越來越不友好,核心的一個就是打車又變難了,要不然就是出錢加高價才能成功約車。然後派單距離越來越遠了,而路線設計上也難以與高德地圖對標。

毫無疑問,這就是資本燒出來壟斷的結果。資本逐利,競爭不足之下,難免會出現對用戶的不夠敬畏,包括過度攫取。所以如果有更多有競爭力的網約車出現,未嘗不是件好事。只是,壟斷已在,寡頭已成,在當下網約車行業中再想突起爭得一席之地,已經太難了。

就這一點,還真不知道我們國家的反壟斷法都是怎麼被使用的,大有稀世珍寶,雪藏深閨之意,反正作為老百姓的我對此法無感。

監管更需要警惕的是,正是在這種資本逐利,資本催化之下,流量成為最為核心的考核指標,性·色時不時就被這些互聯網新貴們拿來作為產品開發的利器。

因為那是最為挑動人民蠢蠢欲動的那根神經。

在滴滴順風車的產品營銷推廣中,什麼“順風讓我遇見你”“相遇、浪漫邂逅”,以及“史上最大規模的移動相親盛會”等等。甚至在七夕營銷中將順風車一起排入酒店、電影院等情侶約會的場景中。

滴滴:資本異形

滴滴:資本異形

核心定位於社交,而不是出行,這種最終演變成帶血營銷的造勢自然不難理解。就是在這種“sexy”場景下,順風車車主對於性和色的想象力被自然而然的勾出。以至於在樂清女孩被害事件出現後,深圳滴滴交流群還出現低俗調侃甚至侮辱死者的言論。

從這個角度而言,滴滴那6億用戶、5000億元的估值,是有原罪的。商業的邏輯而言,成王敗寇,滴滴成就了龐大的網約車帝國。但作為接客模式的網約車,有著公共交通的基本屬性,對於安全問題就應該是第一位的。

我們不能奢求出行包括網約車100%的安全,但我們需要看到對於安全的敬畏之心,以及對安全防範的行動執行力,尤其不能將這種有刺激人犯罪心理的“性·色”置入其中,甚至成為產品的核心定位。對於出行這種帶有公共交通安全屬性的互聯網產品,這是從骨子裡需要剔除掉的思維。

程維以為網約車競爭在2016年就結束了,現在發現,自己才是最大的競爭者。如果滴滴不從初心去反思去改變,異軍突起的順風車終將毀在自己的手裡!

喜歡雞湯的程維,在他的語錄中曾有這麼一段話:去敬畏我們的司機,敬畏我們的員工,敬畏資本,滴滴的道路還長,永遠懷著敬畏之心向前……

也許,他們恰恰最需要敬畏的就是敬畏用戶、敬畏安全——用戶尤其是作為乘客的安全。

在資本攪局各個行業的當下,這種敬畏,適用於所有的商業主體,尤其是那些互聯網新貴們,而不應被資本扭曲成“異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