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初二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改变学习思维是关键

有一个决定整个初中乃至以后的关键期,就是初二。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变化,一旦没有适应好,都可能带来极大的问题。

初二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改变学习思维是关键

先来看看一个初二孩子的日记:

我今年上初二,初一时成绩还是挺好的,虽然不算很努力,但都在十几名左右,最差也是30名,但是后面也有两次进步到前十啊!

可是从初二第二次月考后成绩就一直在退步......

从第9名到20名再到25名!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初二是分水岭?好的上去了,不好的就下去了......

现在准备期末考了,我一退再退,昨天老师找我谈话,本来我还对自己充满希望,但是被他这么一说,我越来越没信心了!

他说我学习没效率,没方法,没条理,这样学下去会越来越累。

他说从看我每次都是掐着秒进学校,可以看出我是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叫我以后列张表做事.......

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我真的是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我总不能控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晚上回家之前本来是信誓旦旦的,说今晚一定要好好学习,结果第二天又去抄作业了。

我都对自己无语了,每天都是如此循环......

看了这位同学的情况,有没有觉得跟自己的感觉很像?初二是中考前关键的转折期,稍有不注意,就会对之后的整个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小学和初一成绩很好,

一到 初二 就下滑?

1.学习的逻辑思维还没有转化过来

初二的教学内容和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变成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

学生的“思维准备”在小学没能做好,到了中学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当然会变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来了。

2.初二是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其实,开始厌学,表明他已经开始思索学习的意义了。如果他找不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那自然就不愿意坚持下去,就会厌学了。

低年级的时候,同学们的独立思维还没有形成,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所以,他们才会更多的依赖老师和家长,认为老师和家长说的话都是对的,都应该听。

3.没有养成中考要求的学习习惯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在小学学得很轻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聪明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

他们错误地以为,取得好的成绩,原来如此简单,不认真不努力也可学好。养成了做事马虎,不求胜解,怕吃苦等不良习气。

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两倍。

这时,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

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弃。

又由于学习的长期性,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但部分学生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怕吃点苦,怕受点累,就产生应付的心态,造成学习不扎实,成绩下滑就是必然的了。

初二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改变学习思维是关键

初二的学习要 注意 哪些问题?

1

区分主次轻重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7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

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2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早晨,人的记忆力最好,适合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效率高一些。

其他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应该抄下来以积累素材,在写作文时会轻松很多。

晚间复习时切忌打疲劳战,可以听听音乐,做一些不太剧烈的室内运动,放松自己的心情,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3

听课准备

有准备地进入每一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

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

4

善于交流学习

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学们交流,在讨论中发现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态。

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会使你和大家融为一体,学习心理压力会减轻。同时,学习心态放轻松,听课效果会很快提高。

5

“习”的作用

学习,“习”的作用决定了学习结果是否有好的成效。每次听完课,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

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自己看起来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还感觉不准,可以咨询老师。

初二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改变学习思维是关键

新学期体验课请关注官公众号:xueda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