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最大金控”刮骨療毒:負債1.69萬億,前董事長家藏3噸現金


“最大金控”刮骨療毒:負債1.69萬億,前董事長家藏3噸現金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位於北京, 於2012年10月12日成立,賴小民任董事長。2016年8月,中國華融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84位。華融集齊了銀行、證券、基金、信託、租賃、期貨、消費金融等金融全牌照。中國華融2017年年報顯示,目前,中國華融設有31家分公司,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託、華融期貨、華融融德、華融置業、華融國際、華融消費金融等多家營運子公司。

2017年3月,在中國華融的業績發佈會上,賴小民笑稱:“我來到公司8年瘦了20斤,公司養肥了,我卻瘦了。”僅從規模來看,中國華融確實是“肥了”。中國華融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的收入總額為1280.7億元,資產總額1.87萬億。

然而,前不久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落馬,震撼金融圈和資本市場,衝擊波從香港中環到西北賀蘭山麓,掀起連鎖反應。賴小民笑稱公司養肥了他卻瘦了,真相恰恰相反,自己肥了公司瘦了,自己家藏3噸現金,中國華融頻頻踩雷,負債1.69萬億。

1、華融資產宣佈新掌門,51歲王佔峰任董事長,李欣任總裁

10月2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HK:02799,中國華融)正式宣佈,王佔峰出董事長兼任執行董事,以及李欣出任總裁兼執行董事,兩人任職資格近日獲得中國銀保監會確認,已經正式生效。

中國華融在2018年5月就發佈公告,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聘任本公司總裁;6月29日,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並批准選舉王佔峰為執行董事及審議並批准選舉李欣為執行董事。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兩人執行董事及公司總裁任職資格於9月27日核准。

2018年4月17日晚,紀委部門突然宣佈:華融資產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賴小民也是華融資產2012年就出任董事長。之後華融資產由王聰代理董事長。

截至10月2日,中國華融收於1.42港元/股,市值為555億港元。今年最高曾達到3.88港元/股,如今已經跌去近64%,市值蒸發近千億港元。

2、上半年淨利下滑超九成,決定撤回A股發行申請

此前曾向市場發出業績預減信號的中國華融日前披露了上半年具體經營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華融實現利潤11.3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1%,實現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6.84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94.9%。從業務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華融三個業務分部利潤都有所下滑,其中,資產管理和投資分部出現虧損,稅前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92.54億元,而不良資產經營分部較去年同期下降近90億元,降幅分別為173.6%和61.4%。

針對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中國華融在9月4日的回應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和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下降,主要是在當前去槓桿的宏觀大背景下,突發事件及市場因素同頻共振的結果。激進擴張是這幾年中國華融留給外界的印象,難以持續的激進擴張模式也成為中國華融業績滑鐵盧的一大因素。

財報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時間內,中國華融資產總額增長了近4倍。2013年度—2017年度,中國華融資產總額分別為4083.67億元、6005.21億元、8665.46億元、1.41萬億元、1.87萬億元。在資產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其負債額也在逐年遞增。2013年度-2017年度,中國華融資產負債分別為3558.33億元、5169.89億元、7477.49億元、1.26萬億元、1.69萬億元,五年資產負債增加1.33萬億元。

對此,中國華融方面也坦言,從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看,公司近年來經營模式較為激進,增長速度大幅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難以持續,出現回落也是過去非正常速度的理性回調。


“最大金控”刮骨療毒:負債1.69萬億,前董事長家藏3噸現金


中國華融於9月10日夜在港交所公告稱,鑑於公司2018年度中期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時,公司前董事長正在接受有關部門的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該等事項對公司本次發行上市審核的影響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經與公司A股發行申請相關中介機構的審慎研究,並經董事會於2018年9月10日舉行的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決定撤回A股發行申請。

3、推介730億元壞資產, 華融能否做成好生意

華融資產9月27日在北京金融街舉行了一場大型資產推介會,推介的資產規模合計高達730億元。據瞭解,華融資產此次推出的429戶資產中,大多數為涉房類資產,包括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工業地產、酒店物業;另有部分為製造業和煤炭能源類資產。從區域分佈看,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省市區域內資產規模逾380億元,佔比超過50%。

大規模不良資產推介的背後,是華融資產上半年經歷了業績股價雙跌、撤回A股發行申請後的“觸底反彈”,亦是華融資產向“新華融”轉變的努力嘗試。“本次推介會是公司迴歸初心、迴歸本源,聚焦不良資產經營主業,向社會各界和廣大投資者展現新風貌、新氣象的具體行動。”李欣稱。不良資產是受到市場人士普遍認可的一塊“肥肉”,可謂“壞資產,好生意”。但同時,一些業內人士感受到,在市場行情較為低迷的情況下,AMC的生意都不太好做。

4、中國華融負債1.69萬億,“最大金控”頻頻踩雷為哪般?

過去幾年,中國華融業務擴張激進,做了不少投向房地產等領域的高風險業務,尤其是赴港上市前夕,資產規模快速增長,一舉超過當時的中國信達,成為四大AMC的“一哥”。藉助金融全牌照的優勢與大型央企的地位,中國華融一方面在海外大量發債,融入低成本資金,另一方面在國內開展投資業務、類信貸業務,其中大量資金進入了房地產、股市,越發激進,逐漸累積了風險。


“最大金控”刮骨療毒:負債1.69萬億,前董事長家藏3噸現金


繼前董事長賴小民落馬以後,中國華融萬億金控一系列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華融證券、華融信託等踩過的雷積少成多。截至2017年末,中國華融總資產達人民幣1.87萬億元;淨資產達人民幣1826億元,總負債1.69萬億;2017年實現淨利潤人民幣266.0億元;平均股權回報率18.1%,平均資產回報率1.6%。

自2017年以來,A股裡多隻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危機、債務違約危機,華融證券幾乎都趕上了。華融的客戶名單頻頻出現陷入負面處境的“明星公司”,入股“華信系”下的海南華信,給神霧環保、保千里二股東提供質押融資,均已暴露問題。此外,自2017年以來陷入債務危機的輝山乳業、億陽集團、中弘股份,以及原董事長嚴重違紀的吉林昊融集團、實控人被批捕的盈方微等,均曾出現在中國華融旗下公司的客戶名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