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比賽現場裡三層 外三層 熱鬧非凡

9月15日傍晚,“安慶市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比賽在大觀區太平寺社區開賽,19位小選手同場秀個性才藝,展少年風采,最終,古箏一曲《戰颱風》讓小選手李響以98.74的總分獨佔鰲頭,王子萱、嚴晨和鄧含章三位小選手也以不俗的實力,奪得二等獎,祖辰、夏香妮、張習羽、潘宣如和周昊陽五位小選手則同獲三等獎。

可能因為時間更充裕,這場的小選手們準備的更加充分。大部分小選手都精心地準備了著裝、髮型以及搭配,加分不少。

這不,身穿鵝黃色、民國風旗袍,1號選手錢睿涵上臺一鞠躬,坐下,輕彈慢捻抹復挑,一曲舒緩的古箏《瑤族舞曲》音符響起,喧鬧的廣場很快就安靜下來,大家不自覺傾耳聆聽妙音,隨著最後一個音符消失,掌聲瞬間響起,開場很給力,瞬間就拉高了現場觀眾對整場節目的期待值。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高琦太平寺校區 錢睿涵 古箏《瑤族舞曲》

緊接著,朱亞弦的現場揮墨書寫“春風化雨”;才6歲的小傢伙劉君昊在兩個小夥伴的搭檔下,踩著歡快的節拍,變身“街舞少年”;一身古代小書生裝扮的鄧含章在小夥伴的古箏伴奏下,吟誦了兩首宋詞,雖然還有一些稚氣,但詩樂同臺,別有一番韻味;黃顯揚打著非洲鼓來了一段最近網絡上非常流行的《小寶貝》,很多現場老少都跟著哼了起來;梳著一頭小彩辮的潘宣如一改往日形象,在兩個搭檔的配合下,盡情地舒展著肢體,釋放了無盡的活力和個性,又酷又炫,甚至有一個評委還給出滿分……高潮迭起,掌聲不斷,來自我市9所中小學的小選手們比的認真,秀的開心。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依澤小學 朱亞弦 書法表演

七個舞蹈表演、五個朗誦、四個古箏演奏再加上一個黃梅戲演唱,一個書法表演以及一個非洲鼓表演共同組成了這場才藝秀。每一項才藝都寄託著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朱亞弦的媽媽餘美菊告訴記者,就給兒子報了兩個興趣班:跆拳道和書法,希望孩子身強體健的同時,遇事做事都能沉穩,靜下心來,不要浮躁,今天風比較大,戶外寫書法,紙不平,也可能是她按的勁太大,宣紙有破損,影響了孩子的發揮,有些可惜。但這次報名的初衷之一也是鼓勵孩子多展示自己所學,弘揚書法這門中華國粹人人有責嘛!錢睿涵的媽媽朱春琴也說,名次比不重要,當初讓孩子學古箏也是希望培養孩子的氣質和自信,這次報名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多鍛鍊,累積舞臺經驗,只要女兒正常發揮,她就非常滿意,為女兒驕傲。祖辰和兩個搭檔任祖熙、儲一凡都是本報小記者,這次表演的傣族舞《雨竹林》也是非常精彩,祖辰的媽媽汪玲玲表示,孩子們學舞蹈已經有六七年了,上臺機會不算多,這次非常感謝報社提供這樣的機會,孩子們都非常珍惜和開心。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依澤小學 葉超英 古箏《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高琦小學 劉君昊 《街舞少年》

而現場的觀眾的表現也讓小選手們表演熱情更加高漲。用“裡三層外三層”來形容觀眾之多一點也不為過。在評委與舞臺之間,一群小朋友或席地而坐,或蹲或站,近距離觀看,而評委席之後又形成了一個上百人的弧形的觀眾圈,不僅如此,廣場外側的花圃水泥牙子上又站了一圈觀眾,連舞臺正對面的幾十米遠的樓道中間還有人駐立觀看。

周阿姨家住廣場西邊的月城小區裡,早早地帶著外孫女佔據有利位置以方便觀看,“現在的小孩子太厲害了,能文能武,現代與古典的都能玩轉,節目真是太精彩的了,”周阿姨的外孫女則直接從家裡搬個小椅子一直坐在舞臺正下,目不轉睛地觀看,“她學舞蹈才兩年,去年被推薦參加省臺綜藝頻道的舞蹈錄製,我還在家裡電視上看到了,”周阿姨自豪地說,“明年如果你們還舉辦,我就給她也報個名,”直到看完頒獎,她這才拖著外孫女依依不捨地走了。王叔叔老兩口本來是飯後遛彎,溜到這就捨不得走了,他告訴記者,“家裡孫子長大了,我們也就沒事了,年齡大了就喜歡熱鬧,小孩子們唱唱跳跳,真是好看,古箏彈的也很有味道,真是藏龍臥虎啊,下次你們如果還在附近舉辦這樣的活動,我們只要知道就還來!”

安慶廣播電視報·小喜鵲才藝大賽第二場開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