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收穫花生的季節裡,你的家鄉用什麼工具摘花生果?

山莊86287


在我的農村老家,農民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刨花生收花生了。如今雖說有很多的農活,機械代替了人工,減輕了農民們的負擔,解放了部分勞動力,但是有一些農活,還是需要一些比較原始的方法的去幹,比如摘花生。

好在現在不用人工拔花生了,機器全部耕起來,但是摘花生果還是需要人工的,不知你們那裡都是用什麼工具摘花生果?聽老人們說,過去摘花生的時候,都是隨便找個農具或者棍子,往地上一放,兩頭用石頭墊起來,就在上面拍打花生。因為沒有任何東西擋著,拍打的花生濺的到處都是,而且花生都散在地下,如果想挪到別的地方晾曬很是不方便。

近幾年來,農民們發明了比較先進的“武器”,用幾根五六十公分的鋼筋,做個架子,架子後面套上長長的網子(如上圖),這樣一來,拍打的花生不能四處亂濺,而且拍打下來的花生果直接掉在了網袋子裡,再需要拿到別的地方晾曬的時候,直接從網袋子裡倒進別的袋子即可。而且有了這個工具,可以直接在地裡拍打花生,不需要拉出去再找寬敞地方放,也省去了一道麻煩手續。

這是我們這裡農民們自己發明的摘花生的工具,不知道您的家鄉用什麼工具摘花生?


一品小十六


現在已經是收穫花生的季節,農村摘花生果是指將花生從地裡拔出來後,從蔓上摘下來的過程。經歷了人工摘、摔、半自動等,到如今摘果機的出現使用。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我們膠東半島當地農村摘花生果所用工具的"發展史"。

現在正是花生收穫的季節,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為怎麼摘花生犯愁,因為摘花生是一種既髒又累的營生。記得80年代初的時候,一般是白天拔完花生,用小推車推回家,晚上吃過晚飯後,手工摘出來。倒出地方,第二天好繼續堆放花生。有時候,都要摘到半宿,還得忍受蚊子的叮咬。

後來,人們在摘花生的過程中慢慢找出了竅門,從“手工摘花生”過度到“摔花生”,提高了效率。

找一個凳子,將花生的蔓握住,朝凳子腿上磕,這樣花生就會掉下來,比手工摘快多了。後來人們發現,這樣摔花生都掉在地上。於是,又改進了一下子,在簍子或者筐子上擔上木棍,往木棍上面摔,這樣,花生果就會掉進簍子裡。

再後來,人們發現,掉進簍子裡的除了花生果外,還有一些泥土,收拾起來費勁,於是,又用上了類似鐵篩子的鐵絲網。這樣,摔花生的時候,不僅能夠將泥土分離出來,還解決了花生四下亂蹦的問題。

如今,還有更為聰明的人,他連摔都不摔了。他們用自行車轉動的車輪,來替代手工摔花生,更是省時省力。

大家看,這樣是不是有點半自動化了呢。

現在,又出現了摘果機,直接用機械摘果,花生蔓打成飼料可以賣給養殖戶,還額外有了收入。不過,我們這邊是免費摘果,有機器的人家讓摘果的村民免費使用摘果機,他留下花生蔓做為報酬就行了。

看了以上摘花生的工具和辦法,你對比一下,你們那裡是用的哪一種摘花生的工具呢,不妨留言與建行漸遠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我是商丘市民權縣的我摸這裡的花生種植面積也是可以的,特別是我們西邊的一些村莊是沙地,他們那邊基本上每斤都是花生花生,他們那裡的花生比較白。對於怎麼樣摘花生果這個問題我就簡單的來說說吧!

首先得說年紀大的人,他們有選擇手摘的還有就是用大一點的圓的籃子摔的,就是把花生摔倒籃子裡面。這個方法就是剛刨出來的花生和乾透的好摔!

其次就是這幾年開始了機械化的摘果機,有小型的和大型的。小型的一般都是養豬養羊的會自己購買一臺!打花生的時候比較快,但是沒有大型的花生摘果機快!

從去年開始我們這裡也開始有大型的自走式的花生摘果機了,我今年就是用的這樣的大型花生摘果機!2畝地一會就搞定了!收的也挺乾淨的,就是價格有點貴了!80一畝地!


豫東小農


現在花生收穫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摘果。

花生作為一種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農作物,收穫時節很費人工的,從最初的人工薅出來、手工摘果,到現在的全程機械鏟花生、自走式花生撿拾摘果,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為農民種植戶節省了很多人工和成本。


這兩年田間地頭出現很多自走式花生撿拾摘果機,拔出來晾曬乾的花生,連秧一起被機器撿拾,並且自動摘果,秧果分離分別儲存在果箱和草箱裡,到了地頭花生卸到農用車箱送到農戶家裡,粉碎後的花生秧就集中卸在地頭,便於農戶集中處理,很是方便。



春播花生作業中

粉碎後的花生秧集中卸在地頭


卸花生果然後送到農戶家

整個這樣流程效率很高,一個小時基本可以撿拾摘果七八畝地方的樣子,農戶只用在家收貨就行了,很是方便。

俺鄧州這一帶,撿拾摘果包送到家這一個流程做下來的費用基本在110-120一畝地,這個價格相對於人工作業,並不貴而且效率更高。小農自己種了近百畝花生,如果剷出來晾曬兩天的話,撿拾摘果過程大概一天就能完成。

以上是小農經歷並且瞭解到關於花生摘果相關的訊息,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火星農民


花生摘果,我們是這樣做的,半機械化作業,效率比在地頭摘果或者拉回家摘果高多了。

宏觀感受一下,每三里五村就有一塊空地,一臺機器,幾個工人,免費摘果,方便大家。


種花生的農戶排著長隊等著來摘果,一切井然有序。
當然,免費不意味著不用付出,花生蔓子屬於摘果人所有,用來抵頂人工費和機械費。據說可以用來加工飼料。這樣既解決了農村柴火堆放問題,又重複利用了資源。

農村的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化,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50後逐漸退出農業,60後也慢慢老去,70後在農村也不多見,80後鳳毛麟角,農業在變,怎麼變?誰也不知道,也許這就是一點端倪。

花生,曾經承載著50後農民的希望,指望著花生冬天賣點錢,存摺上能多幾個數字,有足夠的錢來置辦過年的東西,有孩子的學費,有... ...。

現在,花生逐漸淪為雞肋,

50後覺得,幹不動了,孩子們也不幫忙,再種一年就不幹了。

60後覺得,夠換花生油的就行了,自己吃,也賣不了幾個錢,不如烤大棚,種果樹賺錢,也不如打工賺錢。

70後覺得,要麼不種,要麼種他百十畝,做訂單的,就種三五畝不夠折騰的。花生油怕買不到真的可以買花生米自己榨油,省心,朗利。

80後覺得,種地幹嘛,打工多自在,也不少賺,有技術就行,肯出力也行。花生油可以回家找爹媽要點。

時代在進步,農村也在進步,進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問題,但這些問題又會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解決。真好!


一起葡萄


你好,我是福達花生講堂夏老師,常年在一線,累計指導10萬畝花生高產,通過我的管理方案讓你的花生品質更好,產量更高。

現在收穫花生大部分都可以機械化操作了,現在比較常見的這種花生撿拾摘果機。

花生自走式聯合撿拾摘果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606c0c634a39bd66eec19161f00c29c3\

福達花生講堂夏軍令


我的家鄉每家種的花生都不是很多,所以基本都是人工摘花生。小時候暑假都會跟著爸媽去地裡摘花生,搬個小凳子坐在地裡摘,還會帶上一瓶AD鈣。摘完花生回家, 我媽都會煮上一盆鹽水花生犒勞我們,那是暑假最美好的回憶!


吃貨蔥蔥


現在科技發達,摘花生大家都在用全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的機器,這樣即省時又省力,我們這邊是用這種機器,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