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灌裝、貼標組成國際大牌化妝品“生產線” 17萬餘套假冒化妝品出自髒亂小廠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王金豔 柳麗麗 記者 劉瀏)一臺貼標機、一臺灌裝機,幾個四五十歲的半文盲婦女……在三間出租屋內,這些成了製造某國際知名化妝品的“最高配置”。這是江蘇蘇州警方破獲的一起從銷售假冒化妝品的標籤、紙盒,到生產、銷售假冒化妝品犯罪案件中的一個場景。髒亂不堪的地面,牆面汙漬明顯,狹小的空間裡,假冒商品的包材隨地亂推,膏狀化妝品裝在簡易桶中,簡單的流水線,這便是“國際大牌化妝品”的出生地。2019年2月 25 日,“標籤商”楊某因涉嫌銷售非法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被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批准逮捕。目前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偵查之中。

2018年年初,蘇州市相城區黃埭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發現該轄區內一處車間可能是生產假冒化妝品產品的工廠。警方對此展開偵查。隨後,警方陸續搗毀位於蘇州市相城區的三個製假窩點,並在蘇州、崑山、瀋陽、徐州等地將趙某、孫某等人抓獲。到案後的工人李某交代,他們的主要有兩個“幹活”的窩點,A處負責貼標、塑封、週轉貨物, B處負責組裝包材及灌裝。流水線上的操作工張某交代說:“在這裡工作的基本都是和我一樣上了年紀的中年婦女,基本都是小學畢業的半文盲,我聽說有個小作坊招人就來了,顧老闆給我一小時10塊錢的工資,一天8小時。”

80後的趙某本在蘇州市工業園區經營一家艾灸館,還註冊了一家醫藥科技公司,但艾灸館剛開業收入不好,也需要資金投入。為了賺快錢,2016年年底,趙某找來同學孫某商量合夥做化妝品生意。兩人瞄準了某國際知名化妝品牌,想在大品牌的商業利益下分一杯羹。兩人租用了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的三處民房作為生產車間,並添置了塑封機、貼標機、灌裝機等生產設備。手下的顧某負責管理工人,產品生產得“風生水起”。隨後的“銷售”中,趙某從網上尋找下家,根據客戶要求,真假摻賣或全部售假。他的“客戶”遍及全國。瀋陽的張姓姐妹便是其中之一。張某玲在瀋陽經營一家化妝品批發部。趙某以正品價格的4.8折甚至3.3折的“驚人”價格將自己的產品銷售給張某玲及其妹妹張某彩,合計金額89萬餘元。作為行里人的張姓姐妹都心知肚明:趙某的貨如此便宜,一定是假的。但兩人仍在自己經營的批發部內將這些貨銷售給不特定消費者。除了張姓姐妹,南京的朱某,成都的許某、劉某,徐州邳州的郭某、薛某都是趙某、孫某的下家。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趙某和孫某製造假冒化妝品需要原材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該品牌的標籤及紙盒,這些原料從哪裡來?據到案後的趙某交代,他出售的假冒化妝品都記錄在一份電子清單中,找到這份清單後,警方看到了趙某與供應商之間的詳細交易記錄,其中,“小強”的名字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清單中的“小強”是不是就是趙某團伙的供應商?警方隨即對“小強”立案偵查。2019年1月19日,“小強”在廣東省惠州市落網。原來,事情還要追溯到2010年。“小強”原名姓楊,那年,楊某是無錫一家印刷廠的調墨工程師,深諳印刷調墨技術。趙某對這位“技術達人”在心裡很是佩服。2016年,趙某得知楊某去了廣東惠州,很快聯繫到他,並向其透露自己需要大量某國際知名品牌化妝品的標籤及紙盒,需要楊某提供“支持”。考慮再三,楊某答應為趙某提供貨品,後楊某又將生意分包給黃某和林某。目前已查實,楊某銷售給趙某的非法制造的某品牌化妝品註冊商標標識合計6種,數量達18.7萬餘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