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杭州市實現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

杭州市實現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

點擊上方↑“健康杭州” 可以訂閱哦!

杭州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3月份,臨安區、桐廬縣醫共體建設動員大會相繼召開。臨安區將組建區人民醫院醫共體、區中醫院醫共體、於潛人民醫院醫共體、昌化人民醫院醫共體四個醫共體。桐廬縣將組建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縣第二人民醫院醫共體和縣中醫院醫共體三個醫共體。至此,杭州市實現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

早在2017年12月,我市在淳安縣率先開展縣域醫共體試點建設工作,整合縣鄉醫療衛生資源,改革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當前,淳安縣醫共體實現了醫療資源、衛生信息、衛健人才“三共享”,質量管理、統一財務管理、採購配送“三統一”,分級診療、簽約服務、醫保支付“三強化”,資源利用效益、智慧醫療水平、基層服務能力、公衛健康保障、運行保障效能“五提高”。

杭州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同時,全面深化“三醫”聯動改革。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降低縣級公立醫院檢驗檢查收費365項,把騰出的空間用於提高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建立醫共體總額預算、結餘留用、超支分擔的結算制度,建立以基層就診率、縣域就診率、均次費用控制、醫療總費增長等為主要指標的考核獎懲機制;建立醫共體醫療收入結構調整考核獎懲機制,促進醫共體加強運行績效管理;開展縣級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打破了薪酬總額限制,探索建立了縣級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還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績效工資制度,設立了醫療業務收支結餘分配製度,大大促進了基層醫療業務的發展提升。

2018年我市出臺了《杭州市更高水平醫療聯合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從全市層面明確了城鄉醫聯體、城區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及城市醫院集團建設的目標、方向、舉措和保障措施,為全市深入推進更高水平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提供政策保障。同時,市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臨安、建德、桐廬、蕭山、餘杭、富陽六區縣(市)縣域醫共體方案制定與掛牌實施。

在方案制定方面,牢牢把握七個要點。一是科學設置佈局醫共體

,桐廬、建德、富陽各設置三個醫共體,蕭山、臨安各四個,餘杭五個。二是明確醫共體管理委員會的組成部門,政府主要領導為管委會主任,衛健局作為日常工作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明確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落實唯一法定代表人組織架構,對醫共體成員部門按照院區或科室實行扁平化管理。三是明確了幾大“統管機制”,即人力資源、醫療業務、健康服務、醫保財務、公共衛生、信息化、後勤服務的統管機制。設立藥品耗材唯一採購賬戶,統一用藥目錄、統一採購配送和支付。四是明確醫共體人員編制統一招聘使用,培訓、調配和管理。按照“兩個允許”實施人員薪酬管理,建設醫共體人、財、物等制度管理新機制。五是明確醫保支付實行“總額預付、結餘留用、超支分擔”的新方式,實行動態調整醫療勞務價格、醫療費用控制、政府財政投入的新政策。六是明確牽頭醫院的能力建設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工作目標和醫保差別支付的政策銜接。七是明確建立以基層首診率、縣域就診率、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等為核心指標的醫共體績效評價體系
,考核結果與財政投入、醫保支付、醫務人員薪酬掛鉤。

杭州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接下來,杭州市衛生健康委還將從頂層設計、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醫共體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建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及競爭機制引入等方面加大縣域醫共體建設力度,不斷提高縣域就診率和基層就診率,讓群眾看病“更容易、更便宜、更滿意”。

供稿 / 杭州市衛生健康委

杭州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杭州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