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慢跑什麼速度最好?

一少滄海


慢跑的配速因人而異。專業跑者的慢跑配速,在很多人的眼裡屬於快跑。慢跑主要以跑者的身體素質而定,能夠輕鬆地跑,都屬於慢跑。

筆者對慢跑的定義:能夠一邊跑步一邊開口說話,慢跑是非常放鬆的跑步節奏。一般跑者的慢跑配速會在6~9分鐘每公里,跑起來非常輕鬆。

能夠輕鬆地跑,都屬於慢跑。

每個人的慢跑配速都不一樣,有些跑者的慢跑配速很快,有些跑者的慢跑配速很慢。一般能夠輕鬆地跑,還能說話,就屬於慢跑。


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慢跑配速在6~9分鐘每公里。

筆者與很多朋友跑過步,配速達到5分鐘每公里或者5分鐘以下每公里時,他們就會出現呼吸節奏不對,大量消耗能量。所以大部分跑步的慢跑配速會在6~9分鐘每公里,這個配速能夠做到與身邊的跑者,邊跑邊說話。

總結:慢跑注重的是跑出健康,不是為了跑步成績,所以跑步配速與慢跑關聯不大。


魂遊體壇


問廣大跑者一個問題,你跑步是為了什麼?

我相信絕大多數跑者都會說,減肥和鍛鍊身體!

問題來了,影響跑步減肥,跑步鍛鍊身體的主要因素是什麼?答案就是速度!


就說我自己吧,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愣頭愣腦,速度至上,完全不關心身體,只想提高速度,最快的時候,18分鐘跑5km!

那個時候覺得很榮耀,我就是比別人牛,但是突然有一天,我醒悟了!

我認識到跑步就是為了身體健康,所以我降速了,我現在都是半個小時五公里!

迴歸正題,慢跑什麼速度最好?

剛才說了,跑步的主要目的就是減肥和鍛鍊身體!適合的速度是達到這一目標的主要條件!

根據研究表明,速度決定心率,心率決定效果,慢跑減肥一般將心率保持在最大的心率的70%,可以上下浮動10%!

最大心率為二百二減去年紀,舉個例子,一個20歲的朋友,燃脂心率最好為140,可以在120到160之間範圍浮動!


你可以去買個心率計,當心率達到這個範圍內,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配速,並且一直維持這樣的配速!

就比如說我自己,想要達到燃脂心率,我一般都會將配速保持在六分鐘,這是我自己的情況,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可以自己測試!

這裡還可以從外在表現來判斷,如果你跑的時候很輕鬆,呼吸順暢,可以正常與人對話,這也是有氧慢跑!


這裡再說一下效果,有的人說,我跑步不是為了減肥,是為了鍛鍊身體,為了健康!對於這樣的要求,有氧慢跑也是唯一實現的途徑!


有氧慢跑鍛鍊可以增強肌肉,鍛鍊骨骼,提高心肺能力,物質代謝能力,明目健腦,對你的血管,內臟都有好處!


其實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我們都要追求有氧慢跑,選擇合適的速度,不要跑太快,跑太快真沒好處,還容易傷身,真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評必回!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跑者的天堂


從理論上講,你的慢跑速度應該在每小時8到10公里之間。

其實沒有什麼最好,看你運動的目的與體質來定。

一旦你的速度超過了10公里/小時,你就會從慢跑變成跑步。

有些人喜歡慢跑,但速度比8公里/小時慢,當你開始慢跑時,你的下肢關節會因為你的步幅小而受到更多的衝擊,導致不適。

但是快走的影響要小得多,當你以輕快的步伐走路時,你的手臂會抽動,你的卡路里消耗是穩定的。

以每小時8到10公里的速度慢跑可以燃燒幾百卡路里,這種簡單的運動對減肥很有幫助。

如果你不能保持8到10公里每小時的慢跑速度,快走和慢跑有著相似的健康益處,包括強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血管耐力。

雖然慢跑消耗的熱量比快走稍多,但如果你快走的時間比慢跑的時間長,就會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每個人找到自己最好的舒適速度,感覺自然,會給自己一個有效的慢跑鍛鍊。


隨性的薇薇


先說說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的計算方法是:220-週歲年齡,比如20歲的人,最大心率是200,在鍛鍊時,心率最好不要超過200次/分鐘。

慢跑,一般可以理解為在跑步時感覺非常舒適或比較舒適,可以與人自由交談,不會有特別明顯的喘粗氣的感覺。可以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4%-76%,也有的說法是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我個人認為兩個心率範圍差別不大。這個心率也被稱為減脂心率範圍,最適合減脂。減脂跑一般45-60分鐘。

這個心率範圍對應的跑速是比較慢的,感覺會非常舒適,尤其是對於鍛鍊經驗不是太多的人來說會感覺更舒適。但是對於經常鍛鍊,經驗比較多、體力非常好的人來說,這個心率對應的跑速會很慢,會感覺不太適應,需要調整適應一階段。

同樣的心率,鍛鍊者年齡不同,體力不同,對應的速度也不同,比如我在剛開始慢跑時心率較高,心率很容易就超過減脂心率範圍,現在跑步,時速在8-9公里,有時在10公里時心率都會控制在減脂心率範圍內。但是隨著鍛鍊時間的延長,心率會逐步提高,就需要逐步降低跑速來控制心率。

希望回答對提問者有用。


行遠健身


再一次隆重推薦最最最適合新手的跑步方法----MAF180心率大法。實施起來很簡單,只需要額外佩戴一塊心率表。適合大多數人,並且很安全,基本不會傷膝蓋。

首先先上圖:

按照以上得出的心率,在熱身之後開始跑就好。時刻注意心率表的提升,速度是多少都沒關係,只要心率在以上計算的範圍內就好。當然可能一開始會非常非常的慢,甚至也就是個快走的速度,經常會被身邊的人輕鬆超過,這個時候不要氣餒,自己跑步為了自己的健康,沒什麼必要跟旁邊的人攀比。一開始跑大概30分鐘,之後再慢慢增加時間。一週大概三五次,或者跑一休一跑二休一都可以,按照自身的感覺來就好。

這種方法是來自於一本書,下圖這個,如果親想仔細的研究一下可以找來這本書看看

最後,祝親能愉快奔跑!有問題歡迎留言區留言!


跑步的胖紙


慢跑運動興起於20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政府大力發展科教事業和高新技術行業,改進傳統工業,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與此同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健康問題也開始突顯,這與現在中國的社會背景很相似。所以運動健身,尤其是慢跑運動,滿足了胖起來的美國公眾對於增強體質、減肥瘦身的需求。據估計當時美國堅持慢跑的人數多達近千萬人。從人口比例上來說,這個數值在今天仍舊高於中國長期堅持跑步運動的人數(相關推算見御行君其他文章)。


慢跑運動的興起,除了有這樣的時代背景,當然和這項運動的便利性、低門檻,以及給慢跑者身體帶來的巨大健康利益分不開的。長期堅持慢跑運動,在預防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肺功能衰退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作用,其中最直觀和最普通的好處當然是能有效減肥。那麼,跑得慢一點就是慢跑了嗎,到底什麼樣的速度才算慢跑呢?

什麼是慢跑?速度該是多少?

讓御行君直接引用一下度孃的定義:

慢跑(英語:Jogging或稱Footing),亦稱為緩步、緩跑或緩步跑,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目的在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來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以達到熱身或鍛鍊的目的。

在這個定義中並沒有涉及明確的慢跑速度問題,只是說“緩步、緩跑或緩步跑”和“中等強度”。查閱其他資料,似乎並沒有權威的資料或機構為慢跑給出一個明確的速度概念,但也有人給出了一些慢跑時心率的公式,比如(220-週歲年齡)的64%至76%,不過這個心率區間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人認為應該是在60%至80%,也有人認為不要超過(220-週歲年齡)就行了。莫衷一是!

實際上僅僅從“慢跑”一詞就可知,“慢”是關鍵。所以,速度的大小快慢在慢跑中並不是一個關鍵問題,只要能維持跑的特徵(具有區別於走的兩腳短暫同時離地的瞬間),以中低運動強度來完成一段較長時間的跑步,就算是慢跑了。直白些說就是,剛好能跑起來,或者是不求速度情況下的慢慢地跑。

當然,如果你願意參照公式來通過控制心率來定義自己的慢跑速度,那當然也無可厚非,但御行君的觀點是公式過於機械和僵硬。比如一個從不運動的四十開外的大胖子,可能剛好能跑起來時的心率已經讓他的心肺無法承受了,這時還要去死套公式,顯然不合適。個體差異應優先於公式的應用。

以什麼來決定慢跑的速度該快一些還是該慢一些呢?

可見,慢跑的速度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區間,而且隨著慢跑者體能的改善,這個區間也會隨之變動。一年前的新手大胖子跑者,在堅持一年慢跑後的身體狀況肯定不可同日而語,慢跑的速度選擇會更為自由。比如完成10公里跑可以按每公里平均配速7分多鐘來跑,也可以按6分多鐘來跑,或者其他對跑者自己來說相對較慢的配速。這取決於跑者的身體情況,也和跑者整個健身或跑步計劃的安排有關。總之,是適合你的那個較低的跑步速度。

此外,不少人在跑步過程中受傷,並非由於跑步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跑步強度和跑步量過大造成,而慢跑時只要控制好較低的速度,把握好跑量,恰恰可以防止大部分的跑步可能引發的傷害,比如膝關節痛、腳底筋膜炎等。可以說,以低速避免跑步受傷,也是慢跑和普通長跑區別的分水嶺。


至此對於慢跑的速度不必再糾結了,只要能讓自己恰好能跑起來就算是慢跑了。隨著體能的提高,慢跑速度的選擇空間會更大,且只要把握好對自己而言較慢的跑速和合適的跑量,跑步受傷的可能性就可以降至最低。


順手關注@御行健身,專注運動減脂。

有問題私信我,或回覆關鍵詞“菜單”就行了。


御行健身


我是以1公里/8~9分鐘的速度進行慢跑,每週堅持5天早跑,2天休息,幾年來感覺效果非常棒,身體狀態一天比一天好。小步幅、慢速度、小清新、有機氧,這樣不會造成身體疲乏。人是有惰性的,不累的運動更容易堅持!你們說對嗎?


用戶4065730852231


你了。

10、 跑步的強度控制在是有些累,但是可以堅持,不要一次把自己衝爆了。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吧。歡迎評論、轉發;頭條關注我或者"咕咚健康",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和運動飲食乾貨!

我接下來整理一些正確的減肥食譜,免費送給大家,獲取,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咕咚健康小助手"。私信回覆:"食譜" 。即可免費領取!

側一起落地)不是足跟先著地。有些時候也可以前腳掌先著地,但不會足跟先著地。

2、蹬伸腿要送髖,讓髖關節自然發生旋轉,簡單說腿蹬直屁股收緊

3、 擺動腿要向後勾腿(小腿肚子貼近大腿後側,),這樣是為了增加步幅。

4、從來沒有主動擺臂,看著是擺臂的動作其實只是軀幹旋轉帶動肩關節也發生了旋轉,手臂的位置可以屈肘在胸前也可以垂放身體兩側。

5、 跑步時收緊下腹和臀部,免得時間長了腰和膝蓋疼。

6、 胸式呼吸。(但是跑動時主要靠腹斜肌參與呼吸)

7、 身體重心稍微前傾,頭頸和下巴收回,頭始終看前方不能左右晃動。

8、 每步的騰空時間要短,腳掌是將自己向前貼著地面推進。

9、痠痛可以有,但你要接納它,接納它就是打開自己,打開自己痠痛就遠離

慢跑是一種有氧運動,目的在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來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以達到熱身、鍛鍊或減肥的目的。一般慢跑控制在6-8km/hr就十分合適了,強度一旦加大加快,消耗的熱量的確增多了,但是會對小腿以及膝蓋造成過大的負擔,肌肉會加速增長。

慢跑也是一項很好運動項目,慢跑不需要藉助任何器具,甚至花一毛錢,是低消費的運動,慢跑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燃脂健美。對於老年人來說,跑步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

慢跑的動作技術要領:

1、外足弓先著地(包括足跟外


咕咚健康小助手


沒有固定的速度,根據自己的歲數和體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慢跑節奏,也不能說不累就好。是跑步就沒有不累的。慢跑一般來說中長跑居多。經常跑的三四十歲的人一般為五分到五分半左右。四五十歲的人一般為五分半到六分左右。做到慢跑邊跑邊說話時候呼吸不急促。十公里跑完不感覺很疲乏。


用戶1277425803225


如果只想健身就不要管配速,那是專業運動員的事,健身是自己的事不用同別人比速度。掌握好心率最重要.也就是跑心率。低於標準沒有鍛鍊效果,高於標準容易出現危險。特別是有年齡的人一味要求速度哪絕不是健身是對身體的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