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南京5000市民和學生成為雨花英烈“心願踐行者”

深耕“基因”,雨花打造紅色文化制高點

南報網訊(通訊員 惠子 史汶 記者 於潔塵)以“為英雄實現一個心願”為主線,線上線下同步展開心願踐行活動。清明前夕,由雨花臺區、雨花臺烈士陵園發起的“心願之盒”活動引來5000多位市民和學生爭當“心願踐行者”。雨花臺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對雨花“五城共建”的部署要求,該區在建設“紅色文化城”的過程中,“深耕”雨花獨有的紅色基因和資源稟賦,全力打造南京紅色文化的制高點。

雨花臺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底蘊,是“兩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的發祥地,還有皖南事變三烈士墓等紅色資源,全區年均開展各類紅色主題活動10場以上。圍繞聚力建設“現代產業城、科技創新城、特色樞紐城、紅色文化城、幸福宜居城”的奮鬥目標,該區梳理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紅色傳統教育、“活化”紅色文化基因、豐富紅色文化空間、貫通紅色文旅線路、建設紅色文化實踐中心,力求將雨花打造成立足南京、領先江蘇、輻射全國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標杆區。

“丁香烈士遇難後,並未留下照片。前些年,烈士陵園終於找到一張她坐在鋼琴邊的側臉照。我們機關黨支部在‘心願之盒’認領活動中,反覆查閱烈士生前留下的文字資料,發現她曾有一個心願,希望和丈夫合影。黨員們想方設法,採用技術手段把她和丈夫樂於泓的照片組合在一起,完成了一張合影照。通過資料查閱,我們也更加感受到了烈士身上閃耀的信仰之光。”雨花臺區教育工委書記盛雲生說,教育機關工委帶動整個教育系統30所中小學、60多個幼兒園,常年堅持進行雨花英烈紅色教育活動。目前,全區把紅色教育課程化的學校、幼兒園已超過三分之一,一批中小學還命名了數十個“英雄中隊”。

共青團路中學初二學生程麗和同學們一起認領了丁香烈士的另一個心願——甘灑熱血為創造一個新中國而努力。程麗說:“丁香為之奮鬥的五星紅旗,早已飄揚在中國大地。我們用升國旗來踐行烈士的心願,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也更深切地感受到‘國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這句話的意義。” 雨花各級機關、單位、企業也競相展開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活動,該區機關工委書記尹宏介紹,區婦聯、區科技局、區人社局等一批黨支部通過認領心願活動,觸動黨員幹部進一步傳承雨花英烈的信仰,並內化為投身事業的精神動力。年內,全區將在機關部門中,以英烈的名字命名一批“英雄支部”。

深耕“基因”。目前,雨花正挖掘修復區域範圍內的紅色遺蹟、整理編輯紅色史料、徵集彙編紅色故事,建立雨花的“紅色資源數據庫”。該區還將制定紅色教育實施指南,讓教師進修課程中有紅色文化課,讓中小學校本課程中有雨花英烈的事蹟,適時推出紅色教育讀本。該區負責人介紹,以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稟賦為主線,該區將把紅色文化教育傳承工作全覆蓋到機關、學校、社區、企業、軍營和網絡,建設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擦亮紅色旅遊文化品牌,塑造雨花特色的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