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6月齡女童盆腔被血管瘤“侵佔”

涵涵是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出生時,媽媽就發現她尾骨附近有一片紅腫。一開始,媽媽並沒有放在心上,僅帶孩子進行了冷凍治療。

6個月來,治療沒有抑制住病情,腫脹的區域越來越大,已經擴散至臀部及腰部。在當地醫院的介紹下,媽媽帶著涵涵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介入血管瘤科。


6月齡女童盆腔被血管瘤“侵佔”


主治醫師狄奇對涵涵做了CT檢查,發現血管瘤不僅存在於她的體表,而且已經侵入盆腔。巨大的血管瘤已經壓迫了正常的臟器,若不及時治療,其表面也會有破潰感染的可能。針對這種大面積、腹腔內、多部位的血管瘤,介入硬化栓塞的辦法是最為合適的治療方案。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通過向瘤體的供血血管注入硬化劑,切斷腫瘤的供血,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


6月齡女童盆腔被血管瘤“侵佔”


術前造影

手術檯上,狄奇操作起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器,為涵涵的血管瘤部位拍攝清晰的“寫真”。在機器的拍攝下,涵涵病變部位複雜、扭曲的血管像樹根一樣纏成一團、觸目驚心。狄奇在涵涵右側腹股溝開了一個小口,將鉛筆芯粗細的導管和導絲沿小口置入血管內。在DSA 的幫助下,導管成功進入到涵涵的腹主動脈。

手術進行到此時只能算進行了一半,為了將瘤體的供血血管全部栓塞而又不傷及正常血管,需要醫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技巧。

涵涵只有6個月大,血管纖細無比,狄奇一邊藉助DSA定位,一邊精準操作導管。每找到一根目標血管,他便經導管注入藥物進行硬化栓塞。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努力,手術全部完成,在主動脈造影下,涵涵的病灶完全消失。


6月齡女童盆腔被血管瘤“侵佔”


術後造影

由於該手術創傷小、幾乎無出血,涵涵第二天便痊癒出院,3天后便能洗澡。

2018年6月,河南省兒童醫院與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張靖團隊正式簽約,該團隊成為醫院“引進知名學科團隊”之一。每月,團隊專家都會來到醫院進行門診坐診、疑難病例會診、手術指導等。目前,醫院介入血管瘤科擁有“門診——病區——介入手術室”全套完整的微創介入診療體系。科室開展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的介入微創治療,兒童腫瘤介入灌注化療和栓塞治療,兒童輸液港置入,食管狹窄球囊擴張,腦血管造影及全身大血管造影等先進的兒科介入診療技術,年手術量400例以上,切實造福廣大患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