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水磨村,在歷史上很不一般,在100多年前,這裡有一座碌碡堰,這座大堰在長安的抗洪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把守著長安的門戶。

當時,有一句諺語,叫“衝開碌碡堰,淹了長安縣”。

水磨村還有一座寺廟,叫海蓮寺,始建於700年前的元代,後世幾經重修,至今香火不斷。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2018年的水磨村


今天,我們說說水磨村的故事。

水磨村依著神禾原,傍著潏(jué)河水,雄踞於原和川的交界,有4個村民小組,村民主要姓高,還有徐、侯、康等姓。

潏河見證著水磨村的世事和變遷,水磨村人對潏河有很深的感情,水磨村的起源就與潏河有關。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潏河一處


最早,潏河從南山下來,一路向北流入渭河,一年又一年,不知流淌了多少歲月。

一直到漢武帝的時代,為了修建昆明池,才將潏河在神禾原附近截斷,讓潏河、滈(hào)河兩條大河在香積寺一帶交匯,並向西修了一條人工河洨河,把潏河、滈河的水,通過洨河導入到灃河,既解決了長期威脅長安城的水患,又使得灃河水量大增,從灃河引水到昆明池也大大方便了。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八水繞長安


潏河改道後,大部分流到了灃河,還有一部分繼續走老河道,變成了皂河,從此,潏河、滈河繞開了長安城,開始有了“八水繞長安”之說。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長安城的水患解決了,長安縣的水患卻開始了,潏河從南山一路直下,到了神禾原附近,水勢很大,經常發大水。往後的歷代政府,就在潏河向西拐彎的地方修建水堰,給皂河分流,以緩解潏河主道的壓力。

即便如此,潏河還是經常氾濫,可把鄉黨們害匝了。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清代石碑


水磨村,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建起來了。

明代(1573年),水磨村在潏河水堰附近建立,村子之所以選址在這裡,可能就是為了看守水堰,監控汛情。當時村裡有一片杏園,所以叫杏園村。

幾十年後,到了1644年,這一年潏河又發大水了,杏園村被淹,水退了後,人們重建家園,就取名叫“水沒村”。

後來,人們覺得“水沒”不吉利,就改名叫水磨村。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石碌碡


200多年後,到了1900年,清代政府在原有水堰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水堰,新水堰規模很大,比以前的都好,史書上說,這座水堰是用大量石碌碡(liù zhou)摞(luò)起來的,十分堅固可靠,頂上還鋪著石磨盤,所以叫碌碡堰。

就如三峽大壩攔住了滾滾長江,一座碌碡堰也擋住了悠悠潏河,保護了長安廣大群眾的田地和財產。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海蓮寺


碌碡堰往西,修葺如新的海蓮寺,依舊莊嚴肅穆,據說還供奉著海神,人們到海蓮寺燒香祈福,都要拜拜海神,期盼潏河常年安穩。一座海蓮寺象徵著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100年後,隨著水文和氣候變化,長安大地上的水越來越少,潏河也慢慢變小,碌碡堰也被埋於泥沙之下,水磨村逐漸沉寂。

但是,人們還記著這段歷史,水磨村在人們的記憶裡等待著新生。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2015年春夏水磨村一景


到90年代,交通不便的水磨村,大多數村民都還沒有擺脫貧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水磨村在時代浪潮之中快速發展起來。

富裕起來的水磨村人,對堡子進行了統一搬遷,又自己建造住宅小區,建起了小學、公益墓園、多功能活動中心等,還引進了一大批項目,有機械廠、汽修廠、駕校、戲校等。

說到這,估計很多人知道水磨村,都是因為在西部駕校學過車,西部駕校的學員,每年一千多人在水磨村練車,都是水磨村的活廣告,有誰還記得那個胖胖的校長?

再後來,村民們在潏河岸邊,搞起了農家樂,每到夏天,人們在潏河邊吃烤肉、喝啤酒、吹著飽含水汽的微風,十分愜意。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拆遷中的水磨村


如今,水磨村也拆遷了,政府在附近搞了一個潏河溼地公園,韋曲鄉黨可是大大歡迎啊,公園多了,改善小氣候環境不說,還能改善居住環境。

以後,這裡還要修建許多樓房、道路,這裡依原旁水,離城區又近,會不會成為韋曲最適宜居住的小區?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西安記憶—水磨村,水上傳奇碌碡堰,海神洞中700年

海蓮寺和拐棗樹


現在,水磨人已經搬走了,古老的海蓮寺還在,如果你近期來到海蓮寺,就會發現院裡的拐棗樹已經抽出新芽,到深秋必會結出繁盛的拐棗。

只是想一想拐棗那甜美的滋味,就讓人滿口生津。

春風吹過,拐棗上那嫩綠的枝葉俏生生的微微搖動,好像在向離家的水磨人招手,希望人們有時間去看看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