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世上最美情話,竟都是這幫負心漢說的

這裡聆聽不一樣的古詩詞和美文,用文字溫暖你

-1-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想當年看到這首詩的時候多麼感動啊!

事實上元稹《西廂記》中拋棄崔鶯鶯的張生並無二致。為了自己的仕途,元稹始亂終棄,並依附於當時新任京兆尹的韋夏卿,後同他女兒韋叢結婚,然後入秘書省自任校書郎。韋叢死後,元稹寫的那些悼亡詩作真是悲切感人,好像除了韋叢,再沒有能令他動情的女人了。事實真是這樣嗎?然而並沒有!

韋叢重病臥床時,元稹任監察御史出差去了成都,一下便與大他十一歲的“掃眉才子”薛濤打得火熱,彼此詩詞唱和,如膠似漆。韋叢死後,元稹回到了長安,就又把薛濤拋棄了。在沒有了“滄海水”與“巫山雲”後,元稹便到處拈花惹草,風流不羈,江南才女劉採春也曾是他的“枕邊人”。沒過多久,元稹不僅又娶了妻,而且還納了妾。

所以陳寅恪先生譏諷元稹不僅為“巧婚”,也為“巧宦”。

世上最美情話,竟都是這幫負心漢說的


-2-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這是蘇軾寫給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千古第一悼亡詞,很多人爛熟於心。據說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以後,紅袖添香,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直到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弗去世。

十年後(1075年),蘇軾已因與當權者政見不和,被轉遷至密州任知州,蘇軾為王弗寫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無處話淒涼”一詞。問題是蘇軾當時是有老婆王閏之的啊,還是他的小姨子呢,怎麼就無處話淒涼了呢?最重要的是蘇軾寫下這首詞的前後還在和妓女鬼混,處處留情。

譬如他最有名的侍女王朝雲就是在前一年(1074年)還在杭州時從青樓中被贖出的。話說前一年還在攜妓遊湖各種happy,一年後被貶就懷戀亡妻,好像有作秀的嫌疑……在《揮麈後錄》《春渚紀聞東坡事實》《古今詞話》《侯鯖錄》《捫蝨新話》《堯山堂外紀》等文中都有記載蘇軾和妓女之間的故事。

好像發現了一個規律,蘇軾愛的都是“王”的女人!

世上最美情話,竟都是這幫負心漢說的


-3-歸有光“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常看到有人進行話題徵集:“最孤獨的一句話是什麼”或者“最打動你的一句話是什麼”。高票當選的總是《項脊軒志》中的那句“今已亭亭如蓋矣”。然而真相總會亮瞎你的眼睛。

歸有光一生共娶妻三次,23歲時娶魏氏,魏氏是名儒魏校的侄女,當時歸有光很窮,但她不在乎。28歲時魏氏卒,僅隔一年,繼娶王氏,王氏是安亭望族之女,同歸有光同甘共苦,46歲王氏卒,歸有光寫下《王氏畫贊並序》。時隔一年,47歲又繼娶費氏。

剛剛還是痛徹心扉的思念與哀悼,尋死覓活的,馬上就把新人娶進門來,這個世界太瘋狂了吧,一點過渡和鋪墊都沒有。

對了,歸有光還有一個侍女叫寒花,死後為她寫下了《寒花葬志》。

-4-納蘭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說到這個人物,嘖嘖,完全是文藝女心目中的男神啊。家世夠好,名字夠帥,情書一級棒,常常略帶憂鬱,簡直就是韓劇男主角不二人選,想起來都口水直流。

根據女作家蘇雪林(1897-1999)的考證,納蘭容若結婚之前,曾有一段無疾而終的初戀,而這位初戀情人,就是納蘭的姨表姐妹,並引了清代無名氏《賃廡筆記》對這段情史作為證明:“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有婚姻之約。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容若愁思鬱結,誓必一見,了此夙因。會遭國喪,喇嘛每日應入宮唪經,容若賄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宮,果得彼妹一見。而宮禁森嚴,竟不能通一語,悵然而出。”蘇雪林認為《飲水詞》中的所有悽惋哀感之詞,都是納蘭為表妹所作。並從詞中窺測出兩人分手後的蛛絲馬跡,說納蘭當時雖與盧氏結婚,還是不能忘懷舊情,與表妹藕斷絲連。

表妹一說暫無法考證,不過婚前有戀人是確鑿無疑。在盧氏死後,納蘭性德曾作過多首緬懷詩,但之後,又與一女子有情,這也是有詩為證的。

關於納蘭容若,腦殘粉太多,好像整個清朝只有這一個人會寫詞而已。也正因為如此,各種暢銷書才會去編撰他的故事,弄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世上最美情話,竟都是這幫負心漢說的


-5-沈從文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故事我就不再贅述了。

婚前,沈從文在湘西曾鍾情於一個馬姓女子,剛從湘西來到北京時,在很短暫的時期對丁玲也流露過愛慕,但不了了之。

而婚後,沈從文婚外戀的對象是詩人高韻秀,筆名高青子。沈從文剛開始認識高青子時,她是沈從文的親戚、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的家庭教師。沈從文有事去熊希齡在西山的別墅,主人不在,迎客的是高青子,雙方交談,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一月後,他們又一次相見,高青子身著“綠地小黃花綢子夾衫,衣角袖口緣了一點紫”,沈從文發現,這是她格外仿自己一篇小說中女主人公的裝束。當他把這點秘密看破,而對方亦察覺了自己的秘密被看破時,雙方有略微的尷尬和不安,隨即有所會心,於是他們的交往就開始了。

沈從文和高青子的關係沒有一直維持下去。與長久的婚姻比起來,這短暫的婚外戀要脆弱的多。當情感退潮,理性又回到了沈從文身上,高青子也選擇了退出沈從文的生活,這時間大約在1942年。沈從文寫道:“因為明白這事得有個終結,就裝作為了友誼的完美,……帶有一點悲傷,一種出於勉強的充滿痛苦的笑,……就到別一地方去了。“

張兆和在《從文家書》中的後記中寫到:“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

並不是想說,上述這些都不是真愛,只是男人們,變心太快。而那些變了心的詩詞,還在被我們一次次的引用到情書裡,證明自己的真情實意。

世上最美情話,竟都是這幫負心漢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