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京版《住宅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最小套型面積至24平米

“目前本市大部分住宅的廚房設置都是豎向排氣道,排氣道首層至頂層貫通,住戶安裝的排油煙機的排氣管道接至豎向排氣道中,由於豎向排氣道層層相通,因此經常出現廚房串味兒的情況,一家做尖椒炒肉絲,樓上樓下鄰居都嗆得直咳嗽。”10月21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官網公佈了北京市地方標準《住宅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簡稱京版《規範》),有效解決了做飯串味兒的問題。除此之外,《規範》還有哪些亮點呢?讓我們逐一解讀。

廚房串味兒等“纖芥之疾”獲解決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調查、研究,在徵求其他相關單位的意見上,根據國家標準的《住宅設計規範》,組織編制了京版《標準》。“在編制過程中,我們對住宅設計的要點進行了精細化地‘梳篦式’掃描,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特別是老百姓反映比較多的廚房串味兒,衛生間地漏反味兒,排水管噪音大、二次裝修浪費等實際問題,這次都通過專項研究、逐個突破的方式一攬子打包解決了。”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次新發布的北京地方版《住宅設計規範》中,建議廚房排油煙採用水平直排方式,在做好隔油、避風、防雨等措施的前提下,把排油煙機的排氣管道通過外牆直接排至室外,不再經過室內豎向共用排氣道,這樣,不僅能大大減少廚房串味兒情況的發生,還可以節省廚房內部管井佔用空間,提高內部使用效率。

相對於建築結構、功能分區,廚房串味兒、排水管噪音大、二次裝修浪費等問題都是不影響功能使用的“纖芥小疾”,但這樣的問題也得到了本次《規範》編制部門的重視。比如排水問題,他們根據工程實例進行了多種方式的比較,通過實驗和回訪使用等多種途徑,最終推薦採用衛生間同層排水方式。

“同層排水是指在排水系統中,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橫支管不穿越本層結構樓板到下層空間,與衛生器具同層敷設並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方式。採用同層排水系統後,有四大好處:一是可以減少噪音,因為上層住戶的排水管與下層住宅間有樓板分隔,同時排水管有回填墊層覆蓋,大大減小排水噪音;二是滲漏隱患低:同層排水系統中排水管未直接裸露在下層住戶的衛生間或廚房上方,減小滲漏隱患;三是產權明晰:管道檢修等可在本戶中進行,不干擾下層住戶;四是不易發生堵塞:排水管道同層敷設,可以用一個共用的水封配件替代舊式排水管件,不易發生堵塞,方便清理疏通。”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詳細解釋了採用這種方式的優點。

在京版《規範》中,一些困擾市民多年的居住“痛點”被破解,並落實在京版《規範》中。比如通過廚房排油煙水平直排方式,解決廚房串味兒問題;對於二次裝修浪費問題,則通過新建住宅建築全裝修成品交房方式解決,避免交房後裝修造成的二次拆改、大量建築材料的浪費、敲牆挖洞的結構安全問題、擾民等問題。

最小套型面積提升2平方米

在京版《規範》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了很多對居住細節進行提升的內容描述。比如,在國家標準《規範》中,最小套型面積為22平方米;而在京版《規範》中,把最小套型面積定在了24平方米。

“別看就差2平方米,對於小戶型的居住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京版《規範》之所以這麼定,主要考慮到目前人們的居住需求已經從滿足基本生活逐漸向舒適生活轉變,在項目總結、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工程數據經驗,提高了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及衛生間等套型主要功能空間的使用面積要求。其中,臥室、起居室使用面積要求均提高1平方米,廚房及衛生間使用面積要求提高0.1平方米至0.5平方米。根據不同功能空間的使用面積要求的提升,將套型最小使用面積也進行了提升。”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認為,這個2平方米麵積的增加,是對小戶型居住者感受的關愛。

保證室內淨高不低於2.5米

京版《規範》同時對居住空間的層高提升了標準,要求住宅層高不小於2.8米,保證室內淨高不低於2.5米。“由於住宅地板採暖的應用、裝配式結構形式以及衛生間同層排水以及我國人均身高的提高和人體工程學等多方面考慮,將住宅層高和淨高的數值提高了。室內合理淨高的保證,才能真正滿足居住的舒適度。”此外,從居住安全、標準統一等多方面因素考慮,本《規範》還將陽臺欄杆高度統一設置為1100毫米,並保證其完全牢固。

在京版《規範》中,還提高了居住空間窗地面積比和採光係數的指標要求,這對於北京這樣的北方城市來說,在增加自然採光的同時,會不會讓冬天的室內比較冷?對此,負責這方面標準編制的專家向北青報記者解釋:“對於這一點,我們是經過嚴密測算的。當前正在修編的北京市《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進一步提升北京市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水平,外窗的保溫性能指標將大幅提升。京版《規範》在這個基礎上,適度提高了窗地面積比指標要求,在優化室內採光環境的同時,仍可保證冬季室內保溫及採暖的節能要求。提高的採光係數指標要求,也能夠體現本《規範》對室內採光舒適效果的要求,可更科學地評價室內天然採光水平。”

分戶牆隔聲性能要求提高5dB

在很多細節上,京版《規範》都比國家標準高一些,如在用電負荷上,行業標準中的用電指標最低為3kW,國家標準中的用電指標最低為2.5kW,京版《規範》中規定的最低標準為6kW。

再比如京版《規範》的住宅隔音指標也是略高一些。參與編制《規範》的相關專家解釋:“現行國家住宅設計規範中規定的住宅隔聲指標是根據我國已經普及建造的建築構造隔聲性能,綜合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及地域差異而制定的規範限值,隔聲性能指標較低。可以說其僅能保證隔絕鄰里之間正常及提高嗓音的說話聲,並不能隔絕較響的說話聲、音樂聲及叫喊聲等聲能大的噪聲干擾。本次京版《規範》編制採納現行國家《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中高要求住宅的隔聲性能設計指標,對以往隔聲問題較大的關鍵構造的隔聲性能提高要求,將分戶牆和分戶樓板的空氣聲隔聲性能要求提高了5dB,臥室、起居室(廳)的分戶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要求提高了10dB。隔聲性能提高以後,將有利於隔絕鄰里之間相互的噪聲干擾,滿足住戶對私密性的要求,為居民提供有保障的舒適聲環境。”

適老化設計延長住宅生命週期

目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居住的各方面應該對老年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這一點在京版《規範》中也有所體現。

京版《規範》中,由原來的七層及七層以上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高度超過16米設置電梯,調整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築,必須設置電梯。

另外,住宅內設置電梯的居住單元應至少設有1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且電梯轎廂尺寸不應小於為1.50米×1.60米,轎廂門淨寬不應小於0.90米。

適老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設置電梯,京版《規範》中還有設置緊急呼叫裝置、安裝扶手以及無障礙設施的一系列內容。比如提高了套內通道及門洞寬度的大小要求,保證套內無障礙通行寬度;公共門廳設置了輪椅迴轉空間;加強各項預防性防護措施,如住宅內衛生間、臥室等預留安裝扶手和緊急呼叫裝置的條件,保障行動不便人群日常生活的安全等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